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朋友们,看病挂号太麻烦了吧?找我们呀!我们就是专门帮人在上海各大医院挂号的。像仁济医院、第九人民医院,这些地儿挂号的门道我们可清楚了。不管你是本地的还是外地来上海看病的,只要你需要,我们都能帮你挂上号。就像你身边的挂号小能手,让你轻轻松松就能看上病。
人工耳蜗是助听器吗?
第五批国家组织耗材集采正在路上,已确定人工耳蜗为集采品种之一。价格动辄数十万的人工耳蜗一直是新闻的常客。作为迄今为止开发得最成功的“神经假体”之一,人工耳蜗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一、人工耳蜗是什么,它是助听器吗?
助听器和人工耳蜗都是帮助听力损失人士听声的辅助设备,但它们的应用范围不同,工作机制也不同。
助听器是一个放大声音信号的装置,通过放大声波使患者听到声音,主要适用于感音神经细胞还能发挥作用的轻度到中度听障患者,帮助他们充分利用残余的听力。助听器无需手术,可直接佩戴在耳后或耳道内。
人工耳蜗是人类感音器官的替代品,是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最直接有效的康复耗材,其工作原理是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绕过受损的耳蜗声音接收细胞,直接刺激听神经,产生听觉效果。人工耳蜗由植入体和言语处理器两部分组成。言语处理器(体外机)通过磁吸固定在植入体外的头皮上,负责接收声音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一般5-6年需更换;植入体经手术安装于耳后颅骨表面,将从言语处理器接收电信号,并刺激听神经,产生听觉效果,一般终身使用。
在中国,新生儿耳聋的发病率约为1-3‰。这意味着每1000名新生儿中大约有1至3名会患有耳聋。听力作为重要的感觉器官,如果在语言能力发育前就出现听力问题,还会直接影响语言功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十聋九哑”,对孩子未来的心智发育以及成长都会造成巨大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人工耳蜗植入治疗老年性耳聋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耳聋不仅影响老年人的交流能力,还会增加社交隔离感,从而引发抑郁情绪,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有着深远影响。
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是什么?需要开颅吗?
人工耳蜗植入属于耳科微创手术,主要在耳后头皮下的乳突区域(耳廓后面略微凸起的骨头区域)和颅骨表面进行。具体手术操作为在耳后开一个约3厘米的微小创口,在皮瓣下的颅骨表面磨出一个凹槽来固定植入体的芯片部分,再小量磨骨露出耳蜗,将电极插入耳蜗内就完成了。
人工耳蜗植入并不需要“开颅”,不管是手术切口、磨骨量、出血量都非常小,手术过程大概2个小时。
三、植入人工耳蜗后,感觉如何?
实际上,人工耳蜗植入后并不意味着立刻就能听到声音。一般在手术完成一个月后,医生才会将人工耳蜗开机。开机后患者可以听到声音,但“听到”不意味着“听懂”。前面我们提到,人工耳蜗是通过将声音转换成电信号来帮助大脑捕捉外界声音,但是如何理解声音中的信息,需要大脑和人工耳蜗不断的训练和磨合。
我们有时候会从新闻里看到某位听障患者的人工耳蜗丢了,指的就是体外的言语处理器丢失,由于它是通过磁吸固定在植入体上的,所以在运动中可能掉落。与“丢失”新闻相伴的是同学朋友、邻里街坊的“寻找”,这不仅仅是因为人工耳蜗高昂的价格,更是社会对听障患者的关心与关爱。
集中带量采购显著降低了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让更多患者“走得稳(人工关节)、站得直(脊柱耗材)、吃得香(种植牙)、看得清(人工晶体)”,今年,人工耳蜗也将纳入集采,将关爱继续传递,让听障患者“听得到”,聆听世界的美好。
医院挂号费用因挂号种类不同而变化。普通门诊挂号费用通常在12-17元。这种挂号类型为患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医生会询问患者症状,如腹痛的具体位置、疼痛程度等,同时进行基本的检查,像腹部按压、询问排便情况等,对于常见的腹痛病因,如肠胃炎、肠痉挛等进行诊断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措施。
专家门诊挂号费用在38-98元左右,取决于专家的专业水平和经验。专家在医学专科领域有深入造诣,能处理复杂病情。例如在风湿免疫科专家门诊,专家可以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表现,结合血液检查结果,准确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复杂的风湿免疫疾病,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5.做好心理准备:看病就医可能会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和压力,患者要做好心理准备。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医生的专业能力,配合治疗。如果在就诊过程中出现情绪波动或心理问题,可以及时向医生或医院的心理支持部门寻求帮助。
{$1$}
问:挂号凭证丢了还能看病吗?
问:医院环境对挂号有影响吗?
答:良好的医院环境可以让患者在挂号过程中感到舒适和安心,提高就诊体验。而拥挤、嘈杂的环境可能会让患者感到焦虑和不安。
问:如何判断代跑腿挂号服务的好坏?
答:可以从服务的效率、准确性、信誉度、价格等方面进行判断。同时,可以参考其他患者的评价。
问:代跑腿挂号可以挂烧伤科的号吗?
答:可以挂烧伤科的号,为烧伤患者及时获得治疗提供帮助。
问:代跑腿挂号可以挂风湿免疫科的号吗?
答:可以挂风湿免疫科的号,为患有风湿性疾病的患者提供服务。
问:在代跑腿挂号过程中,我怎么和服务人员沟通我的特殊需求呢?
尤鹏越医师
上海六院口腔修复
擅长:口腔美学修复;各类牙体缺损、牙列缺损修复;老年义齿修复;种植修复;咬合重建;口腔综合治疗设计;口腔全科诊疗
专业方向:口腔修复科
主观疗效:暂无统计态度:暂无统计
在线问诊:5元起预约挂号:已开通
病友推荐度3.2
吴志宏主任医师教授
上海六院骨科
擅长:骨骼畸形
专业方向:骨科
在线问诊:未开通预约挂号:未开通
病友推荐度3.6
徐慧媛主任医师教授
上海六院中医科
擅长:治疗慢性肝病、妇科疾病、内科杂病及肿瘤辅助治疗
专业方向:中医科
病友推荐度3.7
------------
我们的服务: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预算管理单位,是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托管单位,建院于1931年3月1日,是我国成立最早的,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
基本情况医院设有徐汇院区、浦东院区两个院区,并与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高度融合、共同发展。
截至2019年底,医院实际开放床位2000余张,设有头颈外科、乳腺外科、胸外科、胃外科、大肠外科、泌尿外科、胰腺外科、肝脏外科、神经外科、骨软组织外科、肿瘤妇科、肿瘤内科、放射治疗中心、中西医结合科、综合治疗科、麻醉科、介入治疗科、病理科、药剂科、检验科、内镜科、超声诊断科、放射诊断科、核医学科、心肺功能科、营养科26个临床医技科室。
医院有教职员工2,561人,其中医师655人,护理人员1,182人,医技人员520人;正副高级专家345人;博士生导师63人,硕士生导师96人。
学科平台医院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2个(肿瘤学、病理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肿瘤科、病理科、中西医结合科),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3个(乳腺癌、放射治疗、病理学)、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乳腺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3个(肿瘤学、肿瘤放射治疗、乳腺癌)、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1个(上海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1个(胸外科)、上海卫生重点学科1个(病理学)、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项目5个(肿瘤学、病理学、放射治疗学、妇科肿瘤学、胸部肿瘤学),同时也是上海市病理质控中心、放射治疗质控中心、肿瘤化疗质控中心和上海市抗癌协会挂靠单位。
设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拥有上海市乳腺肿瘤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病理诊断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分子影像探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肿瘤疾病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胰腺肿瘤研究所和上海市泌尿肿瘤研究所,以及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复旦大学病理研究所、复旦大学乳腺癌研究所、复旦大学胰腺癌研究所、复旦大学大肠癌诊治中心、复旦大学鼻咽癌诊治中心、复旦大学前列腺肿瘤诊治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甲状腺肿瘤诊治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癌防治中心、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恶性黑色素瘤防治中心、复旦大学胸部肿瘤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成立王红阳院士工作站,新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精准肿瘤中心,继续推进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
主办《中国癌症杂志》、《肿瘤影像学》、英文版《JournalofRadiationOncology》、英文版《PrecisionCancerMedicine》4本学术期刊,以及《抗癌》科普杂志,努力打造肿瘤精准医学期刊的高地。
医疗业务2019年医院门诊量157.29万人次,住院10.07万人次,手术5.14万人次,出院者平均住院日4.9天,医院运营效率位居全国肿瘤专科医院前茅。
医院在最新的“中国最佳医院综合排行榜”中取得全国第25位的好成绩,其中病理科连续第9年蝉联全国第一;肿瘤学位列全国第二;胸外科位列全国第十;普通外科获得提名。
医院在2019年度申康绩效数据中保持全市领先,甲状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6大病种名列第一,另有7个病种排名前三、2个病种排名前五,行业认可度和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
科研人才全年共获得科研项目258项,立项金额首次突破1亿元;共发表SCI483篇,总影响因子2194分,其中29篇影响因子≥10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数与经费数再创新高,全年共获得项目资助87项,直接经费4829万元,其中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2项,重点项目4项,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
牵头获得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荣获2018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1人荣获“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提名奖;荣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
医院2019年共招收硕士研究生56名,博士研究生84名,博士后20名;毕业硕士54名,博士55名;规培招录85名,结业79名。
国内外合作医院始终以病人为中心,2019年着力优化诊疗流程,在全国率先利用人脸识别技术管理专家号源,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肿瘤预防、筛查和患者随访,提供全周期的患者关怀爱护。
医院积极实践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在肿瘤防治一体化医联体的基础上,成立华东地区肿瘤防治医联体和长三角区域肿瘤防治医联体,并进一步完善远程医疗体系,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同质化的肿瘤诊疗服务。
继续对口支援摩洛哥、西藏、新疆、云南等地区,援外援边工作获得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
在国际合作方面,先后与美国德州安德森肿瘤中心、新加坡国立健保集团癌症中心、法国Gustave-Roussy肿瘤中心、日本金沢大学癌症研究所、意大利肿瘤研究中心、美国杜克大学肿瘤研究所、澳大利亚彼得麦卡勒姆癌症中心、加拿大玛嘉烈公主癌症中心、英国诺丁汉大学癌症科学中心等11所机构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形成伙伴关系,在医疗、科研、人才培养、患者国际转诊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合作与交流。
并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两院高度融合精神,与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高度融合、资源共享,将手术、化疗、光子放疗及质子重离子治疗技术融合进行肿瘤治疗,共同打造国际先进的肿瘤医学中心。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自2015年5月8日开业以来,在确保临床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质子重离子放疗对肿瘤的“定向爆破”优势,依托重离子技术优势,围绕鼻咽癌、颅内颅底肿瘤、早期肺癌、肝癌、前列腺癌等5个重点病种开展临床治疗,并对胰腺癌开展重点临床研究(“5+1”重点病种),重点病种治疗例数占治疗总数的63%。
医院目前已收治患者2500余例,其中2019年超过800例,与国际同类机构相较处于领先地位,医院将继续充分发挥尖端医疗设备、个性化医疗服务、国际水准的肿瘤粒子治疗专家团队等优势,不断提升这一医疗品牌在国内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2020年,医院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打好“十三五”收官之战,做好“十四五”规划前瞻布局;以浦东院区发展和建设为抓手,打造临床研究平台,与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高度融合,聚焦肿瘤精准诊疗、粒子放射治疗、肿瘤病理诊断、新药和装备研发转化四大平台建设,共同创建国家肿瘤医学中心,为建设上海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亚洲医学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