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质量推进法律援助工作”新闻发布会
来自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韩忠东摄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一级调研员田德锋。记者韩忠东摄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一级调研员田德锋: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下午好!欢迎出席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河北省高质量推进法律援助工作”。
首先,请冯厅长作介绍。
河北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冯韶慧。记者韩忠东摄
河北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冯韶慧: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朋友们:
第一个向大家介绍的是:近年来我省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情况。
第二个向大家介绍的是:我省法律援助扩面提质工程的推进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司法为民,改进司法工作作风,通过热情服务,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打官司难问题,特别是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部署,聚焦民生领域突出问题,2023年确定将“法律援助扩面提质工程”作为一项为民服务的重要事项,列入20项民生工程。将法律援助列入民生工程,彰显了省委、省政府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好法律援助工作,保障法律正确实施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省的重要举措。
第三个向大家介绍的是:我省法律援助扩面提质工作的成效。
接下来,省司法厅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民生工程决策部署,按照司法部关于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工作要求,扎实做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各项工作,加大对各类重点人群(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未成年人、老年人、妇女、农民工、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等)的法律援助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
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感谢冯厅长的权威发布。下面开始提问,请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通报您所在的新闻机构。
回答记者提问环节:
一、人民网:刚刚提到,我省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连续四年成绩走在全国前列,请介绍一下我省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
河北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王金水。记者韩忠东摄
河北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王金水:
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工作,是司法部考核各省的一项重要工作。2020年至今,我省民事案件质量评查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刑事案件质量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前列,并在全国作典型发言,推广河北省法律援助工作经验。这项工作,我们主要是坚持“法律援助政府买单,老百姓买账”“群众满意是最好的质量”“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援助服务”的工作理念,把重点工作措施落实情况纳入量化考核,我们坚持对各地市定时开展实地督查和成效评估,坚持以“坚决不出不合格案件”为底线,以务实深入的督导和监管推动改革创新工作方法落地实施。
一是创新培训模式,通过持续的培训,努力打造一支法律援助律师队伍和一支过硬的质量评估专家队伍。以“调研+培训+评估+考核+N”的工作模式,对从事法律援助的律师和质量评估律师开展精准培训。四年来,共举办了43期以案件质量提升为主旨的小班培训,培训732人次,实现全省187个法律援助机构培训全覆盖,为案件质量全面提升夯实了基础。这种小班培训模式也得到了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的肯定和推广。
二是落实考核制度。坚持每次培训必考核,每次评查必考核,动态调整法援律师队伍,从根本上解决了法律援助律师不懂、不会、不学、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的问题。
四是压实地市责任,推动均衡发展。积极构建信息化手段支撑下的网格管理,在各地市网格中最大限度优化整合资源,对相对落后的地市及县区,省法援中心牵头,带领专家律师到现场指导、帮带、培训,既当好“救援队”又当好“教练队”、“考核队”,共享专家队伍资源,强化薄弱环节,提升落后地市工作水平,落实网格化管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局面初步形成,推动全省各地市法律援助水平均衡发展。谢谢。
二、河北工人报:请问年底将近,外出务工人员如果遇到欠薪问题,怎样获得法律帮助?我省有哪些新的举措?
河北省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杨长军。记者韩忠东摄
河北省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杨长军:
三、长城新媒体集团:请问石家庄在落实“法律援助扩面提质工程”工作中有哪些亮点?
石家庄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张芃。记者韩忠东摄
石家庄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张芃: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及省司法厅要求,刑事案件中对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帮助,切实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是法律援助工作的内容,也是今年石家庄市法律援助扩面提质工程重点工作之一。刑事辩护全覆盖工作列入省司法厅改革试点任务,石家庄市作为试点城市,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机制,加强衔接沟通。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确定工作联络人,专门负责案件转接工作,确保了律师依法会见、阅卷、调查取证、辩护等权利能够有效落实。做到了办案机关通知一件,法援机构受理一件,通知辩护率达到100%。
二是设立站点,提高工作效率。在市、县两级人民法院、检察院、看守所全部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共计63个,安排律师进驻值班,为在押人员及家属及时提供法律帮助,受理法律援助申请。
三是统筹资源,确保工作落地。加强律师资源统筹,挑选政治素质高、具备一定年限和经验的律师成立法律援助刑事辩护律师库。针对个别县(市、区)律师资源短缺问题,由市中心协调指派律师库律师办理,破解了县区案件多,律师不足的难题,确保了被告人有效获得辩护权。
四是综合评估,确保服务质量。建立法律援助辩护律师的准入和退出机制,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庭审旁听、案卷质量评估、办案机关意见反馈等方式,综合考察评估律师服务质量,优选劣汰综合施策,着力提高辩护质量,更好地维护了受援人权益。
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河北总站:刚刚听介绍,我省法律援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请问还有什么后续的工作举措,巩固现有工作成果?
进入新时代,法律援助工作从“有没有”进入到“好不好”的新阶段。加强法律援助质量建设,向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援助服务,这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法律援助工作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民生举措,进一步坚持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树牢质量意识,强化工作担当,做好各项工作落实,推动法律援助工作高质量发展。
具体有四个方面的举措: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树立质量生命线意识。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是法律援助工作的生命线,影响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仰、对法律援助的信心。各地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坚持质量至上,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直至杜绝不合格案件。
二是,要强化全方位、全流程质量管理。要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抓先进,更要抓落后,针对存在质量突出问题的少数地方、少数机构,存在质量风险的偏远的、基层的、基础薄弱的地方,要想办法疏通堵点、攻克难点、消除痛点,以点带面推动办案质量提升。强化全流程管理,补强薄弱环节工作,强化对法律援助人员办案中的指导提醒,落实结案时的案卷审查工作,督促法律援助人员完成规定工作,规范提交法律援助各方面的材料。
三是,省司法厅继续采取已经探索的且行之有效的小班工作模式,坚持问题导向,对力量薄弱地区地市、县区重点扶持,对不合格案卷多发地区重点查、反复查,多措并举来推进质量建设,不断完善和丰富质量管理的内涵。
四是,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我省法律援助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制度是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目前我省的制度建设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和空缺,计划明后两年,积极借鉴外省的经验,做好本省制度的制定、修订和完善工作,推动制度的科学性、可执行性、系统性、可持续性。
法律援助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之所盼、政之所为。我们将与各位媒体朋友们一起,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的宣传。从而让这项惠民生、暖民心的工作惠及更多群众,让法治阳光温暖更多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法治河北和平安河北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感谢4位嘉宾的翔实发布与答问。如果大家还有感兴趣的问题,可与河北省司法厅宣传中心联系。
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冀网文【2021】18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