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律协业务研究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以提升上海律师行业整体执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为目标,在落实理事会委派的“为律师服务两个中心建设搭建平台”、“推动上海法院在线服务‘律师平台’上线运行”两项重点工作的同时,紧跟时势,把握机遇,在《刑诉法》、《民诉法》的修改中发挥积极作用,并在研究会完成换届选举后保持往年活动高数量的同时,注重活动质量,进一步提升上海律师的专业技能及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一、推陈致新:研究会的换届选举
代表大会之后,九届研究会的换届工作随即启动。4月15日至5月4日,委员会对31家研究会委员的招募通过东方律师网和手机短信两种通知方式展开,总共收到报名材料1715份。根据研究会工作规则,秘书处业务部初审后提交分管会长并报会长会议审议确定委员名单。最终确定委员人数1207人。
7月15日,会展业务研究委员会增补委员报名通知在东方律师网公布,共收到报名材料27份。经研究会主任和分管会长商定,报九届七次会长会议通过,会展业务研究委员会共增补委员12名。
二、十项重点工作之一:为律师服务“两个中心”建设搭建平台
1、参加上海金融法治环境建设联席会议
上海金融法治环境建设联席会议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市金融办牵头建立。联席会议旨在统筹规划上海金融法治环境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定期总结分析上海金融法治环境建设进程,加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落实上海金融法治环境建设的各项工作措施。
4月27日,联席会议正式成立,上海律协与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市银监局、市证监局、市保监局、市高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人大法工委、市政府法制办、市司法局、市金融办、市金融仲裁院、市银行同业公会、市证券同业公会、市保险同业公会等单位一同,成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成立大会上,盛雷鸣会长代表上海律协出席。会议主要讨论了《关于“十二五”上海金融法治环境建设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了稳步推进金融法治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并从树立科学的金融法治理念、推动金融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完善、增强金融司法仲裁的保障水平、加大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力度、提高金融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升金融法律服务水平、积极开展金融法治宣传教育、促进金融法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组织领导等十个方面拟定了工作任务。
2、加入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单位
3、作为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的理事单位发挥作用
上海律协于2009年成为了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的理事单位。2011年,委员会参加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主办的2011上海中小企业金融洽谈会,多次组织律师,参加了由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发起的学术研讨、培训课程以及信息交流会,如银行风险管理研讨会、证券期权业发展演讲会。
三、十项重点工作之一:推动上海法院在线服务“律师平台”上线运行
1、为律师立案度身定做的专属通道
在委员会的积极推动和努力下,上海法院在线服务“律师平台”于2011年8月15日正式上线运行。从此往后,获得“身份认证”的律师事务所对其所代理的纠纷将可直接在线提出立案申请、联系法官、递交材料、查询进度、签收文书等。
运行当天,上海高院在新闻发布室召开上海法院在线服务“律师平台”开通新闻发布会。上海律协盛雷鸣会长受邀出席。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上海四维乐马律师事务所、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作为首批参与试运作的律师事务所代表参加了身份认证棒发放仪式。
2、网上立案的制度化建设
网上立案不仅仅涉及技术层面的问题。立案作为诉讼程序中的重要一环,应用到互联网中势必涉及到这一工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为确保“律师平台”的规范化运作,上海律协与市高院、市司法局对于网上立案的制度化建设进行了多次沟通协商,最终形成了《上海法院在线服务律师平台工作规则(试行)》。
3、网上立案的培训与推广
四、从高起点展翅:业务研究委员会活动的开展
今年,业务研究委员会活动仍然维持上届以来的高数量,从6月下旬开始正式运作,31家业务研究委员会共举办各类活动288次,其中工作会议71次、业务研讨活动77次、业务讲座47次、与外单位业务交流54次、疑难案例讨论3次、完成法律法规征求意见36次,编写业务综述9期。
1、举办有影响力的大型活动
1)2011域名经济论坛
2)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之造船与海上保险研讨会
10月28日,上海律协海事海商业务研究委员会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舟山市分公司、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研究中心、舟山市律师协会海事海商专业委员会在舟山新城举办“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之造船与海上保险研讨会”。
3)保障性住房法律问题研讨会
11月17日,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民事专业委员会、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住房保障和公共住房政策委员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法律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房产经济学会、上海市律师协会联合主办,上海市律师协会房地产业务研究委员会和上海市房产经济学会法律专业委员会承办的“保障性住房法律问题研讨会”在上海律协报告厅召开。
4)信托产品合同文本标准化研讨会
信托从业律师在提供法律服务过程中,在法律文本制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必要进行总结,形成行业性建议,积极参与并推动我国金融信托业标准化工作。11月26日,信托业务研究委员会组织专业律师、中国信托业协会以及金融信托业的人士,对信托业务法律文本标准化等问题进行专门研讨、交流。
5)上海创新城市建设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讨会
12月8日,由上海高院和上海律协共同召开“上海创新城市建设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讨会。最高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孔祥俊、上海高院副院长郑肇芳法官、上海高院知识产权庭庭长朱丹法官、副庭长丁文联法官、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吕国强、市司法局副局长刘忠定、上海律协副会长陈乃蔚等领导出席。参加本次论坛的还包括市一中院、二中院及各区县基层法院的领导和法官,以及来自知识产权业务研究委员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业务研究委员会、会展业务研究委员会的20多名律师参加。
本次论坛,让法院系统知识产权审判的法官以及上海从事知识产权业务的资深律师济济一堂,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对“上海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问题进行头脑风暴。
2、集思广益,提出法律法规修改意见,对《刑诉法》、《民诉法》召开专题研讨会
法律法规等草案的征求意见工作是委员会的一项常规工作,今年共收到并处理征求意见36件,总涉及条文400余条。随着修改意见的质量不断提高,地方政府在立法上愈来愈重视律师的意见建议,还4次收到市政府法制办对修改意见采纳的书面反馈。
今年又恰逢我国修法的大年。对两部大法《刑诉法》和《民诉法》进行了修改。委员会也抓住机遇,分别通过刑事业务研究委员会和民事业务研究委员会对这两部法律在东方律师网进行了公开征求修改意见,并多次召开内部会议,两部法律分别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研究分析,形成书面稿件(《刑诉法修改意见》共计54页28条、《民诉法》修改意见共计47页38条),分别提交全国人大法工委、全国律协和上海人大法工委。为了扩大影响,在完成修改意见后,我们还组织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吸引了多家媒体参与。
9月14日,刑事业务研究委员会与上海法治报社联合举办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修改意见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交谊楼举行。上海律协刑事业务研究委员会的委员、律师和学者在会上交流发言。
11月22日,民事业务研究委员会、劳动法业务研究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之律师视角”大型研讨会在上海律协报告厅举行。研讨会上就上海律协《关于民事诉讼法法修订建议稿》、“涉外篇”修改意见以及劳动争议视角的修改建议进行认真研讨和专家论证。
11月27日,民事业务研究委员会主任谭芳律师、副主任竺建平律师、劳动法业务研究委员会主任陆胤律师代表上海律师赴北京中央财经大学,参加了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主办、全国律协宪法与人权委员会、全国律协民事专业委员会承办的“《民事诉讼法》修改的律师视角”研讨盛会。上海律协提交的3篇建议稿及8篇论文分别被选入本次研讨会共计14篇《民诉法修改建议稿》及16篇《论文集》中。主题发言阶段,竺建平律师代表上海市律师协会发言,就上海律协提交的《修改建议稿》进行了详细说明,获得与会人员的高度肯定及积极响应。在自由发言阶段,陆胤律师以劳动争议为视角针对草案的修改提出了修改意见。上海律师在本次《民事诉讼法》修改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参与热情、认真态度、提交论文数量之多、论文质量之高,获得了全国律协领导、全国人大法工委领导、以及全体与会律师们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肯定。
3、参与公益性活动
1)市消保委2011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系列活动”
根据市消保委举行2011年上海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系列活动的精神,委员会结合行业资源优势,积极参与该项活动:
为确保此次活动顺利圆满开展,委员会多次与市消保委积极联系沟通,并得到了市司法局法宣处的积极配合,活动内容亦在东方律师网上公告。此次活动,委员会精心组织,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律师的专业技能和社会职责,取得预期效果,对进一步提升律师的社会形象,发挥律师在构筑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起到积极作用。
2)参加2011年上海市敬老日大型宣传咨询和为老服务活动
“2011年上海市敬老日大型宣传咨询和为老服务活动”于10月5日(重阳节)在静安公园举行。法律援助业务研究委员会主任李东方、副主任郑祺、曾鑑清等12名律师参加了现场法律咨询。
咨询中,律师运用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前来咨询的老人耐心释疑解难,解答他们提出的有关问题。帮助老年人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引导老年人合理有序地表达利益诉求,提高老年人自我维权意识和能力。活动共解答法律咨询900余人,发放有关老年人法律知识宣传单2000余份。
5、编写行业法讯
五、共促发展:法律职业共同体间的合作与交流
1、积极配合市高院参与适法统一课题调研
1月28日至2月20日,上海律协积极配合市高院参与适法统一课题调研,就本市法院系统存在的所谓“同案不同判”、“类案不同判”在东方律师网公开征集案例,共收到网上递交意见48条、书面材料43份。经过认真筛选,最终整理出12个典型案例提供给市高院。
2、与市高院、市人大、市仲裁委等单位交流座谈
1月11日,上海律协海事海商研究会在协会热情接待了市高院盛勇强副院长及民四庭胡永庆庭长等一行3人,双方就海事审判法律适用的统一和海事审判如何服务于上海市航运中心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座谈。
2月22日,市高人院应勇院长、郑肇芳副院长及审管办赵旭明主任、研究室席建林主任、办公室孙培江主任等一行6人来上海律协就构建法律统一适用机制事宜听取上海律协意见。会议围绕构建适法统一机制问题及所谓“同案不同判”、“类案不同判”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事宜展开探讨。
4月22日,市高院副院长盛勇强、民一庭庭长陈雪明等一行三人来上海律协交流座谈,围绕最高院近期的司法改革试点工作小额速裁程序进行。
5月19日,市二中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信芳、副院长徐松青、高长久、阮忠良、陈亚娟、办公室主任陆卫民、研究室主任刘力一行前来上海律协访问。
5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汉民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40余人莅临我会就行政处罚法实施情况召开律师界代表座谈会。市司法局副局长邰荀、上海律协会长盛雷鸣,副会长邵曙范,市司法局律师管理处处长马屹、上海律协秘书长万恩标、副秘书长刘小禾和8位具有行政诉讼办案经验的律师参加了座谈。
8月8日,市一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孙建国、副院长周赞华、宋学东、汤黎明、纪检组组长顾福金、政治部主任许祥云、副巡视员周荣芳、副局级审判员章克勤、办公室主任倪金龙、院长办公室主任孙勇一行前来上海律协访问,就维护律师执业权利、法院系统开展“同案不同判”等工作上与上海律协进行沟通、合作。
12月20日,由钱翊樑副会长带队共9名律师参加了在市检察院会议室召开的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座谈会。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许佩琴主持会议,对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民行检察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市检察院与市律协如何加强协作、如何完善检察机关民行申诉案件律师代理制等交换了意见。
3、与上海仲裁委联合举办了仲裁业务座谈会
9月22日,上海律协与上海仲裁委在上海律协第一会议室联合举办了仲裁业务座谈会。上海仲裁委由主任徐强带队,全套领导班子以及工作人员共14人参加。上海律协会长盛雷鸣、监事长厉明、秘书长万恩标等20名律师仲裁员、长期从事仲裁业务的律师参加了座谈。
会议由上海仲裁委发展部副部长沈宏豪主持,主要就律师作为仲裁员或代理人参与仲裁案件过程对仲裁办案整个流程的意见和建议、仲裁及诉讼的优劣对比、对于仲裁法律制度的推广工作的建议、对于优化仲裁员队伍增聘新的仲裁员以及对仲裁员进行综合考核评价的建议等进行了交流座谈。
六、后世博的开始:上海律师服务世博总结表彰大会
上海律师业服务世博成果明显,曾荣获“上海世博工作优秀集体”荣誉称号、“上海市迎世博志愿服务贡献奖”、“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工作突出贡献奖”。为此,也有必要对在服务上海世博会工作中取得突出和优秀成绩的律师、律师事务所及区县律师工作委员会予以表彰。委员会通过东方律师网面向全市律师公开报名并进行评选。
1月24日,上海律师服务世博总结表彰大会顺利召开,从八个方面对上海律协服务世博的主要工作做了总结。共87名律师荣获“服务世博先进律师”称号、33家律师事务所荣获“服务世博先进律师事务所”称号、7个区县的律师工作委员会荣获“服务世博先进律师工作委员会”称号。
七、组团参加第九届华东律师论坛
9月17日,由华东六省一市(江西、上海、安徽、山东、江苏、福建和浙江)律师协会共同主办、江西省律师协会承办的第九届华东律师论坛在南昌召开,围绕“律师业发展与创新”这一主题开展交流与研讨。
上海律协由副会长陈乃蔚带队、秘书长万恩标、副秘书长刘小禾、业务部副主任潘瑜以及11名论文的律师作者参加了本次论坛。盛雷鸣会长参加闭幕式,从江西律协方世扬会长手中接下华东律师论坛会旗。陈乃蔚副会长在大会交流中点评了江西凯震所刘根律师的一等奖论文。季诺律师代表上海律协在会上作大会交流发言。业务部副主任潘瑜主持了“新形势下如何发展与创新律师业管理”分论坛。
上海律协参会论文在东方律师网上公开征集,共收到报名论文57篇。经大会组委会最终评选审定,共有18名上海律师的12篇论文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中,上海市方达律师事务所季诺律师与陈周律师合著的《浅析房地产新政与房地产法律的整合》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八、厚积薄发:抓好律师职业教育、深化律师继续教育
1、律师学院组织的培训
2011年,律师学院在市司法局和律协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全国和本市律师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在服务律师的理念基础上不断提升服务的境界,开拓创新,通过培训工作,自觉为提高本市律师队伍的职业素养和法律服务的整体水平作出了努力。截至年底,学院共举办讲座类培训共41场,其中,大型的云峰讲座8场,星期五课堂33场(含远程网络直播),实施教学164学时,参训学员14000余人次;举办青年律师轮训班4期,实施教学32学时,参训学员800余人;举办专题班、研修班总计7期,实施教学140学时,参训学员约1300人;举办实习人员集中培训班5期,实施教学共计350学时,参训学员1158人;在线培训课件上网455个,全年在线学习时数超过18万学时,参训人数突破1.5万。
2、美国芝加哥肯特法学院LL.M.项目
今年,第五届美国芝加哥肯特法学院LL.M.项目的第二、三、四门课程在上海律协进行,19名律师报名参加培训,19人获得国内课程结业证书,共15人前往美国。
第六届起,本项目将放在华东政法大学举办。12月22日,培训项目的报名通知在东方律师网发布。
九、鼓励著书立说:律师文库、文丛的出版工作
落实2010年文库评审会议的决定,委员会分别与法律出版社和社科院出版社联系出版《上海市律师协会文库》书籍6本和《上海律师文丛》书籍9本。
10月26日的九届八次会长会议上讨论通过了九届律师文库、文丛的编委会和评审委名单。11月17日,2011年度《上海律协文库》、《上海律师文丛》评审会议举行,讨论确定了《国际投资法中的根本安全利益例外条款研究》、《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的裁决程序》列入2011年度《上海律协文库》、《碳金融:法律理论与实践》列入2011年度《上海律师文丛》。会议同时讨论确定了2011年度《上海律协文库》、《上海律师文丛》的资助方式等事宜。
十、长期的坚持:支援西部为外省市律师授课
7月6日,新疆律协副会长张伟民等一行5人来到上海律协,与上海律师代表座谈上海律协开展上海世博法律服务工作的基本思路、方法和经验,为今年9月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举办的首届亚欧博览会提供良好而又全面的法律服务打下基础。
8月9日,会展业务研究委员会主任钱晔文、副主任袁洋前往乌鲁木齐,为中国-亚欧博览会律师法律服务团50名律师做专题讲座,传授会展法律服务的工作经验。两位律师对律师服务团成员提出的博览会举办过程中资格审查、知识产权综合保护、特许经营、场馆运营、场馆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进行了讲解。
9月18日,受新疆律协指名邀请,上海律协再次委派朱树英律师远赴乌鲁木齐,为全疆律师作“建设工程风险防范”法律专题讲座。朱律师结合最高院有关建筑房地产的两个司法解释对律师加快专业化进程提出的新要求,对两个司法解释的主要内容进行详解,并提出律师办理此类案件应注意的操作问题以及如何应对。
支持西部是委员会长期坚持的工作,委员会还承接了如接待西部省市律协、广东律协律所建设指导工作委员会考察团等任务。
十一、精益求精:《业务资料》编写工作
十二、创意设计:2010年律师事务所业务创收统计
统计律师事务所业务创收统计是委员会的常规工作。每年年初向各区统计律师事务所的创收情况。委员会除了统计各律师事务所的创收之外,还精心设计了创收排行榜、人数排行榜、平均创收排行榜、综合实力排行榜、创收增减排行榜,并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各种分析图表。
2012年工作设想
2012年,委员会将在今年工作的基础上重点落实以下几项工作:1、完善和调整研究会的设置,使研究会的涉及业务领域更为科学和丰富。2、继续完善研究会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完善研究会的管理制度、经费使用制度、活动计分规则等;3、依托研究会平台,发挥委员专业优势,重点落实律师服务“十二五”规划和“两个中心”建设;4、继续通过东方律师网、律师之家等渠道,拓宽律师参与研究会活动以及研究成果资源共享的渠道;5、加强研究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充分发挥研究会专业、专家的优势,大力开展提升上海律师专业技能及社会影响力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