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第五十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进一步唤醒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答:12369。
2、《环境保护法》确定的环境日是哪一天
答:环境保护法将每年的六月五日,确定为我国法定的环境日。
(1)污水污染:生活废水、工业废水、油污及有毒物质和垃圾;
(2)空气污染:工业尾气、汽车尾气、家庭厨房油烟、杀虫剂、新塑料制品、冰箱的氟利昂和各种垃圾、水道的气体;
(3)噪声污染:家庭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噪声;
(4)光污染:可见光、激光、红外光、紫外光等;
(5)食品污染:添加剂、人造色素及农药等。
4、什么是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是指国家为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对环境中的污染物或者其他有害因素的容许含量所作的规定。环境质量标准是衡量环境是否受到污染的尺度,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执法部门实施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我国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即环境保护部负责制定。
5、什么是环境保护税
环境保护税,也称“环境税”、“生态税”、“绿色税”,一般是指以保护环境为目的,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的特定行为课征税款的专门税种。2018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施行,明确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纳税人,确定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为应税污染物。
6、民法典规定的环境污染修复责任的条款和内容是什么?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四条对环境污染修复责任作出了规定,主要内容是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生态环境能够修复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承担修复责任。侵权人在期限内未修复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进行修复,所需费用由侵权人负担。
7、公民自受到环境污染损害后,诉讼时效是几年?
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8、可以捕杀野生动物吗?
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种群调控、疫源疫病监测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猎捕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向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需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依法取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核发的狩猎证,并且服从猎捕量限额管理。
9、野生动物是谁捕获就属于谁吗?
10、什么是野生动物及野生动物制品?
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分类分级保护。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金丝猴、长臂猿、大熊猫、穿山甲等均属于一级保护动物,棕熊、天鹅均属于二级保护动物。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大雁属于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组织科学评估后制定、调整并公布。
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是指野生动物的整体(含卵、蛋)、部分及其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