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罪的定义行为构成情节认定犯罪侵权债权行为人民事诉讼

虚假诉讼罪,指的是行为人使用编造、虚假的事实提起诉讼,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严重妨碍司法秩序或的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虚假诉讼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二、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要件

①触犯主体是一般主体,凡是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虚假诉讼罪主体。

②触犯该罪的主观方面的表现是故意行为,行为人明知自己提供的事实不具有真实性,仍然提起诉讼行为的。

③虚假诉讼罪侵害的客体主要是司法部门的正常诉讼活动。

④触犯该罪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使用捏造或编造虚假的事实,作为诉求和证据,提起民事诉讼。

三、主要犯罪实施行为构成

1、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

①与夫妻一方恶意串通,捏造夫妻共同债务的;

②与他人恶意串通,捏造债权债务关系和以物抵债协议的;

③与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经理或者其他管理人员恶意串通,捏造公司、企业债务或者担保义务的;

④捏造知识产权侵权关系或者不正当竞争关系的;

⑤在破产案件审理过程中申报捏造的债权的;

⑥与被执行人恶意串通,捏造债权或者对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优先权、担保物权的;

⑦单方或者与他人恶意串通,捏造身份、合同、侵权、继承等民事法律关系的其他行为。

2、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①致使人民法院基于捏造的事实采取财产保全或者行为保全措施的;

②致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干扰正常司法活动的;

③致使人民法院基于捏造的事实作出裁判文书、制作财产分配方案,或者立案执行基于捏造的事实作出的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的;

④多次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

⑤曾因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被采取民事诉讼强制措施或者受过刑事追究的;

⑥其他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形。

3、其他行为

①如果利用隐瞒债务已经全部清偿的事实,再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他人履行债务的,以“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论定。

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基于捏造的事实作出的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或者在民事执行过程中以捏造的事实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申请参与执行财产分配的,也属于“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

②虚假诉讼罪一般限于在民事诉讼之中,以捏造的事实提起刑事和行政诉讼不构成本罪,另行触犯其他罪名。

③虚假诉讼罪是行为犯,不需要有犯罪结果的发生;情节严重的犯罪结果只是本罪的加重处罚情节;犯本罪同时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本罪的,从重处罚犯。同时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

四、犯罪情节严重行为的认定

①因虚假诉讼行为,造成他人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②因虚假诉讼行为,严重干扰正常司法活动或者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力的;

③因虚假诉讼行为致使义务人自动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财产给付义务或者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财产权益,数额达到一百万元以上的;

④因虚假诉讼行为致使他人债权无法实现,数额达到一百万元以上的;

⑤因虚假诉讼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数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

⑥因虚假诉讼行为,致使他人因为不执行人民法院基于捏造的事实作出的判决、裁定,被采取刑事拘留、逮捕措施或者受到刑事追究的;

可见虚假诉讼其主要犯罪行为表现是使用捏造或编造虚假的事实提起诉讼,侵害的客体主要是司法部门的正常诉讼活动,结果造成他人合法权益受损、司法秩序遭到破坏。

THE END
1.刑事案件要是报假案会有什么处罚的马尚昱律师精选解答报假案一般要看报案者是否存在主观故意。如果是无意的并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报案者一般不承担责任。如果是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构成诬告陷害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https://m.64365.com/tuwen/aaaqj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