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监管体制机制的意见,防范违法犯罪分子利用复杂的股权、控制权等关系掩饰、隐瞒真实身份、资金性质或者交易目的、性质,提高受益所有人信息透明度,规范反洗钱义务机构(以下简称义务机构)开展非自然人客户的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现就义务机构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有关工作的通知》(银发〔2017〕235号)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应当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二)风险为本。义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落实风险为本方法,综合分析、合理判断非自然人客户及其业务存在的洗钱、恐怖融资风险,对不同风险的非自然人客户采取差别化的风险控制措施,对风险较高的非自然人客户采取更为严格的强化措施开展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

(三)实质重于形式。义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将了解并确定最终控制非自然人客户及交易过程或者最终享有交易利益的自然人作为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的目标,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非自然人客户的股权、控制权结构以及财务决策、人事任免、经营管理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二、义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制度。

(一)将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作为完整有效的客户身份识别制度一项重要内容,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根据非自然人客户风险状况和本机构合规管理需要,可以执行比监管规定更为严格的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标准。

(二)在与非自然人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以及业务关系存续期间,按照规定应当开展客户身份识别的,义务机构应当同时开展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

在与非自然人客户业务关系存续期间,义务机构采取持续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或者重新识别客户身份的,应当同时开展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确保受益所有人信息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三、义务机构应当根据非自然人客户的法律形态和实际情况,逐层深入并判定受益所有人。按照规定开展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的,每个非自然人客户至少有一名受益所有人。

(一)公司:对公司实施最终控制不限于直接或间接拥有超过25%(含,下同)公司股权或者表决权,还包括其他可以对公司的决策、经营、管理形成有效控制或者实际影响的任何形式。

1.直接或者间接拥有超过25%公司股权或者表决权的自然人是判定公司受益所有人的基本方法。需要计算间接拥有股权或者表决权的,按照股权和表决权孰高原则,将公司股权层级及各层级实际占有的股权或者表决权比例相乘求和计算。

2.如果未识别出直接或者间接拥有超过25%公司股权或者表决权的自然人,或者对满足前述标准的自然人是否为受益所有人存疑的,应当考虑将通过人事、财务等方式对公司进行控制的自然人判定为受益所有人,包括但不限于:直接或者间接决定董事会多数成员的任免;决定公司重大经营、管理决策的制定或者执行;决定公司的财务预算、人事任免、投融资、担保、兼并重组;长期实际支配使用公司重大资产或者巨额资金等。

3.如果不存在通过人事、财务等方式对公司进行控制的自然人的,应当考虑将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判定为受益所有人。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将高级管理人员判定为受益所有人存疑的,应当考虑将高级管理人员之外的对公司形成有效控制或者实际影响的其他自然人判定为受益所有人。

(二)合伙企业:拥有超过25%合伙权益的自然人是判定合伙企业受益所有人的基本方法。不存在拥有超过25%合伙权益的自然人的,义务机构可以参照公司受益所有人标准判定合伙企业的受益所有人。采取上述措施仍无法判定合伙企业受益所有人的,义务机构至少应当将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或者合伙事务执行人判定为受益所有人。

(三)信托:义务机构应当将对信托实施最终有效控制、最终享有信托权益的自然人判定为受益所有人,包括但不限于信托的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信托的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为非自然人的,义务机构应当逐层深入,追溯到对信托实施最终有效控制、最终享有信托权益的自然人,并将其判定为受益所有人。设立信托时或者信托存续期间,受益人为符合一定条件的不特定自然人的,可以在受益人确定后,再将受益人判定为受益所有人。

(四)基金:拥有超过25%权益份额的自然人是判定基金受益所有人的基本方法。不存在拥有超过25%权益份额的自然人的,义务机构可以将基金经理或者直接操作管理基金的自然人判定为受益所有人。基金尚未完成募集,暂时无法确定权益份额的,义务机构可以暂时将基金经理或者直接操作管理基金的自然人判定为受益所有人;基金完成募集后,义务机构应当及时按照规定标准判定受益所有人。

(五)其他:对规定情形之外的其他类型的机构、组织,义务机构可以参照公司受益所有人的判定标准执行;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涉及理财产品、定向资产管理计划、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员工持股计划等未单独列举的情形的,义务机构可以参照基金受益所有人判定标准执行;无法参照执行的,义务机构可以将其主要负责人、主要管理人或者主要发起人等判定为受益所有人。

四、义务机构应当根据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在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中分别采取强化、简化或者豁免等措施,建立或者维持与本机构风险管理能力相适应的业务关系。

(二)外国政要、国际组织高级管理人员等特定自然人既包括外国政要、国际组织高级管理人员,也包括其父母、配偶、子女等近亲亲属,以及义务机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通过工作、生活等产生共同利益关系的其他自然人。

(三)非自然人客户的股权或者控制权结构异常复杂,存在多层嵌套、交叉持股、关联交易、循环出资、家族控制等复杂关系的,受益所有人来自洗钱和恐怖融资高风险国家或者地区等情形,或者受益所有人信息不完整或无法完成核实的,义务机构应当综合考虑成本收益、合规控制、风险管理、国别制裁等因素,决定是否与其建立或者维持业务关系。

决定与上述非自然人客户建立或者维持业务关系的,义务机构应当采取调高客户风险等级、加强资金交易监测分析、获取高级管理层批准等严格的风险管理措施。无法进行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或者经评估超过本机构风险管理能力的,不得与其建立或者维持业务关系,并应当考虑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四)在洗钱与恐怖融资风险得到有效管理的前提下,例如非自然人客户为股权结构或者控制权简单的公司,为避免妨碍或者影响正常交易,义务机构可以在与非自然人客户建立业务关系后,尽快完成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

五、义务机构应当积极主动开展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履行受益所有人识别义务。

(二)义务机构可以委托符合规定的第三方机构开展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但应当通过书面形式确定双方的反洗钱职责。委托符合规定的第三方开展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的,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的最终责任由该义务机构承担。

(三)发行信托、基金、理财、资产管理计划等需要开立账户的,发行机构应当向开立账户的义务机构披露受益所有人信息,开立账户的义务机构可以采信发行机构提供的受益所有人信息。发现或者有合理理由怀疑受益所有人信息有误的,开立账户的义务机构应当自行独立开展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

六、义务机构应当充分利用从可靠途径、以可靠方式获取的信息、数据或者资料识别和核实受益所有人信息。

(一)政府主管部门、非自然人客户以及有关自然人依法应当提供、披露的法定信息、数据或者资料,是义务机构开展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的重要基础。上述法定信息、数据或者资料可以独立作为识别、核实受益所有人身份的证明材料。

询问非自然人客户、要求非自然人客户提供证明材料、收集权威媒体报道、委托商业机构调查等方式只能作为识别、核实受益所有人身份的辅助手段,获取的非法定信息、数据或者资料不得独立作为识别、核实受益所有人身份的证明材料。

(二)义务机构应当根据非自然人客户的法律形态,确定了解、收集并妥善保存与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有关的信息、数据或者资料的具体范围,并对其采取规定的保密措施。

七、义务机构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排查、清理异常账户、休眠账户、非实名账户等,按时完成存量客户的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存量客户是指2017年10月20日之前建立业务关系,且截至2018年6月30日业务关系仍然正常存续的非自然人客户。受益所有人登记查询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制定。

八、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本通知之前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区内义务机构。

THE END
1.中国法院网中国法院网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成立,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综合性新闻网站,并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自办视频播放业务。中国法院网是世界最大的法律网站、法律新闻网站,为社会提供最丰富的法律资讯、最权威的法院信息、最快捷的案件报道。https://www.chinacourt.org/law.shtml
2.中国法律服务网法律法规查询 法律服务投诉 全国律师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中国法律服务网(2024年9月)更多 我们在这里向大家展示的“公益法律服务之星”,不仅因为他们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自愿为公众服务,为社会尽责,他们还是训练有素的法律专家,以其专业的服务,帮助人们排忧解难,定分止争。他们活跃在中国法律服务网这个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http://www.12348.gov.cn/
3.国家法律政策法规 国家法律 地方法规 规范性文件 时政要闻 国家法律 042023-07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23年6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 082024-07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https://www.linfenfangxie.com/falv/
4.法律法规数据库法律法规检索系统北大法宝法律法规数据库,收录460余万件法律法规文件,来自《立法法》认可的权威文件来源,平均每日更新千余篇。是中国法律法规大全网站,同时是目前国内成熟、专业、先进的法律法规检索系统。http://www.pkulaw.cn/
5.中国法学网国际法研究所刘敬东研究员出席“2024中欧经济-法律国际峰会” 11-19 金善明研究员应邀参加民建中央专家咨询委员会专题座谈会 11-19 刘仁文研究员参加最高法《人民法院第六个五年改革纲要(2024—2028年)》征求意见座谈会 11-18 席月民研究员、金善明研究员应邀参加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第42期经济法30人论坛 11http://www.iolaw.org.cn/
6.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台湾法律法规库澳门法律法规库法规编注new按效力级别排序按发布日期排序 标题全文在结果中查询 匹配:精确模糊同句同段 法律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第十三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17.03.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17.03.15 http://vip.chinalawinfo.com/
7.2021年网络与数据安全法规政策国标报告大合集一、国家政策法规 1.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施行日期:2021年9月1日】 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数据安全法》。作为我国数据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该法涵盖总则、数据安全与发展、数据安全制度、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政务数据安全与开放、法律责任等方面,旨在规范数https://blog.51cto.com/u_15591455/5253545
8.法律家法律家提供法律软件、法学教学软件、法律考试软件、法律数据库的研发服务,用户可进行免费法律咨询,查询法律法规知识、指导案例审判规则、法律文书、合同范本,是大型综合法律门户网。http://www.fae.cn/
9.法律咨询法律法规法邦网是国内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平台,提供免费律师在线咨询服务,为您解答婚姻、房产、继承、刑事等热门法律问题咨询,浏览法律知识、法律法规、法律案例等法律信息,就来法邦网!https://www.fabao365.com/
10.法律之星一键直达轻松开启法规检索 建立合作 · cooperation 提供多种法律资料合作方式 联系我们 · CONTACT 存在疑问随时恭候您的咨询 最新实施检索历史我的收藏 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资格许可办法 [发布日期] 2024年08月02日[实施日期] 2024年12月01日[发布部门] 交通运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 [发布日期] 2024年04月http://service.law-star.com/
11.政策法规重庆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法律法规| 2024-1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4年修正) 法律法规| 2024-05-11 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 工作制度| 2023-01-13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 工作制度| 2022-12-16 创建“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村)” 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https://www.cqsggw.com/home/lists/37.html
12.法律法规数据库国晖律师事务所汇集全国诸多法律法规、规章,包含:宪法、基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部门规章等。便于各位律师在办案过程中随时查阅、下载。http://www.law-data.cn/
13.国喜消防法律规范—打造中国消防法律规范快速检索第一平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23修订)2024/0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3/12/19 消防救援机构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法律法规依据汇总2023/12/19 国家消防救援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2023/1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23修正)2023/03/13 行业部门消防工作职责涉及法律法规规章文件汇总2022/10/08 中https://www.firelaw.cn/
14.法律法规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法规规章备案审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89号《法规规章备案审查条例》已经2024年8月19日国务院第3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总理 李强2024年8月30日法规规章备案审查条例?第一条 为了规范法规 http://fzzfyjy.cupl.edu.cn/xszy/flfg.htm
15.电子商务法关于卖方竞争行为应当合法的法律法规电子商务经营者,应该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的规定,开展正当竞争,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不得利用网络技术手段或者载体等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从事商品牛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https://www.gongsibao.com/article-6205.html
16.律师免费在线法律咨询服务法律咨询中常见法律法规 更多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 发布单位:国务院 发布时间:2024年7月1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 (2014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6号公布 2024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http://www.ahdh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