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法全文谱蓝保

现在社保覆盖面都非常广泛,可以给我们提供包括养老、医疗等多种服务,而这些都是在社会保险法框架内实施的,你知道社会保险法全文吗不知道的一起了解一下吧。

今天,让我们向小编学习社会保险法的全文。

第一条

为规范社会保险关系,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条

国家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确保公民在老年、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三条

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泛覆盖、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政策,社会保险水平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第四条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会保险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通过多种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

第六条

国家严格监管社会保险基金。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有效运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

第七条

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社会保险管理,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社会保险。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社会保险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社会保险。

第八条

社会保险代理机构负责社会保险登记、个人权益记录、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等工作。

第九条

工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权参与社会保险重大事项的研究,参与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监督与职工社会保险权益有关的事项。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兼职员工和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应当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公务员和职工养老保险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支付和政府补贴组成。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并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工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并记入个人账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和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十三条

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为缴费期间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第十四条

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提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个人死亡的,可以继承个人账户余额。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六条

个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累计缴费满15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纳不足15年的,可以缴纳至满15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转入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市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的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疾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贴和养老金;因疾病或者非因工致残,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可以领取残疾津贴。所需资金应当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条

国家建立了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加和价格上涨,及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第十九条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累计缴费年限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条

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结合个人缴费、集体补贴和政府补贴。

第二十一条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农村居民,按月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第二十二条

建立和完善城市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根据实际情况,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

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兼职员工和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二十四条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国务院规定了新的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第二十五条

建立和完善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个人缴费与政府补贴相结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60岁以上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由政府给予补贴。

第二十六条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后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未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可以支付国家规定年限。

第二十八条

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和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

第二十九条

被保险人的医疗费用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由社会保险机构、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被保险人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第三十条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包括以下医疗费用:(一)工伤保险基金应当支付;(二)由第三人承担;(三)由公共卫生承担;(四)境外就医。第三人依法承担医疗费用,第三人不支付或者不能确定第三人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提前支付后,有权向第三方追偿。

第三十一条

根据管理服务的需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与医疗机构和药品经营单位签订服务协议,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医疗机构应当为被保险人提供合理、必要的医疗服务。

第三十二条

跨统筹地区个人就业的,其基本医疗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累计缴费年限计算。

第三十三条

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三十四条

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异利率,并根据工伤保险基金的使用情况确定各行业的利率水平。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制定行业差异费率和行业内费率等级,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实施。社会保险代理机构根据用人单位使用工伤保险基金、工伤发生率和行业费率等级确定用人单位的支付费率。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职业病,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劳动能力丧失的,享受残疾待遇。工伤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简单方便。

第三十七条

员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在工作中受伤的,不认定为工伤:(一)故意犯罪;(二)醉酒或吸毒;(三)自残或自杀;(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八条

工伤保险基金按照国家规定支付下列费用:(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二)住院伙食补贴;(三)统筹区外就医的交通住宿费;(四)残疾辅助器具安装配置所需费用;(五)生活不能自理,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六)一次性伤残补贴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补贴;(七)劳动合同终止或者终止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贴;(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因工死亡补助金;(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第三十九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下列工伤费用:(一)工伤治疗期间的工资福利;(二)五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三)终止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一次性残疾就业补贴。

第四十条

工伤职工符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停止发放残疾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残疾津贴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补足差额。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应当先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用人单位应当偿还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偿还的,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追偿。

第四十二条

因第三人造成工伤的,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不能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先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第四十三条

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一)失去享受待遇的条件;(二)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3)拒绝治疗。

第四十四条

职工应当参加失业保险,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失业保险费。

第四十五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三)失业登记,有求职要求的。

第四十六条

第四十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失业保险金标准,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第四十八条

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失业人员应支付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个人不支付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四十九条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应当按照当地关于在职职工死亡的规定,向其遗属发放一次性丧葬补贴和养老金。所需资金应当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个人死亡符合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工伤保险丧葬补助和失业保险丧葬补助条件的,其遗属只能选择其中一项。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证明,并自终止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之日起十五日内通知社会保险机构。失业人员应及时到指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并持本单位出具的终止或终止劳动关系的证明。失业人员凭失业登记证和个人身份证到社会保险机构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手续。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期限自失业登记之日起计算。

第五十一条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一)重新就业;(二)征服兵役的;(三)移居境外;(四)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五)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适当工作或者培训的。

第五十二条

职工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失业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累计缴费年限计算。

第五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已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第五十五条

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一)生育医疗费用;(二)计划生育医疗费用;(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

第五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一)女职工享受产假;(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生育津贴按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

第五十七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30日内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社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进行审查,并颁发社会保险登记证书。用人单位社会保险登记事项变更或者依法终止的,应当自变更或者终止之日起30日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社会保险登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民政部门、机构设立管理机关应当及时通知用人单位的成立和终止,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通知个人出生、死亡、户籍登记、迁移、注销。

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人之日起30日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兼职员工和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机构申请社会保险登记。国家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是公民身份号。

第五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社会保险费的征收。统一征收社会保险费,实施步骤和具体措施由国务院规定。

第六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不得因不可抗力等法律原因缓缴或者减免。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告知本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细节。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兼职员工和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直接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六十一条

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应当依法按时足额征收社会保险费,并定期通知用人单位和个人。

第六十二条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金额的,按上月缴纳金额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确定;缴费单位办理申报手续后,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按规定结算。

第六十三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用人单位逾期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可以申请县级以上行政部门作出社会保险费分配决定,书面通知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分配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账户余额低于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提供担保,并签订延期付款协议。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扣押、扣押、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并以拍卖所得抵消社会保险费。

第六十四条

第六十五条

社会保险基金通过预算实现收支平衡。当社会保险基金支付不足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补贴。

第六十六条

社会保险基金根据总体规划水平设定预算。除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与生育保险基金预算合并外,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分别按社会保险项目编制。

第六十七条

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规定,编制、审查和批准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和决算草案。

第六十八条

国务院规定了社会保险基金存入财务专户的具体管理办法。

第六十九条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社会保险基金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投资经营,实现保值增值。社会保险基金不得非法投资经营、平衡其他政府预算、建设、改造办公空间、支付人员资金、经营费用、管理费用,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挪作其他用途。

第七十条

社会保险机构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支出、余额和收入。

第七十一条

国家设立国家社会保障基金,由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和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组成,用于补充和调整社会保障支出。国家社会保障基金由国家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运营机构管理运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保值增值。国家社会保障基金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收支、管理和投资经营情况。国务院财政部门、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审计机关对国家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管理理和投资经营。

第七十二条

协调区域设立社会保险代理机构。社会保险代理机构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经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机构设立管理机构批准,在协调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点。同级财政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保障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人员资金和基本经营费用和管理费用。

第七十三条

社会保险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业务、财务、安全和风险管理制度。社会保险机构应当按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待遇。

第七十四条

第七十五条

全国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按照国家统一规划,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分级责任的原则共同建设。

第七十六条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听取和审议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投资经营、监督检查专项工作报告,组织执法检查,依法行使监督职权。

第七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用人单位和个人遵守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监督检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时,被检查的用人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与社会保险有关的信息,不得拒绝检查、谎报、隐瞒。

第七十八条

财政部门和审计机关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监督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经营。

第七十九条

第八十条

协调区人民政府成立由用人单位代表、被保险人代表、工会代表、专家组成的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掌握和分析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经营情况,对社会保险工作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实施社会监督。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向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报告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经营情况。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经营情况进行年度审计和专项审计。审计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发现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投资经营存在问题的,有权提出纠正建议;社会保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为。

第八十一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行政部门、社会保险代理机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对用人单位和个人的信息保密,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

第八十二条

任何组织或个人都有权举报和投诉违反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行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社会保险代理机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财政部门、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处理部门、机构的报告和投诉;不属于部门、机构的,应当书面通知并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机构。有权处理的部门、机构应当及时处理,不得推诿。

第八十三条

用人单位或者个人认为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的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用人单位或者个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不依法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核定社会保险费、支付社会保险待遇、办理社会保险转让手续或者侵犯其他社会保险权益的行为。个人与用人单位发生社会保险纠纷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和诉讼。用人单位侵犯个人社会保险权益的,也可以要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者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依法处理。

第八十四条

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社会保险费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拒不出具终止或者终止劳动关系证明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处理。

第八十六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自欠款之日起每日收取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以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七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等社会保险服务机构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由社会保险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退还社会保险基金,处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属于社会保险服务机构的,终止服务协议;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有资格执业,依法吊销其执业资格。

第八十八条

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退还社会保险金,处以骗取金额两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九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社会保险基金、用人单位或者个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罚:(一)未履行社会保险法定职责的;(二)未将社会保险基金存入财务专户的;(三)扣缴或者拒不按时缴纳社会保险待遇的;(四)社会保险数据和个人权益记录,如丢失或篡改缴费记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记录等;(五)其他违反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九十条

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擅自改变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和费率,导致社会保险费收取较少或较多的,由有关行政部门责令追回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或者退还不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依法处罚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第九十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隐匿、转让、侵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或者非法投资经营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审计机关责令追回;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依法处罚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第九十二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行政部门、社会保险机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泄露用人单位和个人信息的,依法处罚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用人单位或者个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三条

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处罚。

第九十四条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五条

农村居民按照本法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第九十六条

农村集体征用的土地,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全额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险费,并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

第九十七条

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参照本法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第九十八条

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本法。

想了解更多新闻资讯或有保险规划需求的朋友,点击下方图片,免费报名咨询,会有专业理财师为您耐心讲解,协助规范投保并提供周全的后续理赔服务。

THE END
1.律师咨询免费律师咨询免费在线律师咨询找法网2003年创立,是一家专业的法律、律师咨询在线网站,致力为法律需求者提供免费咨询律师、律师咨询电话查询服务,累计提供在线法律咨询服务超4000万+次!https://www.findlaw.cn/
2.社保问题免费法律咨询咨询我 成蓓蓓 帮助人数:204452 咨询电话:13589401497 您好 老师 可以详细说一下吗 回复于 2023.08.17 17:34 上海百谷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帮助人数:173454 社保问题,是指社会保险问题,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应为员工缴纳社保。如单位未依法缴纳https://www.66law.cn/question/45344572.aspx
3.上海社保纠纷律师咨询免费专业上海社保纠纷找律师在线上海社保纠纷律师团队为您提供【24小时在线】法律咨询和一对一电话咨询服务_10多年来我们专办社保纠纷案件_经验丰富_专业上海社保纠纷找律师在线咨询_就上华荣网http://www.huaronglawfirm.com/xu/njsbjf/
4.法律之家律师咨询法律咨询法律之家是国内知名律师咨询专业品牌,100000家法律咨询免费平台优先选择,专业,律师事务所在线咨询免费律师咨询免费24小时在线电话,10000家律所网点,100000名专家专业律师,提供专业律师免费咨询平台https://tangyurong.falvzhijia.com/
5.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北京市残疾人政策服务手册经批准享受缴费补贴的残疾人,初次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应按照《北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到指定的商业银行开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专用存折”,存入应缴纳的保险费后,在每年4月1日至10月10日期间,持本人的户口本、身份证、“专用存折”、“审核证”,到户籍所在地的街道社保所(村委会)办理参保https://www.bdpf.org.cn/n1508/n1509/n1511/c34733/content.html
6.社保在线法律咨询法律知识听律网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社保在线法律咨询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一、如何查询个人社会保险? 个人社保缴费查询的方法有 1、窗口查询,参保人直接携带本人的身份证、社保卡到社保机构窗口进行查询; 2、网上查询,进入当地社保局网站选择账号密码登陆查询; 3、电话查询,拨打12333电话热线查询。 二、职工https://www.471.cn/zhishi/1878746.html
7.社保法律咨询中心发布问题 法律法规 法律知识 全部咨询劳动纠纷 社保社保1993年进入工厂工作,现在已经20年了,现年58岁.工厂一直没有缴纳社保,现在已经到退休年龄了无法补交.请问这样可以要求工厂赔偿的吗?如果可以的话要求有哪些材料?问题状态:已过期提问人:melanv……(福建-莆田)提问时间:2013-07-27 17:22http://m.110.com/question/1789429.html
8.劳动法律免费咨询在线24小时电话劳动局24小时在线咨询 劳动局24小时咨询电话为12333。12333是免费热线。12333是人力资源及社保等相关问题的专用号码,自动语音服务时间为7*24小时,人工服务时间为00-200。 法律分析:劳动局现在已经更名为人社局了,广东人社局电话是:12341233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https://www.fljg.com/ldjf/696958.html
9.著名东方律师在线法律咨询著名东方快法律专业律师团队排行,携手东方律师事务所前十名为您解答东方离婚、东方交通事故、东方刑事、东方民事、东方合同、东方房产、东方经济纠纷等各类法律问题,东方找律师放心选择!http://dongfang.kuaifalv.com/
10.深圳律师咨询深圳律师事务所咨询热线: 400-9969-211 关于我们 深圳 律师网隶属于上海市华荣(深圳)律师事务所,团队成立于2000年, 位于福田区 海松大厦B座1803 。 拥有近200人的律师团队,各专业领域均有专家级律师坐镇 ,平均执业年限在5年以上 ,70%以上律师获得法律硕士学位。24年来,秉承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发展理念,解决各类http://www.fztysw.com/
11.常德律师在线免费咨询常德律师法律快车常德律师网为您推荐知名的常德律师,在线免费为您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在这里您可以找到更专业的常德律师,想要向常德律师咨询更多法律问题,请上法律快车网!https://www.lawtime.cn/chang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