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本常识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明确行为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总和。法律具有以下特征:

法律是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的准则,明确了人们在社会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则。

法律是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代表国家的意志,具有强制力。

法律适用于全体公民,具有普遍适用的性质,不分人种、民族、地域等。

法律明确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法律具有强制力,国家通过执法机关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确保法律的实施。

我国刑法的任务是保卫国家政权、保护合法财产、保护公民权利和维护社会秩序。犯罪是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财产和人身权利等行为。根据犯罪的危害程度和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盗窃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等多种类型的犯罪。

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构成犯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犯罪客体是指犯罪行为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如财产权利、人身权利等。

犯罪的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或单位,必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结果持有的心理态度,包括犯罪故意和过失。

犯罪的行为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作为是指积极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故意伤害、盗窃等。不作为是指应当实施某种行为而不实施的消极行为,例如遗弃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不同,可能负刑事责任或从轻处罚。对于未满十六周岁的人,可以责令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犯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犯罪故意和过失。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至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心理态度。

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用于对犯罪行为进行惩罚。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用于对犯罪行为进行补充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THE END
1.法律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法律概念:是对各种法律事实进行概括,如公民、法人、原告、行政机关、所有权、抵押权、交付义务、赔偿责任、动产、主物、支票、失踪、不可抗力、违约,等等;而法律的概念是指“法律”的概念。二者本质是不同的。 1、法律概念:是对各种法律事实进行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法律概念与日常生活用http://www.mfgclaw.com/kuaixun/22811.html
2.普法专栏法律是什么?行业资讯一、法律是什么? 法律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进行社会管理,维持社会秩序,规范人们生活的基本规则,也是一个社会、国家的民众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共同生活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范,具有政治统治、社会管理和文化传播等多重功能。 二、法律的特征 1、由国家制定 2、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http://anlihk.com/detail/id/83/cid/44
3.法律的本质特征及其含义是怎样的?法律的特征:1、正式性.即官方性、国家性;2、阶级性:法律是一国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具备统一性https://law.iask.sina.com.cn/jx/sh/1krhzjVkzz0M.html
4.法律基本概念政策法规弋阳县人民政府1.定义? ?法律指立法机关或国家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2.特征? ?通过认识法律的特征,有助于理解法律的性质、作用,有助于认识法律的自身规律。(1)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2)法律出自于国家,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http://www.jxyy.gov.cn/yyxzsdz/zcfgx/202003/23c8bfcd511c4098983c9685dbe40393.shtml
5.2016司法考试法理学必背考点考点二.法的特征:法律的特征指能够将法律与其他类似的社会现象区别开来的个性化要素。 考点三、法的作用 (一)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 1.规范作用:法律对于个体行为人的影响 2.社会作用:法律对社会整体的影响 (二)法的规范作用:指引,评价,预测,教育与强制 http://mt.sohu.com/20160901/n4671168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