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法学知识海洋中刚刚开始浅浅探索的我刚接到这个普法宣讲时,有些跃跃欲试但是更多的是害怕我这三脚猫的功夫没办法把这场宣讲做好,给予东源村的孩子们一些关于法律的启迪,让他们更深地了解这部法律,居安时以法防险,居危时以法御险。
在前面的基础上,我听了我们团队队员杨智凌给东源村的小朋友们进行的反诈宣讲,我才发现我有很多不足之处,我的案例不够多,而且没有充分考虑到我的宣讲对象大多是低年级小学生,宣讲的内容没有很好地贴切他们的真实情况。于是,我马上去修改了PPT。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案例导入,特意选取地域更加靠近他们的案例,让他们更能感同身受一些,也更能体会到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他们的意义。这些案例我都没有放结局,而是选择在最后告诉他们结局,就是为了能让他们在了解这部法律后,通过这些大快人心的结局让他们能充分信任我国司法。也删去了一些冗杂的部分,降低了小朋友的理解成本。
图为陈晓茵在高铁上修改资料杨智凌摄
二、宣讲之中——更生动,深理解
一开始电脑的PPT与投屏软件断开了,导致PPT无法展示,在队员帮助调试的过程中,我便趁此机会与会上的孩子们聊天,我问他们知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竟然有许多人表示知道,并且还告诉我未成年人保护法是用来保护未成年人的,我有些惊讶但也感叹我们国家的法治基层建设做到还是相当好的,不过当我问到未成年人的权利有哪些时,他们便没了开始的自信,反而开始疑惑起来,于是我便向他们卖了个关子,和他们说等会我会揭晓的,好奇心重的孩子们挺直腰板,更认真地看着我,眼睛里的求知欲促使我更加想向他们普及关于法律的知识。
当设备修好后,我继续开始宣讲,在讲解到一些知识时,我也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像讲故事一样举例解释让他们对此更加感兴趣,更加拉进他们与这部法律的距离。我时不时会抛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他们的回答让我感受到他们基本的善恶观已经养成了,当我问道:“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目的在于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那么你们认为自己是否身心健康呢?”时,他们都很笃定地点了点头,带着幸福的笑容,再一次让我感受到整个国家、整个社会还有每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家都在为了“中国的花朵”的明艳绽放而浇水育肥,而孩子们的反应也恰恰证明所有人的努力是有用的。
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同学们在绘制法治画卷时,我看见有的小朋友眉头紧皱在想象他心中的法治是什么样的,有的好似胸有成竹,执笔写下他的理解,孩子们或用他们对法律的想象在画布上画上了别有童趣的图案,或是根据他们对宣讲内容的理解写下对法律的感触。有个小朋友的解释让我印象尤为深刻,她画了一个中国国旗,写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就是保护中国青少年的法律,是保护我们的法律”这是我在宣讲中讲到过的内容,没有浓墨重彩的雕刻只是轻描淡写地带过,便让她的印象如此深刻,这也侧面印证了我国的爱国教育以及我国对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入推进,在这样的一片“红色”氛围中,培育着新一代青少年成为爱国为国的一代。
图为主讲人陈晓茵为东源村的小朋友们进行宣讲何佳慧、李凤诗摄
图为绘制法治画卷环节小朋友在认真创作李卓摄
图为小朋友创作的一部分成果何佳慧摄
三、宣讲之后——纳缺点,勇反思
宣讲虽已结束,但我在法治道路上的探索不会结束,我们这个三下乡团队在法治建设上的实践不会结束,村委乃至国家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上不会结束。而我也希望我带给东源村小朋友们的,不仅是这一次宣讲上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粗浅的理解,更希望他们能以此为契机,对我国法治更有兴趣,去探索这宏大的法治世界。当然,也想像我在会上的结束语一样,如果这场宣讲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帮助到谁,这将是这场宣讲的最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