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物流法律现状与对策

近几年来我国物流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尤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现代物流的优点开始越来越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瓶颈问题也日益凸显。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完善的物流法律制度进行规制和引导,现代物流业的持续发展必然以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为依托和动力,因此研究、完善和健全物流法规已经迫在眉睫。

一、现代物流的特点

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这与传统物流把它仅看作是”后勤保障系统”和”销售活动中起桥梁作用”的概念相比,在深度和广度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含义。

二、国外物流立法现状

在物流业相对发达的国家,政府普遍对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指引、合理规划和法规建设给予高度重视。1990年,日本颁布了《物流法》,对日本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保障作用。美国、德国、英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家也非常重视物流法律制度的建设,都通过适时制定符合各自国情的物流产业政策和法律制度,对物流产业进行合理规划、积极引导、严格规范,从而使物流业得以健康、快速地发展。

三、现代物流国内法律现状

1.物流法律法规滞后

我国目前大多数的物流法律法规是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或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制定并被沿用下来的。我国已经加入WTO,物流业作为一个主要的服务业将逐步开放,物流业也逐渐变得国际化,尤其是现代物流业呈现出更多有别以往的新特点,在这种情形下,原有的物流法律法规更是相形见绌。物流法律制度的这一现状已经不能再适应物流业迅速发展的新形势,甚至还阻碍了其快速发展。

2.物流法律法规之间不协调,不能形成统一的体系

3.物流法律法规的层次较低,效力不强,价值目标难以协调

4.我国物流业仍存在不少法律“真空地带”

5.体系开放性难以保持

随着物流产品、物流技术、物流服务方式的不断创新,新型物流行为客体不断涌现,单行法之间泾渭分明、条块分割的传统界限已被突破,交叉综合保护日益重要。而中国的现行立法在这些领域颇为薄弱,缺乏协调性和前瞻性。

物流法律的体系化,就是要使现行的和未来的物流法律规范构成一个有机的内在和谐统一的整体。当前,物流法律的体系化,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是我国现代物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对策

1.建立物流法律制度的基本体系

2.加强地方物流立法

我国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市场状况不同,物流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区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些符合本地区的物流法规。这样有利于各地区的物流企业加快发展,也能够在制定全国性的宏观物流法律时提供经验和依据。

3.制定《物流法》

借鉴日本的经验,我国也可以制定《物流法》,进一步完善我国物流法律制度。在《物流法》中,应确立物流主体资格、明确物流主体权利义务和物流产业进入与退出规制。物流企业必须具有法律所规定的主体资格。物流主体可以是从事物流活动的组织和个人,是具有法律人格的物流活动的承担者。作为物流主体,必须符合法律对主体的资格要求,包括作为物流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经济组织,必须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具有完全的意识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能够为自己的行为结果承担责任。物流主体必须具各一定的注册资本和经营条件,经过合法注册才能从事相应的经济活动。还应规范物流企业的经营行为,明确物流主体的业务范围、权利和义务。当然还应当明确物流企业的法律责任,为了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必须明确法律主体违背该法律应当承担的责任。

目前,制定和出台专门的《物流法》恐怕条件尚未成熟,因为物流立法的许多基础工作尚未展开或完成。但制定专门的物流单行法是大势所趋,也是物流业得以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需要。因此,我们应抓紧酝酿制定《物流法》,以便在条件成熟时使其出台和实施。

4.针对物流领域的“法律真空地带”,制定新的物流法律规范,使物流业有法可依

对于目前尚没有法律规范的物流领域,应及时制定新的物流法律规范。特别要制定和完善适应物流国际化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物流业的标准化程度还很低,在很多流通环节,特别是包装、运输和装卸等环节中,都没有制定必要的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导致物流成本上升,严重影响了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加入WTO后,这个问题日益明显。因此,我们应制定和完善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通用国家标准,以实现物流活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从而适应国际物流发展的基本要求。

THE END
1.中国法律的现状与水平法律,正义的保障,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保障公民中国法律的现状与水平 法律,正义的保障,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稳定,法律是什么,是规则,是秩序,文化的一部分。法律不是孤立存在的,与社会、经济、文化紧密相连。中国法律制度经过多年发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https://www.360doc.cn/article/6143324_1126733525.html
2.中国非常法律的形成现状与未来摘要: 中国非常法律的形成,是为了应对紧急事件.这类法律由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和军事法规等组成,规定了战争状态、紧急状态和应急状态三种非常状态,致力于建构专业化大分工基础上的综合统一体制.在实践中,应急预案取代了法律法规,成为紧急事件治理的基本规范依据;政府和武装力量处于主导地位.中国非常法律基于必要而形成,其适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shkx201102012
3.法律文化理论一、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现状的理论概括:二元结构 二、当代中国法律文化二元结构的现实表现 三、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出路与选择 第七章 法律文化的现代化 第一节 法律文化现代化之特质 一、法律文化现代化的静态分析 二、法律文化现代化的动态分析 第二节 法律文化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38314
4.中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现状与发展.pptx中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现状与发展 01一引言三中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发展参考内容二中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现状四结论目录03050204一引言一引言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14355201.html
5.中国妇女的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国法律在明确规定妇女的各种具体权益的同时,强化国家机关在保障妇女权益方面的职责,明确妇联等妇女组织在诉讼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全面确定了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机制。在《妇女权益保障法》的54条规定中,有75%的条文详细列举了侵权行为的后果和法律责任,为执法工作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法律依据。 中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https://www.fmprc.gov.cn/ziliao_674904/zt_674979/ywzt_675099/wzzt_675579/2296_675789/200207/t20020705_7961986.shtml
6.中国养老保险法制建设:法律性质现状与未来发展中国养老保险法制建设:法律性质、现状与未来发展 作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保险承担着解除社会成员年老后生活来源后顾之忧的职责,是现代国家公民的一项基本社会权益。由于养老保险建立在劳资双方与政府等多个主体分担责任的基础上,且公民个人的养老金权益具有长期累积性,若无法律规制便无法明确赋权明责并http://www.sass.cn/109000/59041.aspx
7.我国新疆地区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法规制研究单义律师三、我国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的法律现状 法律是打击恐怖主义违法犯罪行为的有效武器,为了遏制恐怖主义活动在全世界范围的蔓延,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各国均制定有利于侦查、起诉、审判恐怖主义犯罪的实体规定和程序规定。各国也已经在预防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和严惩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分子及其支持者方面达成共识,并通过缔结国际条约、国内立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736244.html
8.“社会法学高端学者讲座之二:中国社会法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第一个方面是社会法体现建设的现状。首先,社会法的定位是我们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七大部门之一。这是当时第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界定,现在来看当时对社会法的定位也是非常有远见的。其次,社会法的定性是公私法交融,但公法的色彩现在愈加明显。因为社会法领域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公法调节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https://www.law.pku.edu.cn/xwzx/xwdt/139213.htm
9.中国法域外适用法律体系:现状问题与完善中国法域外适用法律体系:现状、问题与完善 廖诗评 开通知网号 近年来,美国频繁通过具有域外效力的国内法,采取国内法域外适用措施,使得国内法的域外效力和域外适用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国家采取不符合国际法的国内法域外适用措施,以及滥用国内法域外适用措施,都会构成对国际秩序和国际法治的冲击和破坏。赋予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ZGFX201906005.htm
10.割据的逻辑: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的生态分析文章浏览阅读1.1k次。这是对于中国律师目前的现状进行的调研,可以看出法律在于偏远的地方,还是需要宣传,法律并没有深入人心,这个过程不知需要多少年才能真正的深入人心!2013.3.4_割据的逻辑: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的生态分析https://blog.csdn.net/yazhouren/article/details/20484787
11.关于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国家的现状及法律风险的调研报告.doc关于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投资的现状及法律风险的调研报告一、前言 1 二、中国对外国际直接投资情况及对东盟国家投资情况 2 (一)中国对外国际直接投资情况 2 (二)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情况 2 (三)广西企业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情况 9 三、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投资遇到的问题-以广西企业为样本 11 (一)对投资目标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1014/136993959.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