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院:达退休年龄后坚决不能再认定劳动关系!(附人社部答复)秦晋律师普法劳动与人力资源

陈阿妹,女,1965年10月17日出生,系广东某清洁公司员工,公司于2012年1月3日成立。

2015年10月17日,陈阿妹达到50周岁。2016年7月31日离职。

2016年8月8日,陈阿妹申请仲裁,要求确认2016年7月31日前和公司均存在劳动关系并主张经济补偿、二倍工资、养老金损失等诉求。

仲裁委于2016年8月12日以申请人达法定退休年龄为由决定不予受理。

陈阿妹不服,遂诉至一审法院。

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一、陈阿妹与公司自2012年1月3日起至2015年10月16日止期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二、驳回陈阿妹的其他诉讼请求。

陈阿妹不服,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

二审判决:是否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系划分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依据,陈阿妹达到50岁后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故仍属劳动关系

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陈阿妹主张双方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计算至2016年7月31日,公司则主张计算至2015年10月16日。双方争议焦点在于如何看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和“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作为终止劳动合同依据的关系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可见“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系终止劳动关系的法定情形,只要满足这一事实,劳动关系自然终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七条规定,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按劳务关系处理。上述规定亦可以印证,劳动者是否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系划分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依据。

在本案中,公司未依法为陈阿妹购买社会保险,陈阿妹于2015年10月17日达到50岁,陈阿妹没有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陈阿妹在2015年10月17日至2016年7月31日期间继续向公司提供劳动,公司也没有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仍继续向陈阿妹支付劳动报酬。由于法律并没有把“劳动者虽未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但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单独规定为自然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故劳动者在未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情况下,劳动合同双方同意劳动者继续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并不违反劳动关系成立要件的要求,从平衡保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出发,应视为双方继续保持劳动合同关系。

此外,公司没有申请有关机构对陈阿妹已达法定退休年龄进行审核,其单方仅因陈阿妹达到50岁,擅自认定陈阿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进而称双方之后的用工关系为劳务关系的理由不充分,二审法院不予采纳。因此,2015年10月17日至2016年7月31日期间,公司与陈阿妹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仍然存续。陈阿妹自2016年8月1日起停止向公司提供劳动,双方劳动合同关系终止。一审法院对此认定不当,二审法院予以纠正。

综上,二审法院对一审判决予以改判。

公司不服,向广东高院申请再审。

高院判决:已达法定退休年龄继续就业者与用人单位形成的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无论其是否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广东高院认为,本案系劳动争议纠纷。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诉辩意见,本案现争议焦点是:陈阿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未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继续在用人单位工作,是否属劳动关系。

本院认为,陈阿妹在达到退休年龄后所形成的用工关系应按劳务关系处理。分析如下:

在本案中,陈阿妹于2015年10月17日达到50岁,达到退休年龄。公司未依法为陈阿妹购买社会保险,陈阿妹没有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陈阿妹在达到退休年龄后,于2015年10月17日至2016年7月31日期间继续向公司提供劳动,公司也没有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仍继续向陈阿妹支付劳动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并没有对“劳动者虽未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但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继续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其与用工单位之间属于何种法律关系,即该情形是否属于劳务关系还是劳动关系进行界定。司法实践中,涉及已达退休年龄又未享受养老保险的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法律关系的认定争议也较大,出现裁判不一情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七条规定:“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劳务关系处理。”能否该解释第七条规定进行反推、得出“劳动者虽未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但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继续在用人单位工作的,这种情况下双方构成劳动关系的结论?

对此,我们认为,要准确界定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的界限,切忌脱离法律规定和客观实际将劳动关系泛化。

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调整的法律关系领域,对于劳动关系的保护具有体系化、特定化的特征,涉及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及解除合同补偿金等诸多劳动法律问题,但不能将各类社会用工关系全部纳入劳动法律关系保护,冲击劳动合同法的法定调整范围,超出劳动合同法对于社会纠纷的调整能力。

根据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双方劳动关系应于达到退休年龄之日因法定事由而终止,并没有加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作为退休的前提条件。对于已达法定退休年龄人员,明确了劳动合同终止,法律对构成劳动关系并没有把没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情形包括在内。

而且,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七条的规定来看,已达退休年龄人员并享受了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养老金的,从事务工应认定为劳务关系。在同样性质的用工单位,从事同种性质的劳务,仅以是否已经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为由,分别认定为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不符合同类事务同等处理的法律平等原则。

况且,如果作出区别对待,将使得用工单位更加倾向于招用已经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而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反而更难就业,与保护其合法权益的目的适得其反。

对已达退休年龄后参加务工,主要是通过一般民事法律尤其是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保护。在整体上有利于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同时适当维护用工单位的正常用工秩序,有利于实现利益平衡,有助于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关系的协调。

综上,已达法定退休年龄继续就业者与用人单位形成的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无论其是否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本案中,陈阿妹在达到退休年龄后,于2015年10月17日至2016年7月31日期间继续向公司提供劳动,陈阿妹虽然没有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但是,双方形成的用工关系按劳务关系处理。一审法院判决认定双方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为2012年1月3日至2015年10月16日正确,二审判决认定陈阿妹在达到退休年后仍然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至2016年7月31日是不当的,本院予以纠正。

最后,广东高院判决撤销二审判决,维持一审判决。

案号:广东高院(2018)粤民再100号(为便于读者阅读,案情有精简)

附人社部观点: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6979号建议的答复

人社建字〔2019〕37号

您提出的关于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此问题的研究,适时向立法机关提出完善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建议,以更好地保障超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我部将按照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要求,对已纳入第三类需要继续研究论证的“基本劳动标准”立法项目开展深入研究论证,积极推动尽早出台《劳动基准法》,为难以纳入现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调整的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权益保障提供法律依据。

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019年7月24日

对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4419号建议的答复

人社建字〔2016〕69号

您提出的关于放宽家政服务人员年龄范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此处有删节)

虽然就业培训政策没有规定具体的年龄上限,但50岁以上女性家政服务员无法享受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补贴等政策的情况确实存在,因为根据财政部、人社部印发的《就业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个人申领各类补贴需提供的材料之一是《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企业在职职工申领补贴需提供的材料之一是劳动合同复印件。无论是《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的领取,还是劳动合同的签订,都要求劳动者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是企业职工男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1条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按照《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者只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无论其是否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劳动合同自然终止。女工人年满50周岁仍继续就业的,不属劳动关系,也就难以享受职业培训和鉴定补贴。

下一步,我们拟就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初步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将根据社会各方意见作进一步论证,使方案更加科学、更加稳妥、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同时,我们将建议有关部门对年满50周岁、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且仍继续在家政服务业就业的女性劳动者享受职业培训、鉴定补贴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推动该群体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2016年8月11日

24小时免费法律顾问咨询热线:029-85561129029-85561130029-85561131

24小时免费刑事辩护咨询热线:4008622110

律师团队,职等你来,常年招聘团队律师、执业律师、实习律师、律师助理!常年寻求与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公司、司法所战略合作!诚聘富有激情的法律、财经写作达人。

联系人:李博

手机:13072962556

地址:秦晋律师事务所接待中心:西安市碑林区文艺路中联颐华苑B座颐元阁27楼

通晓法律不在于了解他的文字表述,而在于掌握它的精神和实质。

THE END
1.上海律师事务所微信号上海律师网律师微信:shzx3164(备注律师咨询) (每天仅限前15个咨询者免费咨询) 上海律师提供婚姻家事、刑事辩护、涉外业务、金融纠纷、公司法务、知识产权、建筑工程、债权债务、合同纠纷、房产纠纷、股权纠纷等业务咨询、委托代理诉讼服务。 点击了解:律师更多业务领域>> https://www.hllawyers.com/weixin/
2.律师在线咨询免费微信公众号合肥法律网合肥律师微信:https://www.law0551.com/mplaw
3.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微信公众号上线免费法律咨询栏目近日,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微信公众号上线免费法律咨询栏目,苏州市广大退役军人遇到法律问题后可以在线享受专业、高效、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 该法律咨询服务面向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专家均来自专业律师团队,咨询内容涵盖民事、刑事、行政等各方面,只要成功通过注册即可随时随地在线免费咨询。 http://m.tyjrswt.jiangsu.gov.cn/art/2021/8/12/art_73797_9984486.html
4.24小时在线法律咨询微信公众号法律知识听律网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24小时在线法律咨询微信公众号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一、12315投诉,具体相关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专业分析 1、登陆浏览器--登陆12315网上投诉。 2、可以看到,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消费者协会、一种是工商部门。建议选择由工商部门来处理。 https://www.471.cn/zhishi/1936068.html
5.关注微信,即可免费法律咨询民事法律网12月24日正式推出微信号:人人都要学法律,上线后,第一时间为网友解决难题,反响十分热烈。其先后开展了“婚姻”“新消法””网购“等主题的咨询活动,受到网友们的强烈好评。 为了给网友提供更快捷的服务,人人都要学法律微信(微信号:xuexifalv)今天推出关注微信即可免费法律咨询的活动~!我们为您邀请到多家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120/09/17872400_442228821.shtml
6.免费的涉台“金牌律师”都在这里了!还能线上预约哦台胞朋友们,当遇到棘手的法律纠纷,不知如何是好?贴心的小编给大家排忧解难来啦,上海市台胞服务中心联手权威律师,替大家提供免费法律咨询。除拨打中心热线“021-62625599”寻求法律援助,还能通过“上海市台胞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线上预约哦! 这就跟着小编看看强大的律师阵容吧~ http://www.tbfw.org/gb/taibao/node3/u1ai65968.html
7.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法律咨询开放通知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法律服务工作,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构建和谐校园,中国美术学院学工部面向全校同学推出法律咨询,安排具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老师和校外专职律师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开放时间为:2023年3月7日至2023年6月30日(法定节假日除外)。具体安排如下: http://xgzx.caa.edu.cn/html/Education/Notification/1971.html
8.微信有免费法律咨询吗,微信免费法律咨询:你需要知道的一切使用微信法务进行咨询非常简单,只需在微信搜索栏中输入“微信法务”,进入公众号后即可开始咨询。在咨询前,需要填写一份简单的表格,包括姓名、联系方式、咨询问题等基本信息。填写完毕后,就可以向专业律师提出自己的问题了。 需要注意的是,微信法务的免费咨询服务仅限于简单的法律问题,如合同纠纷、消费维权、婚姻家庭等https://www.gzhtlawyer.com/law/34118.html
9.一般人看不到的内部微信号!法律知识咨询学习平台有丰富精神层次的美文号 有敢说敢言的时事评论号 有分享点滴智慧的生活号 有总结工作方法的财富号 有小众冷门有趣的奇异号 有日常生活常识的医学号 ……… 关注方式: ①长按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 ②复制微信ID→添加朋友→查找微信。 ▼ 静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7459816.html
10.通过微信号,能否找回被骗的四千元?你好,有没有对方信息,有的话,可以直接起诉 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8023706.html
11.市民可通过微信公众号了解咨询法律援助通过新媒体让法律援助更贴近群众 市民可通过微信公众号了解咨询法律援助 记者从市司法局获悉,今年前7个月,全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032件,通过微信、QQ群、热线等手段解答法律咨询8769人次。市民还可通过“哈尔滨法律援助”微信公众号了解法律援助知识。 https://m.dbw.cn/difang/system/2017/09/23/057790357.shtml
12.国家开放大学2024春《法律咨询与调解文章讨论了法律咨询中的重要概念,如以当事人为中心、诚信原则、法律咨询技巧,以及电大搜题微信公众号的作用。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答案:更多答案,请关注【电大搜题】微信公众号 答案:更多答案,请关注【电大搜题】微信公众号 答案:更多答案,请关注【电大搜题】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csdn.net/diandast/article/details/138476617
13.手机法律咨询平台法律咨询,律师在线咨询,打官司就上110网,你可以用手机在110网上找到权威律师,用手机在线解决法律问题,免费在线法律咨询,还有律师在线咨询服务,解决您的法律纠纷。http://m.110.com/
14.丰台上线24小时“AI律师”,可免费智能法律咨询丰台法律电子11月27日,丰台区“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举办。现场,丰台为市民请了一位24小时的“法律顾问”——“免费智能法律咨询”上线丰台普法微信公众号。 启动仪式现场,丰台区创新普法宣传形式,推出了宪法宣传片《热爱》,用AI制作宪法宣传海报。来自丰台区多个单位的行政执法工作人员,还将前期“我(http://k.sina.com.cn/article_1893892941_70e2834d02001o4so.html
15.可以加您微信咨询吗,您可以加我手机号1340489可以加您微信咨询吗,您可以加我手机号13404897219或者把您手机号发给我,可以吗,法妞问答-3分钟100%解决你的法律问题,咨询热线:400-618-8116。https://www.faniuwenda.com/Ask/Index/show/id/8229002.html
16.我的手机号和微信号和微信密码被别人知道了当手机号、微信号和密码被他人知晓后,首要的是立即更改密码,并考虑冻结或解绑相关账号。从法律角度,若因此遭受财产损失或隐私泄露,可报警并收集证据追究对方法律责任。 互联网纠纷律师团队 推荐 2024.07.09 10:02:45 解答 咨询我 若手机号和微信号被用于非法活动,应立即报警并提供所有相关信息。同时,向运营商和https://m.findlaw.cn/ask/lawyer_65480370.html
17.法律援助咨询免费12348(2024已更新微信/小程序)航话是一款让行业用户可以*时间获取资讯、信息,如最新订单,行业动态等,获取行业知识,比如船舶在建造、营运过程法律援助咨询免费12348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分享工作、生活相关心得经验的平台。用户可以在圈子中分享自己的点滴故事,在社交中结识更多类似行业的大咖、同行,获取更多的信息,法律援助咨询免费12348销售机会,工作机遇https://www.gfan.com/gftcprce2s/1Z616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