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办好11件民生实事中,免费法律咨询便民工程拓展延伸为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继续成为省政府民生实事之一。2020年“免费法律咨询便民工程”实施情况如何,1月21日,记者来到省司法厅就此进行了采访。
2020年,省司法厅立足群众需求,进一步明确了便民工程服务对象、责任分工和值班人员,拓展了服务内容,升级了管理系统,实现了对便民工程的“动态可查、实时可控”,推动便民工程持续提质增效。各级司法局整合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等法律服务资源,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创新服务方式,通过热线、网络平台等回答群众咨询,确保疫情期间法律服务“不打烊”,服务人员“不下岗”。2020年,全省共解答法律咨询40.7万人次,超额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28万人次的目标任务,为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全省117个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418个乡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已全部建成两年多,便民工程已开展一年半,为深入推进平台建设、提升服务水平,省司法厅组织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验收工作,围绕两级平台标准化建设、专业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验收,同时,通过走访服务对象,了解服务人员和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服务效率和业务水平,全面掌握实体平台建设和便民工程运行情况。
此外,还升级便民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在完善工作排班、统计分析等功能的基础上新增了实时点名、大数据分析等功能,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提供坚强技术保障。狠抓日常监管,常态化检查各地工作推进、人员在岗和群众评价等情况。2020年,通过信息系统发起工作点名和实时抽查2200余次,抽查合格率95.3%,实现了值班监控全覆盖。深化考核验收,会同省财政厅开展了2019年便民工程省级专项资金第三方绩效评估,对26个县(市、区)、52个乡镇(街道)实地抽检,确保便民工程专项经费使用效率。
2021年,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将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扎实做好民生实事工作,不断延伸“实施免费法律咨询便民工程”工作内涵,大力拓展民生领域法律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保障基础民生,提升服务质量,把“好事办好、实事做实”,打造三晋父老满意、放心的精品工程。
本报记者张楠
原标题:《山西去年免费法律咨询便民工程共解答咨询40.7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