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1、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演变及特征法律思想是一个民族法律文化的精神统御力量或精神价值传承统系法的起源法产生的标志:1、地区来划分国民2、“公共权利”的设立3、监狱、军队及强制机关的出现4、氏族名主选举制或禅让制变为世袭制夏商夏商代的法律思想:“天讨”,“天罚”,“恭行天罚”的神权法思想特征:一是崇尚暴力,专讲刑杀,而不讲德教;二是笃信上帝,专事鬼神,而不注重人事。夏商处于国家形式的早期,其法律必然具有质朴性,初始性;其法律又是统治者维护专制制度,巩固权力的工具,故带有随意性和隐秘性;而当时“王权神授”的观念也为法律蒙上神权法色彩。西周时期法律思想:西周在继承夏商两代天讨天罚的神权观念的基

2、础上提出“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政治法律主张。认为“天”或“上帝”不是哪一族的神,而是天下共有的神,“天命”属于谁,就看谁有能使人民归顺的“德”。“以德配天”“明德慎罚”,也是后世仁政理论和德主刑辅的宏观政策的直接渊源。特征: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立法、司法都必须宽缓,审慎,执行刑罚更要慎重。春秋战国时期法律思想:春秋时期法律思想: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礼崩乐坏”夏商西夏商西周时期的神权法思想瓦解,随着宗法制的周时期的神权法思想瓦解,随着宗法制的破坏,维护宗法制度的礼治思想也开始动破坏,维护宗法制度的礼治思想也开始动摇。春秋时期发展了西周的摇。春秋时期发展了西周的“重德重德”传统传统,但对,但

3、对“天天”则敬而远之,强调立法应顺则敬而远之,强调立法应顺应民心。在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中也应民心。在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中也有衍生出了自己的法律思想有衍生出了自己的法律思想儒家法律思想:即“怀德”又要“怀刑”,主张德主刑辅、以刑辅德。主张教化,反对不教而杀。重视“人治”,即指重视最高统治者个人在治理国家过程中的决定作用。道家的法律思想:无为而治(全面否定仁义礼法,主张自由,反对任何约束和限制,追求超然物外)法家的法律思想:法治。法家之法治,主张将法律公之于天下,又设置“法官”作为主管吏民法律的顾问,以使天下吏民知法不犯,增进国家的安定和统治止血的稳定.墨家的法律思想:兼相爱,交相

4、利,兼爱非攻。秦代秦代的法律思想:法家的重刑主义理论是秦代的法制指导思想。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化专制思想。以及全国统一法律。特征特征:轻罪重罚,律法网严密。极端专制、严刑峻法。汉代汉代的法律思想:汉代的法律思想:无并辅之以法家思想为法制的指导思想。西汉时,后尊儒术取代了汉初黄老学派的法律思想,实施无为而为而治是汉初统治者的指导思想。汉初至文景时期是以黄老思想为主,治“与民休息”的政策,恢复发展了汉初的经济。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言。汉代法律思想的特征是:法律思想的特征是:法学思想倾向道家且吸收儒家的“仁义”,公平执法,主张德刑并用,反对专任刑法,批判

5、君权神授和天罚论,“一统纪,明法度”,“三纲五常说”“德主刑辅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思想:引礼入律的深化中,突出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正统法律思想,又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规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王朝根据形式的需要均进行过多次立法活动,其中成就突出、内容详备、对后世影响比较大的法典有以下几部:三国时期的曹魏新律,西晋的晋律,北朝的北魏律和北齐律。晋律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唯一颁行的全国法典,也是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法典之一。东晋及南朝宋均沿用晋律。唐朝法律思想:法律思想:唐朝提出了“安人宁国”的治国方针。在礼和刑的关系上,儒家主张的礼法并用、德主刑辅成为了正统的法律思想核心。特征:特征:礼法

6、并用,德主刑辅。、立法要宽简、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强调执法严明宋代法律思想: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立法基本指导思想在于强化中央集权,从法律上肯定“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政策,重在刑事和行政立法。第二个时期,在政治上,由以法律强化中央集权,变为以法律来适应传统商品经济的畸形。在思想上遂有由传统的“讳言财利”“向利益均重,利益相辅”思想的转变。第三个时期立法思想主要受程朱理学和“永嘉”功利学派的影响,所谓“乾淳诸老既殆,学术之会总为朱陆二派,而水心龂龂其间,随称鼎足。宋代法律思想特征:法律思想特征:法律思想的特征是:法学思想倾向道家且吸收儒家的“仁义”,公平执法,主张德刑并用,反对专任刑法,批判君权神授和天罚论,“一统纪,明法度”,“三纲五常说”“德主刑辅说”。明代明代的法律思想:明代的法律思想:“明刊弼教”的立法指导原则,“重典治国”的司法指导思想。明代法律思想特征:明代法律思想特征:德礼为本,政刑为末,但他们在本质、目的上是一致的。明末清初明末清初法律思想:

THE END
1.科学地认识中国法制史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和完善,都经历了长期的不断探索的过程。回顾多年来法史研究走过的路程,人们不难看到,影响法史开拓研究、古为今用的症结,多是与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法制、法律文化及相关的一些重大问题有关。因此,正确对待传统法律文化,科学地认识和阐述中国法制发展史,是推动法律史学走向科学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13388
2.股份制的演变及其在中国的发展110网律师股份制的演变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内容摘要】 股份制起源于公元十世纪中叶的英国教会,成功推行了约四百余年,成功的原因是职业经理人凭着良心(虔诚和惧怕)履行对上帝的“信托责任”。随着宗教革命的成功,教会的权威被推翻,世俗的国家一个个形成,国王为了管理财富采用了股份制,同时利用股份公司开展长期的海外掠夺。正是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508.html
3.西班牙职业教育立法演变对我国职教法完善的启示从西班牙职业教育立法的演变历程中,可以看到西班牙政府始终都将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特别是发展实体经济的战略选择,不断适时地对职业教育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和修订,以确保职业教育适应因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技术结构更新所出现的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变化,满足生产一线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完善的职业教育https://www.chinazy.org/info/1011/10682.htm
4.名师工作室总之,英国的文官制度为整个西方国家文官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蓝本,虽然也存在问题,但是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在世界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考点三 近代西方的法律、教化 1.西方法律制度发展演变、特征 (1)发展演变:经历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再到形成法典、法系(法典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http://gzs.hsszhjy.cn/studios/other_detail?special=330&r=67
5.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演进及其规律学位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演进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分别是自汉而始的儒家化时期、宋明理学时期及经世致用时期。这三个时期的法律思想以时间顺序一脉相传并变化发展,各有特点。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主体正是从法律儒家化开始。儒家思想通过春秋决狱、以经注律及以礼入法等方法,取得了正统法律思想的地位,从而影响https://d.wanfangdata.com.cn/thesis/J0087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