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普通话用字

编者按:为深入推进省级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与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全面落实八五普法工作方案,积极构建“新媒体+法治宣传”的普法新格局,特在官微开设“一月一主题”法治宣传教育专栏。本月推出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宣传。

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简称推普周)。今年是第27届推普周,活动主题为“加大推普力度,筑牢强国语言基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作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健康发展的法律规定,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该法于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三条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第四条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

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第五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六条国家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管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支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

第七条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第八条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

第九条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的汉语文教材,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第十一条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释。

第十二条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批准。

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

第十四条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一)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

(二)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

(四)企业事业组织名称;

(五)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

第十五条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的规范和标准。

第十六条本章有关规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使用方言:

(一)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确需使用的;

(二)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音用语;

(三)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

(四)出版、教学、研究中确需使用的。

第十七条本章有关规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一)文物古迹;

(二)姓氏中的异体字;

(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第十八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第十九条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

第二十条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三章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一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由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负责规划指导、管理监督。

国务院有关部门管理本系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

第二十二条地方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管理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

第二十四条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第二十五条外国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和科学技术术语译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由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组织审定。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法第二章有关规定,不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使用语言文字的,公民可以提出批评和建议。

本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人员用语违反本法第二章有关规定的,有关单位应当对直接责任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拒不改正的,由有关单位作出处理。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干涉他人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

第四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本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科技成果转化,全国前50强!

获准20项!历史性突破!

师者感言录:做学生成才的摆渡人

做一流教师!表彰,开班,慰问!

建大·历史·文化

“西迁”故事I西迁大潮中的建大I校名更迭记I苏南工业专科学校I青岛工学院I西北工学院I东北工学院I梁思成雕像I欲栽大木柱长天I打开《筑梦之门》I我的建大I德业双馨启后学I沧海襟怀报家国I启梦·筑梦I体育运动红旗院

THE END
1.《汉语拼音方案》颁布50年:与中国发展一路同行《新华字典》《现代汉语字典》等用汉语拼音注音、排序的规范性工具书和大量的拼音读物,制定发布了人名、地名拼写规则和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等规范标准,2001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拼写和注音工具”的法律https://www.gov.cn/jrzg/2008-02/10/content_886875.htm
2.「讲普通话用规范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围绕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进一步扩大《汉语拼音方案应用范围,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应用力,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以学校为基党政机关为龙头,以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注重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城市语言文http://www.wlcbjsxy.cn/information/jgxx11726/msg2016858632962.html
3.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教育部/国家语法律法规陈至立国务委员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45年来汉语拼音推广、应用所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绩,对进一步做好汉语拼音推行工作,特别是重视并加强汉语拼音教学和科学研究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做好新世纪的汉语拼音推行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要认真贯彻讲话精神,重视并切实做好汉语https://code.fabao365.com/law_162865.html
4.汉语拼音是拼写中文人名地名唯一且排他的标准相关资源在去年9月9日,国家体育总局专门发了一个通知《关于规范体育团体人名艺名的通知》,这个通知特别强调了根据《中国人民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和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年颁布实施的《汉语拼音政司法基本规则》,中国人名、地名一律使用汉语拼音,姓在前、名在后,姓和名分开写,姓和名的开头字母均大写。其实,如果把姓放在后面,http://www.flrchina.com/news/yuyan/001/yuyan027.htm
5.语言文字规范化六、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的原则是什么? 答:①国际化原则:字母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②音素化原则:用音素来描写音节。③标准音原则:以北京音为标准音。 七、推广普通话有何重要意义?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http://www.slzxxhsycz.com/news/detail?news_id=192
6.街巷名称汉语拼音拼写的思考1.街巷名称汉语拼音拼写的法律依据和标准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http://pth.gzhu.edu.cn/info/1033/1559.htm
7.语言文字工作政策法规(3)《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4)《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5)《标点符号用法》。标点符号种类有点号、标号组成。 https://www.hzvtc.cn/info/1162/11318.htm
8.汉语拼音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兼论《汉语拼音方案》相关法规在<正>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1958年2月11日做出了《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指出“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应该首先在师范、中小学校进行教学,积累教学经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 引用:1次下载:273次 https://read.cnki.net/web/Conference/Article/MZYY200206001012.html
9.共和国往事(1):从“注音符号”到“拼音字母”的大变革《汉语拼音方案》汲取了以往各种拉丁字母式拼音方案,比任何历史上一个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方案都更加完善和成熟。 这对于打破中国语言的“十里不同音”现象,促进中华民族“语同音”(普通话)的千年梦想,是具有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大事件。 当时各行各业都动员起来学习拼音字母,我母亲一个字不识,但也和左邻右舍的几位大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109/18/33579976_1012552705.shtml
10.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围绕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进一步扩大《汉语拼音方案》的应用范围,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注重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http://shzzsxx.cn/articles/show/347
11.法律效力的意思拼音: fǎ lǜ xiào lì 注音:ㄈㄚˇㄌㄩˋㄒㄧㄠˋㄌㄧˋ 词语解释: ①法律生效的范围。包括:(1)时间效力,指法律开始生效的时间和终止生效的时间;(2)空间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领海、领空),通常全国性法律适用于全国,地方性法规仅在本地区有效;(3)对人的效力,指法律对什么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适用https://cidian.d777.com/falvxiaoli.html
12.普法学习一起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语言文字法》第五条中规定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总原则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提到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以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意义十分https://www.meipian.cn/52l06e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