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分子假冒消防、税务、工商、海关等国家机关、伪造国家机关公文,以传真形式向公司、企业等单位发“培训通知”,要求其派员参加培训,并叫公司、企业将“培训费”打到其指定的银行卡账户上,以骗取钱款。
4
家人遭遇意外诈骗
5
亲友急事诈骗
6
虚假购物诈骗
7
冒充黑社会杀手诈骗
8
自动柜员机贴假提示诈骗
9
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诈骗
10
虚假招工、婚介诈骗
11
虚假办理高息贷款
或信用卡套现诈骗
12
虚假致富信息转让诈骗
13
虚构信息威胁诈骗案
14
虚构反洗钱、涉嫌
刑事案件等诈骗
15
冒充党政领导及
16
新型网络即时通讯
软件诈骗的作案手段
罪犯应为结伙作案,其中分工明确,有人负责和被害人聊天,实施诈骗行为,有人负责提款。犯罪分子一般先和网友视频聊天窃取对方个人资料和真人视频,然后利用黑客程序秘密盗取其通讯账号,冒充账号主人,诈骗账号资料中的亲戚和朋友。
三
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诈骗犯罪分子都是利用受害人趋利避害和轻信麻痹的心理,诱使受害人上当而实施诈骗犯罪活动,为此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以免上当受骗。
克服“贪利”思想,不要麻痹
轻信,谨防上当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对犯罪分子实施的中奖诈骗、虚假办理高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诈骗及虚假致富信息转让诈骗,不要轻信中奖和他人能办理高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及有致富信息转让,一定多了解和分析识别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
身份、通讯信息等家庭、
个人资料泄露给他人
多方调查印证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购买违禁物品属于违法行为
拨打自动柜员机客服求证
日常提示家人增加防范意识
日常应多提示家中老人、未成年人注意防范电信诈骗,提高老人、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犯罪分子通常喜欢选择相对容易上当受骗的老年人、未成年人作为诈骗目标,作为子女或者父母,除了自己注意防范电信诈骗外,应积极主动向家中老人、未成年人传递防诈骗的知识,为我们敬爱的长辈和需要呵护的下一代筑起防诈骗的知识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