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加服务途径,提高社会“三率”
1.进驻福州市12345便民(惠企)服务平台,上线“律师服务、公证服务、司法鉴定、民商仲裁”等四项法律服务。
2.进驻“e福州”手机APP和“支付宝”-“城市服务”专区,为群众提供留言咨询及热线咨询两种方式的法律咨询服务。
3.联动公安110、12345等服务热线。显著扩大服务群体,以今年5月份为例,热线平台日均通话量193通,较去年同期(日均98通)上升96.94%。
(二)开设疫情专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三)推动智能终端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
在我市基层配置51台智能终端,为群众提供法律文书生成、法律问题解答等自助式服务,智能终端还连通12348福州法网提供网络平台的各项业务。
(四)服务民生保障,网上诉求积极落实
从诉求件性质方面分析,共办理:咨询类577件占比81%;投诉举报类138件,占比19%;主要集中公证、律师及司法鉴定三个方面,主要涉及公证程序与手续办理,对律师执业行为和服务不满意等,以及对司法鉴定结果的质疑等方面问题。
二、存在问题
(一)法网数据更新不及时
(二)平台专职律师不“专职”
(三)12345诉求件存在推诿扯皮,答复不及时现象
有些诉求件涉及我局某项业务,但负责该业务的处室认为非其处理就不愿提供书面答复,只是口头向148中心解释,要求148中心自行作答。这种情况极易因148中心对该业务不熟悉而向当事人解释不到位,引发不满意评价。此外,部分处室在12345诉求件办理中,没有提早半天将答复提供给148中心,而是在办理期限截止前一小时左右才提供答复,造成办理逾期的风险。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大力度升级网络平台网络安全等级。
2.不断推进实体平台智能终端建设。
3.做好网络平台对接市公证处线上申办服务。
4.进一步规范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建设。
5.进一步提升热线平台法律服务质量水平。
6.积极协同促进处做好民转刑线上平台建设。
7.进一步扎实做好12345诉求件回复工作。
8.进一步提升三大平台管理水平(如律师在线人机交互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