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1月2日举行“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司法部发布了2019年度法律援助维护农民工权益十大典型案例。
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胡占山在回答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提问时介绍,十大典型案例是从全国各级法律援助机构2019年办结的众多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中,经过层层推荐、初审和专家评审等程序产生的。十大案例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讨薪案件多;二是群体性案件多,前两类案件均为8件;三是涉案金额大,其中有的案例,通过法律援助律师的努力争取,为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近千万元。
一、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法律援助中心为777名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提供法律援助案
【基本案情】2018年10月,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某陶瓷有限公司停产,拖欠农民工工资高达数百万元,经区政府协调,农民工同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并推选代表向萍乡市湘东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湘东区法律援助中心受理农民工代表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后,经审查指派法律援助中心律师钟武承办本案。律师接受指派后,立即开展工作,经了解:2017年3月,某某瓷业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停产,拖欠数百名农民工工资和供应商货款无法支付,后某陶瓷有限公司表示愿意接手经营。2017年3月31日,两公司协商一致,约定由某陶瓷有限公司接收某某瓷业有限公司的全部农民工,所有农民工的工资由某陶瓷有限公司承担。但自2017年9月起,某陶瓷有限公司开始拖欠农民工工资。2018年9月3日,因经营不善,某陶瓷有限公司全面停产,拖欠700余名农民工工资高达数百万元,公司负责人失联。
了解基本案情后,律师对农民工人数、拖欠工资金额进行核实登记。经核实,被欠薪农民工777人,欠薪总金额达到7894962元。与某陶瓷有限公司协商无果后,律师经农民工代表同意,决定提起劳动争议仲裁。律师对777名农民工按欠薪金额进行分类,其中710名农民工适用终局裁决,可以共同申请仲裁,另外67名农民工分别申请仲裁。2019年1月23日,律师代农民工向湘东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某陶瓷有限公司、某某瓷业有限公司共同向777名农民工支付劳动报酬共计7894962元。2019年2月14日,湘东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支持了律师提出的全部仲裁请求。后两家公司通过资产处置,已向777名农民工如数支付了被拖欠的工资550余万元,230万元待破产清算后支付。
【专家点评】本案是一起典型的群体性农民工讨薪案,法律援助律师介入后,发现该公司因经营不善进入破产程序,但是仍有财产可以变现,农民工工资款可依法在破产程序中获得优先偿付,使一起大型农民工群体性讨薪案件最终得以圆满解决,有效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体现了司法公平正义,保障了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广东省暖心公益法律服务中心为562名农民工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纠纷提供法律援助案
受理案件后,暖心公益法律服务中心立即指派多名律师进驻现场,向农民工释法明理,说服大家避免采取过激手段,引导他们依法理性维权,同时汇集农民工的诉求,收集证据材料,进行劳动仲裁立案准备。承办律师积极联系公司进行磋商。公司认为由于经营困难而拖欠工资不存在恶意,不同意支付经济补偿金。考虑到公司负债累累、即将破产的局面,承办律师认为尽快拿回工资、争取适当经济补偿是当前的最好方案。经过反复磋商,公司终于同意支付拖欠的农民工工资,按标准的0.5倍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过半个月的积极引导,超过95%的农民工接受了调解。达成调解后,承办律师监督公司按时发放了拖欠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约480万元。至此,一个562人的重大群体案件,在2个月内高效调解结案。
【专家点评】群体性劳动争议纠纷事关社会稳定大局,一旦处理不当就会演变为重大事件。承办律师从实际情况出发,耐心地开展了释法明理、沟通说服等一系列工作,成功地引导到依法维权的轨道,并通过调解解决了纠纷。该案也充分展现了中彩金法律援助项目及志愿者在维护“夹心层”困难群体合法权益,促进法律援助工作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三、上海市四家法律援助中心联合为300余名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提供法律援助案
上海市法律援助中心了解情况后,考虑到被欠薪人员多为农民工,遂主动发挥服务职能,迅速召集闵行、徐汇、浦东三个区法律援助中心研究工作方案,组成维权小组为300多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并尽力降低风险隐患。提供法律援助过程中,法律援助中心与人社局、法院先后多次组织案情通报会和协调推进会,研究本案争议焦点问题、协调各方相互支持,努力化解本案群体性纠纷。最终,在法院主持下,某家政公司与300余名农民工签署了调解协议。2019年春节前,大部分农民工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踏上了返乡之路。
四、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法律援助中心为205名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提供法律援助案
【基本案情】2018年9月,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政府决议关停某煤矿,某镇政府承担某煤矿关闭后的农民工安置工作,补偿费由镇政府专户监管。镇政府成立农民工安置组,着手清欠农民工工资。因某煤矿账薄混乱,205名农民工均没有欠薪条,无法确认具体欠薪额,工资清欠陷入僵局,导致欠薪农民工群体上访。
2018年12月,石门县法律援助中心介入本案,设立农民工法律援助维权接待室,安排专人与镇政府工作人员共同接待来访农民工,避免事态恶化。分三次举办讨薪农民工法律宣传释疑解惑会,向来访农民工建议在欠缺工资条的情况下,通过与煤矿协商或依照法律程序裁决,确定具体数额后,再请求镇政府监督支付。来访农民工采纳了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建议。随后,石门县法律援助中心受理批准本案并指派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向多生具体承办。
五、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南区法律援助中心为184名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提供法律援助案
【基本案情】2018年8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南区法律援助中心涌入139名农民工咨询通过法律援助讨薪事宜。他们是乌海市某化工有限公司的员工,因公司停产,他们被拖欠工资且讨要无果。
经审查案情,海南区法律援助中心决定给予法律援助,并指派海南区法律援助中心邢娜律师和工作人员陈月秋办理本案。后来,某化工有限公司又有45名农民工以同样案由,到海南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并获批准。受援助人数达184人。
接受案件后,承办律师立即指导受援人从工资卡所在银行,将工资流水单打印后加盖公章,作为开庭证据和计算补偿金额的依据,并向受援人解释了经济补偿金的补偿标准。承办律师还到海南区公共业务管理服务中心调取了某化工有限公司社保缴纳情况的说明。
承办律师在证据收集完毕后即向乌海市海南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申请仲裁。2019年4月,仲裁院先后经六次开庭,最终作出裁决。2019年6月12日,乌海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某化工有限公司重整一案,2019年10月,受援人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已经全部发放到位,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总额达到400余万元。
【专家点评】乌海市海南区是一个工厂聚集的地区。本案中,184名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生活陷入困境,如果处理不好,极易对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办案律师接受案件后,认真全面了解案情,明确办案要点,认为按照劳动法规定,农民工不仅可以申请支付被拖欠的工资,而且可以请求经济补偿金,并多方积极沟通,充分保障了农民工群体的合法利益,有效发挥了法律援助对地方社会稳定和经济良性发展的保驾护航作用。
六、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萨嘎县法律援助中心为81名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提供法律援助案
2019年11月18日,由办案人员主持协调会,对某某有限公司负责人和农民工代表进行调解。后经多次协商沟通,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12月6日至7日,在办案人员的监督和协助下,某某公司向彭某等81名农民工当面兑付所欠劳动报酬500万余元。
【专家点评】本案件涉及受援人数较多、涉案金额较高、难度较大,尤其是到了岁末年终,农民工急于回家过年,一旦处理不当容易酿成群体性事件。萨嘎县法律援助中心办案人员通过先稳定情绪,后耐心疏导,促成双方和解的方式,及时维护了彭某等81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
七、江苏省如东县法律援助中心为24名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提供法律援助案
陈爱红律师帮助讨薪农民工草拟了要求某某公司支付拖欠工资的告知函。告知函到期后,某某公司未予答复。赵某某等农民工决定正式向如东县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并获批准。如东县法律援助中心指派陈爱红律师继续承办本案。
接受指派后,陈爱红律师经努力协调,促成部分农民工与某某公司达成调解协议。其余未达成协议的农民工,经2019年1月23日仲裁庭开庭审理后,考虑到某某公司经营困难,同时某某公司也在法律援助律师劝说下同意做出让步,最终于仲裁庭开庭当晚全部签署调解协议。2019年7月1日,陈爱红律师又联系农民工代表,获知调解协议已全部履行到位。
八、福建省厦门市法律援助中心为16名船员追索劳动报酬提供法律援助案
【基本案情】从2014年起,纪某等16名船员陆续为福建某船务公司所属某轮工作。2019年初,某轮被债权人申请扣押拍卖,纪某等人要求船务公司支付被拖欠的70多万元工资未果。
2019年3月18日,纪某等人向厦门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中心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启动群体性讨薪案件工作预案,受理此案,并安排市法律援助中心陈少章、邱毅荣律师承办本案。
【专家点评】本案承办律师以高度责任感和精湛专业技能,成功地将债权人追加为本案第三人参与诉讼、调解,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受援人的合法利益。本案的成功办理,切实增强了农民工朋友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了社会和谐。
九、山西省晋城市法律援助中心为吕某工伤赔偿提供法律援助案
【基本案情】2017年1月9日,吕某经同村村民崔某介绍,到某公司装修工程项目从事墙体抹灰工作,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1月14日,吕某干活时从二楼楼梯口摔下受伤。吕某受伤后,某公司告诉吕某及其家属,该墙体抹灰工作某公司已承包给了袁某,吕某是给袁某打工。1月18日,袁某和崔某、吕某、某公司三方签订《协议书》,某公司向吕某支付2.5万元。之后,某公司拒绝向吕某支付任何费用。
2017年2月21日,吕某申请工伤认定被告知需先确认劳动关系。3月10日,吕某向山西省晋城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晋城市法律援助中心审查后指派山西高斯通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学理为吕某提供法律援助。2017年3月23日,承办律师帮助吕某向晋城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劳动关系。2017年5月9日,仲裁委员会驳回吕某的仲裁请求。吕某不服仲裁裁决,又向晋城市城区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和某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一审法院判决确认吕某和某公司存在劳动关系。某公司提起上诉,晋城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撤销了一审判决。
在本案仲裁和诉讼过程中,2017年4月26日,山西省人民政府颁布了《山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该《办法》第28条规定:“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该组织或者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由该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承担用人单位依法应承担的工伤保险责任。”该办法的出台,为吕某认定工伤提供了新的依据。在承办律师的指导下,吕某再次提出工伤认定申请。2017年12月29日,晋城市人力和社会保障局认定吕某为工伤;2018年1月22日,晋城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吕某停工留薪期为11个月;2018年8月27日,晋城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申请人为八级伤残,一般医疗依赖。
拿到《认定工伤决定书》之后,承办律师又帮助吕某向晋城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2018年11月23日,晋城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由某公司支付吕某各项工伤待遇共计221922.83元。裁决下达后,某公司又起诉至城区人民法院。2019年4月4日,在法官主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终止某公司与吕某的工伤保险关系;某公司支付吕某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共计155000元。不久,吕某拿到全部款项。
【专家点评】本案历时两年,过程曲折,承办律师不弃不舍,依据新颁布的地方规章,最终帮助受援人获得工伤赔偿,充分展现了承办律师高度负责的态度、娴熟的法律知识和技巧,也充分说明了法律援助在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
十、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法律援助处为王某某职业病工伤赔偿提供法律援助案
【基本案情】农民工王某某于2013年入职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某家具公司,从事喷油漆工作。2015,王某某被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轻度苯中毒并被认定为工伤,在与家具公司无法就工伤保险待遇达成协议的情况下,王某某来到佛山市高明区法律援助处申请法律援助。
高明区法律援助处受理了王某某的法律援助申请,审查后决定给予法律援助,并指派广东利衡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国红办理本案。
为此,周国红律师再次对本案进行梳理,发现家具公司于2016年11月办理工商登记变更手续,公司企业类型由自然人投资的有限公司变更为自然人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周国红律师以公司法“一人有限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为突破口,于2019年9月成功促使家具公司与王某某达成执行和解,家具公司向王某某支付赔偿金52万元。
【专家点评】职业病是常见工伤类型,对高危行业劳动者影响尤其严重。同时本案也是典型的“执行难”案件,当执行陷入“死胡同”时,承办律师周国红打破常规,从家具公司股东的身份入手,将股东个人财产纳入本案执行范围,切实保障了农民工受援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