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法治体系呵护未成年人成长聚焦三晋

作为中国特色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的核心之一,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一部综合性、基础性、指引性法律。2020年,该法完成第二次修订;2024年,又完成第二次修正。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大保护”是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治体系的主要脉络。2020年,另一部事关未成年人的基础性法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完成修订。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未成年人事务治理与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苑宁宁表示,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需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做好进一步衔接配套,形成更加丰富多元的法律规范体系,确保足以应对实践中出现的事关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苑宁宁以正在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举例说,比如对于未成年人的父母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出现严重失职的行为,可以考虑纳入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处罚范围。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吴立新同样建议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中细化“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的规定,设置“督促监护人管教令”等,督促、引导家长依法履行监护未成年子女的法定职责;同时明确不满十四周岁的低龄未成年人再次、多次违反治安管理的法律后果,即对监护人予以警告或者罚款的行政处罚。

建议制定部门责任清单

织密县乡村三级保护网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培育、引导和规范有关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为未成年人的心理辅导、康复救助、监护及收养评估等提供专业服务。说到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应该是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实质是为有需要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精准专业服务。健全法治保障体系,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可由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

县域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搭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体系,理顺三级工作职责,亟待加强研究和探索。而全国范围内业已实现全覆盖的儿童主任制度被寄予厚望。2024年1月,民政部联合14部门印发《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关爱农村留守和困境儿童的五大任务、十八项措施,在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建设方面16次提及儿童主任,明确未来三年基层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方向,要求儿童主任队伍规范化、专业化及关爱精准化。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设置专人专岗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儿童主任即由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安排人员担任,专门开展村居中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主要负责开展信息排查、监护指导、定期家访、侵害报告及场所管理等工作,成为基层儿童关爱和服务递送的重要角色。在搭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体系中,苑宁宁建议,构建更加健全的综合培训体系,进一步提升儿童主任专业能力,推动儿童主任队伍制度化建设。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宣传,鼓励和支持有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家庭教育促进法等也对家庭责任做出明确规定。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对未成年人保护乃至犯罪预防非常关键。对于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保护孩子或履行监护职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责任意识不足、育儿观念偏差、监护能力不足等,建议应从国家层面给予相应指导。若父母因监护责任失职导致严重后果的,要通过监督来提升其监护能力,也要明确监护人的法律责任。

谈及农村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工作,苑宁宁认为必须考虑其特殊性,治理措施也要放到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的框架内去考量。

在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方面,目前农村未成年人隔代抚养问题比较突出。从科学育人角度来说,零到六岁特别是零到三岁,是建立亲子依恋关系的关键期,对孩子身心健康影响可能会伴随一生,最好还是由父母养育,而不是隔代抚养。另外,在一些地方的农村,由于撤点并校,三年级以上小学生需要寄宿。小学阶段的儿童对家庭依赖性高,过早寄宿的话,需要从家庭生活过渡到集体生活,容易产生心理波动甚至分离焦虑。对此,苑宁宁建议,首先要加强普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都对家庭责任给予明确规定,加强普法有助于督促父母履行监护责任。其次,要在乡村全面振兴工作中,积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就近就业,在县域范围内尽可能提供就近就业机会。另外,建议因地制宜、慎重评估撤点并校情况,不宜“一刀切”。鉴于农村熟人社会的特点,可以考虑发挥邻里互助作用,支持家庭托育点、社区嵌入式托育等多种模式发展普惠育幼服务……

THE END
1.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未成年人保护之社会保护(一)发布时间:2024-08-14 09:29:36 作者:祁时 来源:青少年法治教育 浏览次数:4966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智慧普法平台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山东省教育厅 黑龙江省教育厅 湖北省教育厅 山西省教育厅 江苏省教育厅 青海省教育厅 云南省教育厅 安徽省教育厅 湖南省教育厅 福建省https://qspfw.moe.gov.cn/html/primaryres/20240814/22012.html
2.未成年人保护依法护航,守护成长——《未成年人保护法》知识宣传2、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 3、正确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政府保护篇 1、政府部门必须保护未成年人受教育权 2、未成年人走丢民政部门应临时监护 3、开通未成年人保护热线12345 司法保护篇 1、为权利受侵害的未成年人提供法律帮助 https://www.schdxww.com/Show/news?infoid=64991
3.“知法懂法,护航成长”青少年普法教育小组社工案例计划一、服务背景 鹦鹉街道鹦鹉洲社区总面积约0.8平方公里。目前社区居民4000户,其中青少年有800余人。 因拆迁小区周边多为流动居民,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的法制教育,青少年自我安全保护意识薄弱,缺乏必要的法治理念和守法意识。 为了提高辖区内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普及相关法律知识,社工深入社区,开展“知法懂法·护航成长https://www.360doc.cn/article/73169064_1131575758.html
4.联合国及相关国际组织与我国有关青少年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编者按:联合国及相关国际组织在国际青少年权益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青少年保护全球化的协调中心,并且积极推动国际青少年法律与权益保护制度的建立。国际青少年法律与权益保护制度是指以青少年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及参与权等权利为核心构建的,并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对青少年这个社会特殊群体予以法律与司法保护的https://www.htu.edu.cn/qsnyj/2010/1029/c4790a57786/page.htm
5.未成年保护的法律法规有哪些?专家导读 未成年保护的法律法规主要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及预防未成年人费犯罪法等。另外,目前《刑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许多法律法规,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明确规定。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需要家庭、社会及司法方面共同努力。 https://m.64365.com/zs/1011970.aspx
6.中国青少年维权中心青少年中心的宗旨是致力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推动律师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构建覆盖全国的律师协作网络,促进未成年人法学研究和法律政策的完善。 了解更多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 *数据截止至2021年底 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人次 + 10000 办理涉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 + https://www.chinachild.org/
7.我国未成年人维权社会组织:作用问题及对策比如,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研究与服务中心、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等,这些社会组织在参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提供心理帮助 未成年维权社会组织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精神卫生等服务,有利于缓解未成年人的精神压力。它们在研究http://sass.cn/109003/40882.aspx
8.中国教育报评论员快评以法律为准绳,全力保护学生权益 教育时评 学生在校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责任划分问题,因容易引发家校纠纷而广受关注。近日,媒体公众号推送的几起典型案例,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法院日前审理了一起教育机构责任纠纷 作者:钟焦平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 2024-11-25http://www.jyb.cn/rmtsy1240/zt/dyjhzt/202203/t20220305_2110924502.htm
9.青少年普法专题知识讲座.pptx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措施与建议青少年法律援助与司法保护PART0403法律援助申请与审批简化法律援助申请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确保青少年及时获得法律援助。01法律援助机构设立专门的法律援助机构,为青少年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辩护等服务。02法律援助范围明确法律援助的范围,包括涉及青少年的民事、刑事、行政诉讼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6377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