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经过法院的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尽快报警并等待交警处理。交警会对现场进行勘查,认定事故原因和责任,并出具事故认定书。
2.当事人对事故认定书无异议的,应在事故发生日起15日内向保险公司或者对方当事人提出赔偿请求。如果对事故认定书有异议,应在事故发生日起30日内向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机构申请认定。
4.当事人对评估报告无异议的,应按照评估报告确定的赔偿金额与保险公司或者对方当事人协商并达成一致。如果双方当事人对赔偿金额仍有争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应提供交通事故认定书、评估报告、现场照片、事故现场示意图等证据。
6.法院收到诉讼材料后,应在7日内作出受理或或不受理的决定。
7.法院受理诉讼后,应在立案之日起15日内通知当事人。当事人对法院受理案件有何异议,应在收到法院通知之日起5日内提出。
8.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60日内作出判决。判决书应在判决书作出之日起15日内向当事人送达。当事人对判决书无异议的,应按判决书确定的赔偿金额与保险公司或者对方当事人协商并履行判决义务。
交通事故处理流程及法院诉讼程序图1
交通事故处理流程
1.现场保护
发生交通事故后,保护现场是最重要的。当事人应当立即停车,设置警示标志,确保现场安全,并尽快报警。如果现场有人员受伤或财产损失,当事人应当及时120或110报警。
2.现场勘查
3.报警
4.协商处理
5.走保险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及时走保险。走保险可以减轻当事人的经济负担,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当事人未走保险,对方当事人可以要求其承担全部责任。
6.诉讼处理
如果双方无法通过协商处理交通事故,可以采取诉讼方式处理。诉讼方式包括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两种。民事诉讼是指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承担赔偿责任。刑事诉讼是指当事人向机关提起诉讼,要求犯罪分子承担刑事责任。
交通事故处理流程及法院诉讼程序图2
法院诉讼程序
1.起诉
2.受理
法院收到起诉后,应当进行受理。受理时,法院应当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进行审核,并确认是否符合法律程序。如果符合,法院应当受理起诉,并通知当事人。如果不符合,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补充材料。
3.审理
法院受理起诉后,应当进行审理。审理时,法院应当依据法律规定,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进行审理,并依据法律规定判断当事人承担的责任。
4.判决
经过审理,法院应当作出判决。判决时,法院应当明确当事人承担的责任和赔偿金额,并通知当事人。
5.执行
判决作出后,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申请执行时,当事人应当提供判决书、证据材料等,并提交申请执行书。法院收到申请执行书后,应当进行执行。执行时,法院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确保判决得到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