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记者从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西“免费法律咨询便民工程”全面实施。刘小红摄
山西“免费法律咨询便民工程”,是指通过117个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418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组织专业法律服务团队,为人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免费法律咨询服务。该工程的服务对象为广大人民群众,该工程服务人员包括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政法机关曾从事审判、检察、法律服务管理等业务工作5年以上的退休人员,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高等院校法律专业师生及其他从事法律事务的非公职人员等可提高法律咨询质量的人员。
该便民工程不仅可为广大民众提供法律咨询,也可围绕征地拆迁、土地权属、婚姻家庭、入学就医、社会保障等重点问题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刘小红摄
该便民工程不仅可为广大民众提供法律咨询,也可围绕征地拆迁、土地权属、婚姻家庭、入学就医、社会保障等重点问题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基层群众法治意识;同时,人民调解组织遇有重大、复杂、疑难的矛盾纠纷时,便民工程值班人员将积极配合提出法律意见并协助人民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
另外,山西“免费法律咨询便民工程”在服务过程中,遇到群众符合法律援助条件时,服务人员要及时引导帮助困难群众获得法律援助;在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特别是群体性信访案件的化解工作,服务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尽最大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山西省司法厅副厅长翟新山认为:“该便民工程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化解矛盾用法的法治环境;有助于把矛盾吸附在当地、把隐患消灭在萌芽、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最大限度消除社会戾气,化解矛盾纠纷,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亲善友爱的社会心态。”
在便民工程实施过程中,就如何监督值班法律服务人员工作,避免出现违规行为的问题,山西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处长武红霞表示,山西在信息管理系统中设置了群众满意度评价的功能,每咨询一次评价一次,咨询对象既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评价,也可以线下评价。
武红霞说:“如果出现值班法律服务人员吃拿卡要、违规收取服务费、不能正确履职导致问题恶化、被有效投诉两次经查证属实等情况,我们将予以通报批评并取消值班资格,并根据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或行业处分。”
目前,山西“免费法律咨询便民工程”已实现了县、乡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全覆盖,建成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25962个。该便民工程正式推行一个半月以来,山西全省共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3万人次,开展普法宣传913次,协助人民调解342次,引导群众获取法律援助567次,群众满意度达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