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数据资源入表的政策落地和数据要素市场的进一步成熟,从“数据资源-数据资产-数据资本”的实践路径逐渐打通。企业通过数据资源,实现增资入股、融资贷款等实践已在全国各地逐步落地。
目前全国范围内至少已有60例数据资产融资成功的案例,从地区分布来看,山东、江苏、浙江等地数量较多。已公开的数据资产授信融资额为4.764亿,2024年上半年达1.959亿,新贷款业务快速发展趋势显著。数据资产化应用的激活,不仅丰富了企业的融资选择,同时也将激励企业加强数据资源的管理、开发和治理,推动数据驱动的业务创新。
实践中,数据资产信贷融资流程大致经历数据资产确认和信贷融资审核两个阶段,包含可入表数据资源的识别与盘点、合规与确权、质量与价值分析、评估与定价、信贷融资的申请与审核、质押登记和贷后管理等关键内容。这涉及到数据技术服务提供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安全评估、资产评估、金融机构等全生态服务机构。
聚焦落地实践,数据资产融资过程仍存在诸多待解决的难题。贷前准备阶段,因数据具有非实体性与可复制性,数据资产在盘点、确权及价值评估方面暂无一致且公允的操作方案;贷中监控阶段,因数据资产价值波动性较强,贷中实时的价格监测,跌价风险预警难度较大;贷后管理阶段,因目前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尚未成熟,如何处置数据资产暂无标准模式和参考案例。
已确认参与编制的部分单位:
数据资产的安全性、价值性和合规性是融资的关键。为确保《标准》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欢迎在数据领域具有丰富实务经验的数据技术服务提供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安全评估、资产评估、金融机构等全生态服务机构,加入到《标准》的编制中来,从各自业务实践出发,为《标准》的编制提供意见。
【编制计划】
《可入表数据资源信贷融资基础要求》编制计划表
本标准已于6月7日正式立项,计划于2024年12月前完成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