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均衡发展提升法治素养天津市司法局出台《天津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津云2022/06/19
近日,市司法局出台《天津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为推动本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绘就了路线图和施工图。司法行政部门将加快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提高公共法律服务的有效覆盖,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据了解,本市将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法治同行”专项活动,优化法律服务资源配置,将进城务工人员、残疾人、老年人、青少年、妇女和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等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的重点服务对象,聚焦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进一步拓展便民服务方式。
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的有效覆盖。将街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室打造为服务群众的主阵地和一线的综合法律服务平台。进一步健全完善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转接机制,提高应答标准化、一致性、专业性。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建设,优化升级12348天津法网,健全完善与中国法律服务网的数据对接、业务联动机制。推进“智慧法律服务”,对具备网上申办条件的公证事项提供网上预约、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服务。
此外,将持续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推动宪法精神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军营、进网络;突出学习民法典,组织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