1、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1954宪法。即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一致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实施。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
2、【答案】:B【答案】B。解析: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9月20日,大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通过中国人民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就此正式诞生。故本题答案选B。
4、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9月20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
5、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以全票赞成的结果诞生。七天后依照这部宪法的规定,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的***这样评价这部宪法,“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6、法律分析: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9月20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其所以待到建国5年后方才有宪法,是因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在全国范围内,军事行动尚未结束,土地制度的改革尚未完成,人民还没有充分组织起来,当时不具备实行普癣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的条件。
【答案】:B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
法律分析: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9月20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其所以待到建国5年后方才有宪法,是因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在全国范围内,军事行动尚未结束,土地制度的改革尚未完成,人民还没有充分组织起来,当时不具备实行普癣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的条件。
【答案】:B解折:1954年9月20日,笫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笫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中国的笫一部宪法。故本题选B。
年9月15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2、法律分析:195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的宪法。该宪法4章共106条,是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新形势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制定的。
3、我国的第一部宪法是五四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票通过。因其在1954年颁布,故称其为“五四宪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1954宪法。即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一致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实施。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法律分析:1954年9月20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第一部宪法产生于是1954年9月,它的背影讲起来比较长,因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制定了一个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年。195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的宪法。该宪法4章共106条,是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新形势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制定的。
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1954年。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
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1954年。1954年9月15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怀仁堂隆重开幕。***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的委托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
具体如下: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106条。被称为五四宪法。第二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75年1月17日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30条,被称为七五宪法。
法律分析: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宪法是于1908年8月(光绪34年)清***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第二部宪法是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三部宪法是袁世凯当政时颁发的《中华民国约法》(俗称“袁氏约法),待袁世凯完蛋后,恢复了原来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年9月29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是正式宪法,是临时宪法),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简称五四宪法,是第一步真正意义上的宪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简称八二宪法,为我国现行通用宪法)。
此外,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宪法应该是1982年宪法。
我国的第一部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的宪法,它是195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也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对我国意义重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
年宪法是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部宪法,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法律分析: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共制定了四部宪法,其中第一部是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四章一百零六条的五四宪法,五四宪法是一部较为完善的宪法。第二部是七五宪法,于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三十条,是一部有严重缺点、错误的宪法。
2、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正式宪法有四个。具体如下: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106条。被称为五四宪法。第二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75年1月17日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30条,被称为七五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分别是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
4、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颁布,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宪法。该宪法规定了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内容,确认了中国***的领导地位,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针。
5、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颁布了四部《宪法》。第一部是1954年颁布的,它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第二部宪法于1975年颁布,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第三部宪法在1978年颁布,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