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大学外语教学的成绩是主要的。多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外语水平是不断提高的,也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外语人才。在肯定我们多年来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外语教学上和培养外语人才上的不足。特别是在目前的国际大环境下,对外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的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估体系等已远远满足不了培养高水平的外语人才。
1.2以前的教学大纲规定,我国大学生的公共外语培养目标是以阅读理解为主的。1986年的文理科大纲的表述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理工科大纲为:一定的听和译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外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1999年修订后的大纲改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外语交流信息。而实际情况是学生在二年大学外语学习中,由于大纲的要求及四、六级考试的指挥棒,使得很多学生只掌握了部分单词,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掌握了一些语法知识,而口头交流就非常困难。虽然我们的教学大纲这些年有变化,但变化不大。与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外语人才的要求相差甚远。
2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2.1师资的数量与质量
在新一轮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中,保障外语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是首要的,因为无论多么好的教学计划都必须由教师去完成。应加强高校外语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国家应有计划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师来满足目前高校外语教师奇缺的局面,另一方面应对现有的外语教师队伍加强建设,让他们去高水平的学校或国外短期进修学习。因为外语人才的培养主要靠外语教师,只有外语教师的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外语水平才会高。
2.2教学大纲
本次《课程要求》确定我国当前大学外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外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我国大学外语的教学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而不断调整,不断的完善。根据不同时期的要求,由80年代的较强阅读能力和听说能力,到90年代的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到本次的提出的发展外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
2.3教学模式
2.4教学评估体系
3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高等教育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中,如何通过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来直接或间接地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外语实际水平,所以提高大学外语教学质量,增强人才国际竞争力,不仅是新世纪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国际化的挑战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法律英语教学目标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一、法律英语教学效果情况调查及几点初步结论
被调查者中通过学校测试的占到94%,在被问及所使用的教材这一问题时,只有10名即不足5%的学生能够提供所使用教材名称。在对授课模式这一问题的回答中,97%的被调查者反映授课模式是精读教材,逐句翻译解释。
在问及是否参加过审查涉外合同、提供各类专业翻译、与客户交谈提供法律意见、撰写律师函等涉外法律活动,回答了此问题的学生中67%的表示从未参与过任何实践,21%的学生表示曾阅读过英文合同,见表2(本题为多选题,各项之和大于100%)。
在问及学过法律英语有何种收获,58%的学生认为自己能看懂法律文件,但是选择能听懂外语讲座仅占1%,自认为能就专业问题用英语与外方沟通的居然为零。同样,选择“我不清楚”或根本没有回答此问题的人分别占17%和16%,即33%的学生不清楚自己有何种收获。
笔者在对问卷中征求建议部分及与学生的座谈中进一步了解到,学生们认为教材中存在的共同性问题主要有内容空泛、理论性太强、缺乏实用性。对于授课情况的不满包括上课形式单调、内容枯燥、教师缺乏激情、课堂气氛沉闷、大班授课课堂组织混乱。对于参与实践活动,许多同学都表示很想参加,但对自己没有信心,认为自己学的太少,不知自己能干什么。在问及为什么不努力,学生的理由包括课程本身没有意思,学的东西没有用、课程太难、忙于其他的事。
二、调查结论――对传统法律英语教学目标的质疑
法律英语教学目标在法律英语教学诸环节中居于核心位置,教学目标决定了法律英语课程如何设置,怎么教,如何学以及要达到什么目的。而最能反映教学目标的莫过于教学大纲和教材。
就教学大纲而言,虽然司法部早在1999年就提出了“重点培养高层次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办学理念,但至今为止,官方单独针对法律英语教学并没有设置统一的教学大纲。法律英语教学主要是依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展开的。2001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专业英语为必修课,教学时数不少于100学时”。2004年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则要求“能基本听懂外国专家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能阅读所学专业的综述性文件”,“能撰写所学专业的英语小论文”。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专业阅读阶段实施方案规定》,专业英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有关专业英语书刊和文献,使他们进一步提高阅读和翻译英语科技资料的能力,并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的信息”。
就教材而言,由于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指导,法律英语教材是由各高校自行组织编写或选用的。自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不同版本的法律英语教材有20部左右。为更好地说明问题,笔者选择了2005年之后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5本教材为比较分析对象。这5部教材分别是200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法律英语教程》(教育部21世纪教材)、2007年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律英语教程》(高等院校法学专业规划教材)、2008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法律英语》(第二版)、200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律英语教程》(高等学校法学系列教材)和2009年6月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律英语教程》(该教材是由7省市15所大学规划编写)。
三、法律英语教学的特性及教学目标的重新审视
从理论上说,法律英语主要指普通法国家的律师、法官、法学工作者所用的习惯语言(CustomaryLanguage)③。法律英语在英美法系国家中被称为Legallanguage,是律师法官等处于法律共同体的专业人士进行工作的工具语言。法律英语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语言,既有英语的共性又有法律的个性。
法律英语不同于普通英语的特点主要体现于词汇、句法结构及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就词汇而言,法律英语中有相当一部分词汇来自古英语和中古英语、拉丁语、法语。法律英语正式而庄重,准确而严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用口语、俚语和方言。而且法律英语有一套相对完整、充分体现法律专业的专业词汇。这些词汇有两类:一类是只能在法律语言中使用的专门法律术语,在其它场合是不使用的。另一类是含有法律意义的普通词汇,但这些普通词汇被用于法律文件里,已不再是普通人理解的通常意义,而是属于法律范畴的,意思和其原义大相径庭。为了使法律语言更具权威性,排斥多义与歧义,这些普通词汇在这里有了更为明确的概念意义。
就句法结构而言,与日常英语相比,法律英语的句式结构复杂,句子冗长。这与法律规定和合同条款的表述追求精确和严密不无关系。法律英语最突出的特点是客观公正,不带主观色彩,因此句子中较少出现人称主语,更多使用被动语态和名词化结构。此外,为了使要表达的意思更准确,或界定适用的范围,律师在起草合同的时候,经常使用现成的套话,这种法律文件特有的套话在普通英语里是找不到的,因此也更能反映法律英语的特点。
此外,法律英语还有着更为浓厚的文化内涵。各国法律传统、历史文化、意识形态、经济制度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法律制度,这些制度依其渊源又可划分为不同的法系。法律英语所承载的是具有英美法系传统的国家的法律制度。这种法律制度与我国的法律制度有着诸多差异,并且很多差异是体现在法律观念和制度层面上的。很多情况下我国制度中不存在对等的制度,因此,对某一特定制度的理解须建立在对法律体系的整体把握的基础上。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法律英语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笔者认为,法律英语的教学必须突出能力培养,不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很快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形势,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法律英语教学目标应分为终级目标和初级目标。如果说法律英语教学的终级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跨文化交流、独立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国际法律人才,那么,针对实际情况,法律英语教学的初级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至少具备提供基本法律服务的能力,从而使其在走出校门后,能以一己之长继续学习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就是培养学生“译”的能力。
此外,以译为中心也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译包括口译和笔译,口译过程中要求听得懂,说得出,由此,可促进听力和口语能力的提升,笔译的过程中又提升了阅读及写作能力。如学生的口笔译能力在学校得到很好训练,学生在工作中就会应付自如,同时也有利于自信气质的培养。
四、进一步提高法律英语教学效果的几点设想
为保障以“译”为中心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需对法律英语教学的诸环节予以统筹考虑:
关于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实现法律英语教学目标的一大支柱,是进行法律英语教学的关键。为更好实现法律英语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中应秉承“大法律英语课程体系”的设计理念⑤,科学而完整地设计法律英语课程体系。学习者应以较为系统的法律知识为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英语在法律中的应用。为此,需要对现有法律专业课程进行充实和完善。在法律专业课方面加入比较法的课程或内容以充实学生知识结构。在法律英语课程建立法律英语“课程群”,增加专业英语听力、口语及翻译课程或在现有英语课程中增加专业内容。同时,为保证教学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尊重语言教学规律,实现小班授课,人数可参照语言类现行教学标准以15~20人为宜。
关于教学模式。改变原有模式,将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由被动接受转移到主动参与上来。因此应引入情景教学法,在课堂上尽可能的创设情景、营造环境,使学生如同处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在实践中学会语言,达到提高交际能力的目的。考虑到学生,提倡情景教学法可解决学生接触实践机会和能力有限的问题,为学生创造实战机会,使学生所学得以运用,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对法律英语教学目标的界定应建立在对法律英语特性全面认识的基础上。现有条件下,应确定更具操作性的教学目标,笔者建议应以培养学生译的能力为目标。为保障其得以实施,教材编写应突出体系性及实用性;课程设置应以“大法律英语课程体系”为指导;教学模式应以情景教学为主,体现多样化。
注释:
①余翔.只有实战才能培养WTO人才.环球时报,2009.10.19
②张乃根.WTO争端解决机制论-以TRIPS协定为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57页。
③陈庆柏.涉外经济法律英语.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785页。
④董桂君.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学知识导入.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⑤韩永红.试论法律英语教学的定位.南方论刊,2009(3)
介绍首都北京
请你阅读你的加拿大网友Tommy的e-mail,根据e-mail的内容,给他写一封回信。
DearLiLei,
Ihaven‘theardfromyouforalongtime。I’mgladtotellyouthatI‘llvisitBeijingthissummervacation。ItissaidthatBeijingisagreatcitywithalonghistoryandmorechangeshavetakenplacesincethe2008OlympicGames。IwouldliketoknowsomethingaboutBeijing,suchasplacesofinterest,theenvironment,trafficandpeoplethere。
I‘mlookingforwardtohearingfromyousoon。
Yours,
Tommy
范文
DearTommy,
I‘mgladtoknowyouwillcometoBeijing。
Beijing,thecapitalofChina,isoneofthelargestcitiesintheworld。Therearemanyplacesofinterest,suchastheSummerPalace,theForbiddenCityandtheGreatWall。Allofthemarebeautifulandwell-knowntotheworld。GreatchangeshavetakenplaceinBeijingsincewesuccessfullyheldthe20080lympicGames。
Now,peoplepaymoreattentiontotheenvironment。Moretreesandflowershavebeenplanted。Forthetraffic,itisveryconvenientforpeopletotravelaroundBeijing,becauseseveralnewsubwaylineshavebeenbuilt。IfyoucometoBeijing,youwillfindpeoplehereareveryfriendlyandhelpful。What‘smore,alotofpeoplecanspeakEnglish。Beijingisreallyanattractivecitywithalonghistory。
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考核方向。目前的法学专业法律英语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的内容是翻译指定的法律英语教科书。而且,法律英语教学并没有服务于法律实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法律英语教学目标并没有将法律英语学习真正定位在法律英语的应用上。目标的不明确使得法律英语教学仅停留于照本宣科的状态,没有形成一个系统,也无法树立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使得法律英语教学缺乏方向性,教学效果无法保障。
2.教材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3.教学方法和内容有待改进
一是目前的教学方法缺乏系统性,以教师讲授课文为主,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二是教学内容没有直接指向法律实践,法律英语教学在法律实践中的作用收效甚微。由于法律英语教学系统性不足,学生对于法律英语知识的学习也只是停留于单词这个层面,对法律英语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严重缺乏。由此,学生不能通过法律英语学习提高自己的法律知识应用能力,对法律英语缺乏学习的动力。
4.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欠缺
二、改进法学专业法律英语教学的思考
1.明确教学目标,量化考核标准
当前,应树立法律英语学习服务于司法实践的目标。学生通过法律英语学习,应具备读懂英语语境下的法律问题以及用英语表达法律意见的基本能力。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一是法律英语教学要以学生日常的专业课程学习内容为依托,让法律英语教学与法律专业知识学习实现相长的效果;二是教学内容可以按照课程分门别类地安排,让学生了解每门课程的法律英语应用;三是可以通过英语案例教学、法律英语公文写作、法律英语辩论式教学等,使法律英语教学内容贴切实践运用。
随着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的考核标准设定也就有了方向性。考核的标准设定应当以法律英语的应用能力为中心。考核标准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要引导教学目标的实现。具体的考核标准包括:法律文书的英文写作水平、英文案例的中文翻译水平、对英文表述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部门法中专业术语的应用能力等。这些考核标准的设立与学生法律专业知识密切联系,能够激发法律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能体现法律英语的利用价值。
2.改进教学内容,推动教材改革
二是法律英语教学的开展应当尊重从已知到未知的认识规律,应当依托于法学专业知识。法学专业学生经过长期的专业学习,掌握了专业术语,并形成了一套法学思维。而法律英语学习正是这些法学术语与法学思维的英语再现,由中文的法律知识学习引导法律英语知识学习是可行的办法。对于法律英语课文的学习,学生要凭借自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体会法律英语知识的含义。
3.变革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思路
教学方法方面应当改变现有的灌输式教育,采取教师为引导、学生主动学的教学方式。
一是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增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可以案例式教学、辩论式问答、法律文书撰写等方式开展。在教学初期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读懂法律英语中常用的专业句式,讲解法律英语的背景知识。
二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充分依据学生已有的英语基础,带动法律英语的学习;增强法学专业课程学习与法律英语学习的关联性,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同时,引导学生成为法律英语学习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是采取案例式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积极参与者。案例式教学将学习内容以案例的形式体现出来,让学生在读懂案例的同时,体会法律英语在实务中的真实运用过程。读懂案例之后,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案例分析。法律实务中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法律文书,法律文书是法律意见的一种文本表达方式,而读懂法律文书也是培养学生涉外法律运用能力的基本功。在法律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不同形式的英语文书作为法律英语的学习资料,在引导学生读懂英语法律文书之后,可以尝试让学生撰写简单的英语文书,如英语法律合同等。增强法律英语的应用性学习,无疑是赋予法律英语课程价值的最好方式。
4.组建专业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
关键词:复现率高三英语一轮复习效率
进入高三复习,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老师们组织学生备考并习惯性地把英语复习分为三轮复习,即一轮复习侧重基础知识的识记、应用以及课本知识的回归;二轮复习侧重语法专块;三轮复习侧重综合训练,提高学生应试能力。但一轮复习常会出现很多问题,最主要的是学生不是抱怨内容太多无法记住,就是学内容记得快忘得也快。这是老师和学生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就此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希望能够提高一轮复习的效率。
1理论及复习思路
新人教版英语教科书的编写给笔者一些启示,编者编写每个单元都颇具匠心,整体围绕主题有目的、有覆盖的进行,单元的词汇在课文及课后练习中反复出现,这就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识记应用所学的词汇。在高三复习中如何提高知识要点的“复习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以下三点。
1.3利用学案导学促学和考案练习提高
美国心理学家维特洛克(1986)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积极参与其中,主动地构建自己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作出推论。学习的生成过程解释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事件,在大脑信息加工策略的指导下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及新的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大脑主动地选择和构建信息。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另一个体现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多少新知识点的生成或认知中有多少信息重新构建。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复习内容编写学案和考卷。
“复现率”不是简单地对已学知识的单一重复,它不仅包括了对已学知识的复习,也包括在了解已有知识基础上的拓展,通过活动和任务达到掌握运用知识的目的。因此学案和考卷在复习中就很重要。
学案在学生复习中非常重要。老师除了要安排好每一节课的“复现”的内容和新学内容外,还要根据进度和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设计一些适当的同步练习,如单词填空、单项选择、单句翻译、课文缩写等。把“机械操练”(mechanicalpractice)和“有意义操练”(meaningfulpractice)结合起来,让学生学有所练,学练结合,让学生将已有知识与新的语言知识在练习的过程中进行整合加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构建新的信息,这样学生才能有效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考卷是检测学生复习效果及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针对近期复习的具体内容命制考卷,可以明显地检测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对没掌握的知识要点学生再进行复习,这样可以弥补学习上的漏洞。
语言学研究表明,一个词只有在不同的语境中反复出现七次,学生才能彻底记牢这个词。因此,笔者尝试了一个提高“复现率”的复习模式,即第一次学习――当堂课后五分钟复习――课后自主复习(配学案)――次堂课前五分钟复习(以学案问题解决为主)――每周一堂课总结复习――考卷检测查缺补漏。这一复习模式不能说是最好,但笔者认为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记住所学知识并且能熟练应用,为进一步提高综合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结语
总之,在高三英语复习中,通过复习引导学生完成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提高知识“复现率”,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牢固的知识点网络。复现就是知识学习的不断巩固,要在复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运用原有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技巧,真正把知识内化成能力,以达到学习的理想效果。学生才能充分掌握所复习的知识要点,真正达到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实现有效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