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教师]:付子堂,陆幸福,胡兴建,杨天江,张善根,刘祥超。
[状态]:已结课。
[课程概述]:法律现象千变万化,而法之“理”在一定意义上乃是具有恒久性的。法变而理不变。法科专业的学生不仅应当对法律知其然,而且还必须知其所以然,即要看到法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正是这一点,决定了法理学较之部门法学具有更强的抽象性。法理学与部门法学乃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部门法学的任务在于研究和阐明各自领域中的特殊概念和特殊规律;法理学则是从总体上综合研究一切法律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共同规律,它是一门总论性的法律学科。法理学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准确、全面地把法之“理”揭示出来,以指导法律实践。这门课的主题包括:人类思索法律的历程;法律的基本知识;法治的基本知识;法律的价值;法律如何保护权利等。学习《法理学》这门课程,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树立法律观念、了解法律知识、最终确立法治信仰,另一方面,可以培养我们的法理学思维,能够运用法理学去分析具体问题。
[简评]:法理学是西南政法大学的老牌学科,本慕课是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教研室推出的精品慕课,授课团队亦包含了西政法理教研室老中青三代教师,适合大一新生和对法学感兴趣的其他专业学生学习。
[授课教师]:朱苏力,北京大学法学院天元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课程概述]:本课程共分18讲,系统讲授法的本体、法的起源和发展、法的运行、法的作用和价值、法与社会、法治理论等法理学的基本问题;深入讲授贯穿于整个法学体系的基本范畴,诸如法、权利、义务、权力、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的价值等等;积极探索法学研究和法制实践中的前沿问题,诸如法的要素、法学方法论、法的发展、法制现代化、法律职业、法与人权、法与经济全球化等问题。
[简评]:本课程是苏力教授2004年为北大法学院本科生讲授法理学课程的课堂实录,关于苏力,我们不需要过多的介绍,本课程具有浓厚的“苏力印记”,尽管是多年前的课程,仍然值得一睹。
[授课教师]:韩大元,张翔。
[课程概述]:中国宪法学是法学专业的基础课和核心课程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从1950年起开设中国宪法学课程,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宪法学教师和研究生,编写了新中国最早的宪法学教材,是全国首个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本课程由国家级教学团队授课,团队负责人为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会长韩大元教授。
[简评]:本课程是人大法学院本科宪法学课程的课堂实录。两位授课人中,韩大元教授是宪法学宗师之一,张翔教授是国内中青年宪法学者中的翘楚,本课程无论从体系性、学术性还是前沿性看,都值得推荐。
[授课教师]:钱叶六,柏浪涛,孙立红,张伟,郑超
[状态]:授课中。
[课程概述]:刑法总论主要是以刑法总则规范为教义学素材,系统阐述有关犯罪和刑罚的基本原理、理论和制度为内容的课程,其所涉的犯罪与刑罚原理不仅具有丰富、深刻的哲理性,而且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刑法总论主要包括:刑法的概念和性质;刑法的目的和机能;刑法解释;刑法基本原则;犯罪的概念和犯罪构成;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共同犯罪;罪数;刑罚基本原理;刑罚体系和种类;刑罚裁量制度;刑罚执行制度;刑罚消灭制度,等等。本课程的主要特色和亮点在于:
2.在犯罪论体系的建构上,主要采用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责任之阶层式犯罪构成体系,并坚持“违法原则是客观且连带的,责任是主观的、个别的”的原则,并藉此构成刑法教义学知识体系。
3.在教学方法上,主要由老师讲授和课堂问题/案例讨论相结合,强调问题导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力求以例释理,解决实际问题。
4.在考核方法上,重视过程形成性评价,特别是每讲内容后面提供配套习题,供学生课后练习,以达巩固所学知识之效。
[授课教师]:耿佳宁,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讲师,2011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刑法学硕士学位。同年受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公派赴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攻读博士,2017年2月以毕业论文“特优”嘉奖,取得公法学(刑法与刑事诉讼法方向)博士学位,同年7月起在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任教。
[课程概述]:本课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编分则的立法体例为主线,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在建构刑法学分论理论体系的基础上,传授重点罪名的基本知识、介绍学术前沿动态、解读立法精神与目的、剖析司法实践问题于一体。
课程目的是使大家在掌握重点罪名、理论与制度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的现实问题,培养刑法法律思维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一反三。
课程包括四大部分内容,共涉及十七个罪名:一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包括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和绑架罪;二是侵犯财产的犯罪,包括盗窃罪、抢劫罪、诈骗罪、敲诈勒索罪和侵占罪;三是贪污贿赂犯罪,包括贪污罪、受贿罪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四是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包括生产、销售假药罪,逃税罪,信用卡诈骗罪,保险诈骗罪和非法经营罪。
[简评]:刑法分论涉及具体罪名的解释,往往被认为是比较枯燥的。本课程打破了传统的教学体例,而是以问题为导向,穿插讲授知识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趣味性。此外,本课程主讲人耿佳宁博士是留意的年轻学者,在法大本科生间具有较高人气,该课程在知识点的崭新程度上亦值得期待。
[授课教师]:谭启平,孙鹏,张力,王洪,侯国跃,徐洁,吴春燕。
[课程概述]:民法是人法,是权利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学是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西南政法大学是中国法学教育的重镇。经过民法教学团队长期的探索、实践和积累,西南政法大学的民法学已建设成为教学理念先进、师资力量雄厚、体系结构合理、资源充实丰富、深受学生欢迎的国家精品课程。
[简评]:本课程是西南政法大学民法教研室出品的精品课,内容包含民法总论、物权法总论、物权法分论、债法总论、合同法、侵权法,体系完整,授课教师是西政民法教研室各方向的骨干教师,授课内容和西政本科民法课堂基本一致,有意报考西南政法大学的同学尤其不应错过。一个小小的遗憾是,本课程录制于《民法总则》出台之前,如今民法典即将完成,在听课时应当重点留意法律条文的变化。
[授课教师]:赵旭东、王涌等。
[课程概述]:中国政法大学商法学课程是全国最早开设的商法学课程。其沿用了全国最早编写的商法学教材,拥有着全国最大的商法学教学团队,培养了全国最早的商法学研究生。雄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教学资源,悠久的教学历史,先进的教学理念,使该课程广受好评。目前,该课程已被评委北京市、司法部重点学科和国家精品课程。
[授课教师]:李浩,刘敏,陈爱武,马丁,潘溪。
[课程概述]:民事诉讼法是专门规定民事诉讼程序和民事诉讼权利义务的法律。学习《民事诉讼法》课程,帮助我们学习掌握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和具体的程序规则,学会运用民事诉讼程序处理民事案件。民事诉讼法课程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的重要课程,从事法律职业必须掌握民事诉讼法。本课程的授课目标是帮助同学们掌握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和具体程序制度,学会利用民事诉讼法进行民事诉讼活动。
[简评]: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浩教授领衔的南师大民诉法教研室是江苏省乃至华东地区最强的民事诉讼法教学研究团队之一,其推出的《民事诉讼法》课程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讲授,有助于掌握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的民事诉讼程序。
以上是苗苗推荐的部分精品法学慕课,目前网上的慕课资源还有很多,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下列网站寻找感兴趣的课程。
最后,祝各位小伙伴学习愉快!欢迎在留言区补充自己觉得很有收获的法学慕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