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骗的钱,大部分追回来了,我感谢帮忙的律师,却在拉入群后,发现律师背后的丑陋勾当。”
如今的短视频平台,骗子成灾,律师成群,比如某音。
2023年5月4日,我开始在某音发布视频。
作为新人,视频少人问津,私信我的人倒是不少,以至于我怀疑自己是不是长得有点好看。
做短视频,带货是我的梦想,但我深知自己还是个短视频路上的“婴儿”,并不具备带货的能力,所以带货一事,也并不着急。
可骗子们急不可耐,他们专门寻找流量低的新人,大肆吹嘘短视频带货有多么赚钱,使得大批新人蜂拥入坑,我也生怕自己掉了队。
网图
一天,某女网友主动找我聊天,很关切地问我出单了没有?
我不好意思地回答她:“我是个新人,没有流量。”
这下,女网友来劲了,对我说她现在每天稳定出单,一天能挣二三百块钱。
听得我哈喇子都流出来了,赶紧追问她是如何操作的,仿佛抱住了一棵摇钱树。
女网友详细向我介绍了她的带货过程,信誓旦旦地说,只要我和该公司合作,就会和她一样躺着赚钱。
我在某音的聊天记录
客服和女网友说的如出一辙,我深信不疑,还特意看了一下客服的朋友圈,满屏晒的都是出单好消息,便喜滋滋向客服付了款。
随后,我们签了合同。
合同规定:
公司每星期给我一个视频,5000流量,一个月4个视频,期限半年;
保证自签合同之日第二天起,每月出15单。
当天,公司就给了我一个视频。第二天,也果真出了15单。但我并不高兴,反倒心情糟透了。
我有理由怀疑,这15单就是该公司自己下的单。
假如去找他们问理,他们一定会这样强词夺理:视频我给你了,15单也出了,我们的任务完成了。
挑不出毛病,又确定自己被骗了,我想起了那位“热情”的女网友,恨她入骨。
下午,我找客服退款,客服态度强硬,说他们按合同行事,不存在退款。
我深知牛嘴里夺不出草来,多说无益,也就没再浪费口舌。
但我不想就此放弃,心想,我们在某东、某宝、某会上购买商品,不都是7天无理由退货吗?我购买的服务,和商品没什么两样,我不满意,他们就应该退款。
于是,我在某音上搜索了“被骗视频”四个字,试图在上面寻找到一丝希望。
“被骗了2993元,我该怎么办?”
“我被骗了2万,朋友看不惯,找他们套,结果反倒被骗了8万。”
“我3小时被骗了50万。”
……
条条是泪,字字惊心,顿时心里跑过一万匹草泥马。
离开时,我心情复杂地写下留言:“我也被骗了。”
哪知,正是这5个字,帮我追回了被骗的钱。
我的聊天记录
这位网友说的话我全都信,但碍于律师收取40%的费用太高,所以没有同意找律师。
网友毫不气馁,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几乎每个月都会问我一次钱款追回来了没有,把我感动得一塌糊涂。
第3次,我终于加了这位网友给的律师名片:正义甲律师。
甲律师简单接待我之后,就又把我推给了另外一位乙律师。
乙律师先是教我在小程序12315上进行投诉,投诉内容包括公司名称、地址,被骗经过,因为什么而投诉该公司等,字数在300字以内。
还别说,12315投诉是真的有效。
说实话,我当时还真有点被对方给吓唬住了,于是赶紧把这一情况告诉了乙律师。
下午五点多,客服发来消息说:“你撤诉截图给我,我转账60%给你,我们给你流量和视频是花了成本的。”
客服起初不同意,看我态度坚决,就乖乖转账给我了。
钱又回到手机里了,我欣喜若狂,赶紧给女网友发了个红包,以表谢意。
她说什么也不肯收下,说大家的钱都来之不易,能帮一人是一人。我感动之至,对她千恩万谢。
故事到这里,算是个温暖的结局。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令人咋舌。
我听了,心里像放了堆冰渣。
末了,甲律师对我说:“他们这些人一个月赚一两万,你要是想做,我让一个小妹妹教你怎么找客户。”
一个月能赚一两万,是个人都会心动,我爽快地答应了。
我和律师聊天记录
说是资料,其实就是几个实操视频,演示如何在某音、某手、某书等平台上寻找客户,以及如何和客户进行交流。
待确认我了解过资料后,小妹妹把我拉进了“xx正义兼职群”。
进群后,我发现群里竟然有近两百人,被骗过的我和被骗过的群友们相遇,总感觉有点不好意思。好在,她们看不见我。
一旦客户成功追回被骗款,就会私加财务领取20%的回款,回款从几十到上千,甚至上万不等。
回款截图
帮助客户追回被骗款,赚取服务费,律师无可厚非。
但律师以寻找被骗者为乐,甚至是狂欢,我认为有点太过了。
大约每隔两天,群主就会发出一张长长的成绩单,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和一串串数字,令人触目惊心,难过不已。
那背后,都是被骗者的哭脸。
每到节假日,群主就会发激励活动公告。
活动公告
比如这次喜迎中秋,欢迎国庆。
公告如下:
入场资格:8月22日-9月28日共推荐3个以上有效客户
前15名拿大奖:
推荐有效客户数量:
第一名:奖励现金1000元(名额一个)
第二名:奖励现金500元(名额一个)
第三名:奖励现金300元(名额一个)
鼓励奖:奖励现金150元(名额12个)
国庆活动公告
每每看到这样的公告,我都如鲠在喉,不免哀叹,律师怎能打着正义的旗号,干着如此龌龊的勾当?他们比骗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嘛。
曾几何时,律师是正义的化身,是人们值得信赖的人。
如今,他们不是想办法让人们如何规避被骗,而是希望被骗的人越多越好。
那样,他们就可以住豪宅,开豪车等,全然忘了,他们每走一步,都踩在了被骗者血淋淋的伤口上,良心何安?
这些貌似正义的律师,像极了某些医生、老师等。
医院里,医生身披白大褂,却心黑如墨。
去年年底,我们专程去江苏省中医院找一位儿科主任,帮女儿看脾胃病。
这位女主任经常活跃在某音上,形象颇佳,说话声音不大,笑容可掬,我们深信找到她,就是找到了康复的希望。
可是,女主任给女儿开了15副中药、一盒贴剂之后,又另外开了一盒润肠冲剂(女儿便秘),该冲剂共10包,一包含量不超过50克,却卖到了300元一盒。
而且要走出医院,去指定的药店购买,美其名曰“那也是医院的药店”。
我当时有过犹豫,但又害怕错失良方,还是让女儿爸爸来回走了一二里路去买回了药。
结果,女儿喝冲剂就大便好点,等不喝了就又恢复了原样。我恨不得把那女主任从某音里拉出来,扇她两耳光。
女主任利用患者的信任,乱开贵药拿回扣,是很多医生的翻版。
与医生类似的,还有某些老师。
说起老师,人们就会想起那句“为人师表”,意思是说,老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可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不好好教学生,而是课下办补习班,曾一度提起老师,都说是“有钱的主”。
朋友的女儿,个子在班上最矮,却被老师安排坐在了最后一排,每次上课,她的脖子都望成了长颈鹿,还时不时挨老师的揍。
朋友心知肚明,就因为她没给女儿报补习班,害苦了女儿。
律师,医生,老师,一齐向钱看,辜负了广大老百姓的信任,寒了大家的心,不禁叩问: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还能信任谁?
著名律师张思之说过,“律师应具有‘哲人的智慧,诗人的激情,法学家的素养,政治家的立场,四者统一于科学使命、职业良心与社会正义之中’。”
律师不应该是一个唯利是图的职业,律师们不是不懂这个道理,而是被利欲熏黑了心。
其实,我所遇到的律师,很有可能根本不是什么律师,而是和骗子们蛇鼠一窝。
如果遇到自认倒霉的,被骗讨不回,钱自然归他们。
如果遇到硬茬,就通过所谓的律师,来帮助追回骗款,拿走40%的费用。这笔钱,就明正言顺。
被骗的人还会心生欢喜,反过来感谢他们。
通过这次在12315上投诉,我差不多也熟悉了操作流程,简单,易操作,他们不过是耍了下嘴皮子而已。
由此我悟得:
凡是陌生人主动找我搭讪的,我都要提高警惕,因为我没有那么可爱;
凡是陌生人要带我赚钱的,都是想赚我的钱,毕竟人都喜欢闷声发大财;
凡是听说来钱快的行当,大概率是别人布下的局,因为天上没有馅饼,只有铁饼。
想要让律师们停止狂欢,就需要我和像我这样的人,不要再上当受骗,老老实实搬砖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