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找律师最关心的是律师费问题,很多人以为律师费都很高,但其实并不是这样,本文就跟大家讲一讲律师的收费标准问题。
律师收费根据案件的类型不同,收费也不一样,比如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就有很大区别。
民事、行政案件
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一般按照标的大小确定收费数额,标的大的收费就高,标的越大收费越高,但收费的比例也随着标的的增大而逐渐降低,也就是所说的阶梯式收费方式,下面以辽宁省律协规定的收费标准为例,具体说明。
如果案件不涉及财产,基准收费标准为5,000元-30,000元/件,上浮不限。
如果涉及财产,10万元以下部分(含10万元)收费比例为8%-10%,收费额不足5,000元的每件按5,000元收取;10万元至50万元部分(含50万元)为7%-9%;50万元至100万元部分(含100万元)为6%-8%;100万元至500万元部分(含500万元)为5%-7%;以此类推,最高为标的的1%-3%。可见,辽宁民事案件单个案件最低收费5000元,最高为标的的1%-3%,不涉及财产的上不封顶。
这里面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这里收取的是一个诉讼程序的费用,也就是仅为一审或二审,或者是执行,如果案件打完一审,还要上诉打二审,那么就需要重新收费。第二个是这里面的标的是指争议标的,比如一个工程合同标的是5000万,合同双方在是否应该退还150万质保金问题上发生争议,那么争议标的就是150万,而不是5000万。
那么,有的朋友说了,我打官司是为了赢或者是为了拿到钱,要是一审完了律师就不管了还得打二审,那我不是白交了律师费?
首先您不能这么算账,律师付出的是知识服务,付出了劳动应该得到报酬,至于可能会发生的二审,甚至是二审发回重审后再一审、二审,都是法律为了保护当事人合法权利而设置的纠错方式,麻烦是麻烦一些,为了公平嘛,这个合理,这就需要律师在接受委托前向当事人讲清楚我国法律的程序,分析可能会发生哪些程序,让当事人自主选择。
另外,如果您的案子确实争议比较大,可能会发生二审、被发回重审,或者判决生效了还需要执行才能拿回钱,法律还规定了一种风险代理收费方式,就是律师在接受委托时先收取一些基础办案费用,可以理解为办案成本,然后约定收费风险费用的条件,比如生效判决数额达到多少,或者是最终收到案件回款,再按照标的或者回款的比例收取一笔风险费用,这样无论发生多少次一审、二审都只收取固定的费用,案子不赢或者不回款就不另外收费,相当于律师与当事人共担风险。当然,这个风险费的收费比例也要远高于一次性收费方式,但一般不高于标的的18%。
刑事案件
刑事案件收费只有按程序收费一种方式,不同的是刑事辩护不仅包括法院上的法庭辩护,还包括在这之前的刑事侦查阶段(也就是公安机关等侦查案件的阶段)和审查起诉阶段(也就是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诉讼的阶段),这两个阶段都要单独收取费用,一般一个阶段1万元起,低的也有,但估计不会认真办案,高的收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大律师也有。
由于案件复杂程度不同、难度不同,办案律师水平也不同,具体收费在此基础上可以上下浮动,并且,以上收费标准仅为参考标准,各律师事务所可以参照适用,也可以自行制定收费标准,有的地区,比如北京市,已经取消了律师收费指导标准,完全交由市场来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