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法律服务的模式和难点探究

普法宣传形式单一,传播效果不佳;公益服务质量缺乏保障机制,公众的接受度不高;纠纷化解受限于资源和渠道,灵活性与专业性不足……这些是公共法律服务一直以来存在的局限和问题,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变得更为凸显和激化,亟待解决。这需要一种可以打通线上线下隔阂,即时、有效满足网民法律需求的技术平台和运营模式,而互联网法律服务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5年到2016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席卷全国,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科技服务型企业进入到了公共服务领域,我国互联网法律服务在原有的“律师+门户网站+淘宝模式”基础上逐渐变革、快速发展,成为参与公共治理的重要社会资源和协同平台。

政府推动、企业创新、行业促进、资本融入是互联网法律服务模式创新的主要动力。本文分析2015年来互联网法律服务的模式创新和主要难点,探讨互联网法律服务四方面的公共价值。

互联网法律服务三点创新及主要挑战

早期,以“找法网”“中顾网”“律云”为代表的“门户网站”模式,通过提供律师信息和分类检索功能,方便了用户与律师的线下联络。相继而来的是以“法大大”“无诉案例”为代表的“法律工具”模式,为法律工作者提供了合同和案例搜索工具,提升合同签署效率。以“绿狗”“知果果”为代表的“垂直法务”模式,提供了专为中小微企业,或者针对知识产权等特定业务环节的法律服务。这些模式对于推动法律服务的透明化、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都起到了很大作用。

近两年来,以“律兜”“口袋律师”为代表的平台则走向了互联网法律服务的第四条路,即针对普通大众,建立公众与律师良好沟通关系的“社交服务”模式。此类平台均由具有律师和互联网行业背景的人士创办,整合全国性的法律服务资源,实现普通网民需求和专业律师服务的有效对接。围绕服务谁、提供什么服务、谁来提供服务三个基本问题,“社交服务型”互联网法律服务模式做出了三点创新。

一、拓宽社会覆盖面,面向普通公众提供个性化的法律服务。

二、以用户体验为导向,优化产品结构并建立信任关系。

三、打破多重局限,整合全国律师资源积极参与公共法律服务。

当然,尽管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正在努力进行创新和突破,他们依然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连接大众的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并没有迎来用户的爆发,厌诉情绪始终笼罩着大多数当事人;互联网法律服务是一种低频的刚需,公众对服务期待的个体差异也比较大;不断累积的服务数据资源需要进行深度开发,但是难度比较大,不同平台都还存在很多观念上、技术上、制度上的难点和薄弱环节。

互联网法律服务发挥四方面公共价值

将互联网透明、公开、便捷、高效的特性融入法律行业,不但可以消除行业自身的信息不对称,还能够最大程度地整合综合服务资源,运用技术手段构建一体化服务平台,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更多地向社会治理末端延伸。

我国的公共治理应该学习美国比较成熟的互联网治理体系,具体体现为顶层设计能力(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视和制度设计)、社会化能力(建立由政府、协会、企业、智库等多元行为主体共同参与的管理体系)、协同化能力(建立由其他公司、部门组织间信息交流、合作共享机制)等三种能力。今后,互联网法律服务的企业平台会与公共部门形成互补和融合,在长远发展中发挥出四大公共价值。

一、建设移动互联网互动矩阵,提升普法效能。

随着移动互联网不断发展,网络平台的普法渠道将齐头并进,逐步形成互联网普法矩阵,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推进普法工作,将普法落实到城乡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群体,实现全民智慧普法。

二、引入市场竞争活力,促进服务创新。

三、共享数据和人力,优化资源配置。

探索建立政企合作伙伴关系是建设和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出路,互联网服务平台与政府在数据互通、资源共享、服务采购等领域拥有广泛协作空间。

四、预防和化解纠纷,参与风险治理。

当下,很多基层政府正在与互联网法律平台长效合作,能更为快捷、全面地引入律师资源,既为当事各方提供低费用、随时随地的法律支持,也为媒体提供专门的即时性法律解读,从而更快化解事件冲突,澄清舆论疑点,并使利益纠纷得到规范处理,各方情绪得以宣泄和疏导。(文/张洁金为铠商亮)

(张洁: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讲师、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金为铠:“律兜”法律服务平台创始人,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智库专家;商亮:江南大学互联网法律服务研究院研究员)

THE END
1.互联网法律服务的“三个代表”在这互联网“颠覆”一个又一个传统领域的时代,被视为蓝海的在线法律服务也已聚集了众多颠覆者:绿狗网、律云网、找法网、法斗士、易法客、易法通、商法通、中顾法律网、绿狮网、快法网……还有不久前获得金杜律师事务所及乐视投资的法海网。 虽然创业者众,但大家对互联网法律服务的内容、如何推广、向谁收费等https://www.huxiu.com/article/44492.html
2.互联网+法律援助平台智慧司法解决方案2017年11月6日,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政法委秘书长汪永清一行来济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赞扬“法援在线”是契合十九大报告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台,实现了社会综合治理尤其是法律援助的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的平台。 “法援在线”是政府法律援助普法宣传等公益服务互联网平台,是群众享受法律援助服务的公益平台,是律师的公益https://www.faanw.com/zhihuisifa/505.html
3.法律服务京师律师事务所互联网金融法律服务是基于“互联网+”、“万物互联”下的金融新平台服务,致力于为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平台合规运营专项法律服务、刑事合规专项法律服务、常年法律顾问服务,以及进行互联网金融产品业务模式构建、分析,合法性论证,建立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风险控制制度,协助互联网金融借贷平台草拟、审查、修改合同http://www.jingshzh.com/list/81.html
4.宝盈律师P2P网络借贷平台、互联网非公开股权众筹平台、互联网基金销售平台等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常年法律顾问,在平台构建、产品创新、风控流程设计等各个层面提供深度法律服务。 l设计平台交易架构 l撰写平台交易规则、风险揭示、交易合同 l建立、完善平台内部治理、风险控制制度 http://www.baoyinglaw.com/h-col-136.html
5.易法帮易法帮是领先的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免费法律分析报告,帮助用户找到靠谱好律师,提供优质价廉的全程服务。法律咨询、找律师还是易法帮。http://yifabang.com/
6.互联网+新时代变革下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计划书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时所写,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计划书 本项目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了“互联网+新时代变革下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的法律服务平台,这是一个针对消费市场的交易平台,平台将提供一些常见的法 律服务,比如婚姻方面、劳务方面的一些法律服务,同时也包括一些法律咨询、 合同审查、发律师函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44326864/13061333
7.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律服务工作站新闻频道诉讼服务指引 诉讼风险评估 云指导案例 非诉调解平台 在线纠纷解决平台——专业可信 北京互联网法院非诉调解平台,便捷的线上调解形式,多元的纠纷化解机制,解决当事人的矛盾和对立情绪,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了解更多 诉讼服务引导 诉讼服务引导平台——便捷、高效 案件管辖了解管辖范围,合理安排管辖法院 诉费计算https://news.cctv.com/special/bjhlwfyflgzz/index.shtml
8.法律科技会是产业互联网的新“蓝海”千亿法律服务市场谋划打开国内的法律科技服务商也大多是“半路杀出”,这包括已成立18年、由政务信息化供应商转型而来的华宇公司,以及刚刚宣布进军产业互联网的腾讯等。 目前,华宇与阿里云、华为等几十家供应商已经合力推出了多种法律科技生态解决方案,包括智慧审判解决方案、法律人工智能平台解决方案、基于云和AI的法律智能终端和法律视频云解决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909101232656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