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禁大数据杀熟!四部门发文整治网络平台算法问题用户信息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算法已经深刻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无论是购物、新闻推荐,还是社交媒体,算法的应用无处不在。然而,算法的滥用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尤其是在大数据杀熟和信息茧房等方面,给用户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侵害。2024年11月24日,四个部门联合发文,宣布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旨在彻底整治这些突出问题,并保护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

一、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算法在互联网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诸如淘宝、京东、抖音以及各大社交平台,算法推荐系统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推动了商业利益的增长。然而,一些平台在应用算法时,出现了用户隐私泄露、价格歧视和信息孤岛等负面现象,用户在未被告知的情况下被精准推送,轻则信息冗杂,重则导致个人隐私被利用,权益被侵害。

1.信息茧房的形成

信息茧房,又称“回声室效应”,是指用户看到的内容在算法的引导下变得越来越单一,限制了用户接触多元化信息的可能性。这种现象不仅影响用户的认知,也助长了社会的极化。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社交媒体的使用,算法往往只推荐与用户已有观点相似的信息,从而增加了信息偏见的风险。

2.大数据杀熟的现象

大数据杀熟则是当前网络购物中频发的现象,商家利用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对不同用户施以不同的定价策略,这种行为在特定情况下甚至可以被视为法律上的不当得利。比如,同一款商品,老用户可能要支付高于新用户的价格,导致消费者对平台的不信任。

二、专项行动的主要内容

针对这些问题,四部门的专项行动明确了多项治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深入整治信息茧房

行动计划要求建立“信息茧房”防范机制,提升推送内容的多样性,避免高度同质化的内容影响用户的选择。同时,严禁平台强制要求用户选择兴趣标签,限制用户信息的自由度。此外,还要规范“不感兴趣”等负反馈功能,确保用户在信息推荐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

2.提升榜单透明度

榜单操控问题日益严重,许多平台的热搜榜单常常受到水军和刷榜行为的影响,因此要求全面公示热搜榜单的算法原理,提升其透明度和可解释性。通过完善监测和识别技术手段,确保榜单不被不法分子操控。

3.保护劳动者权益

4.制止大数据“杀熟”

专项行动明确严禁利用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差异化定价。在制定优惠政策时,平台需要增加透明度,确保消费者能够清晰了解其优惠资格,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不公平待遇。

THE END
1.“大数据杀熟”的规制路径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交易平台在为消费者提供便捷、高效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大数据杀熟”的问题。“大数据杀熟”一般是指商家收集、分析消费者个人信息与行为数据,包括消费经历、支付能力、价格耐受力等,对不同消费者收取不同价格的行为和现象。近年来,外卖订餐、交通出行和网络购物等消费领域频频爆出“大数据杀熟”的问题http://www.sdcourt.gov.cn/dyzy/372897/372830/15101697/index.html
2.禁止“利用算法杀熟”,监管如何破局近日,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严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仍赫然在列。“大数据杀熟”是我国法律明确禁止的价格歧视行为,却屡禁不止难以根绝,究其原因,根本还在于不断更新迭代的算法歧视。 “大数据杀熟”一词最早源于亚马逊公司于2000年9月进行的一次“差别价格实验”,http://www.shfzb.com.cn/shfzb/h5/html5/2024-12/18/content_150505_1652847.htm
3.规范直播带货治理“大数据杀熟”“《条例》的最大亮点是对部分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明确细化规定。”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条例》对一些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问题,如完善直播带货等新业态监管、治理“大数据杀熟”、加强预付式消费保障等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规范。 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40401/d7e02b39009540f6a9c6a7cf47fd061c/c.html
4.平台经济领域“大数据杀熟”行为的法律规制.pdf平台经济领域“大数据杀熟”行为的法律规制 绪论 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平台经济的崛起成为全球经济发 展的重要态势。平台经济与算法、大数据等智能技术的不断融合重塑了商业形态, 在推动平台企业飞速成长的同时也衍生出了许多法律问题。平台经济与传统经济 存在的差异催生出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208/6130034034010020.shtm
5.鲍翔文学国大数据杀熟的法律性质与责任分析要规制的对象是平台经营者对“付费边”商户的算法歧视,同时结合《个人信息保护法》分析在大数据杀熟中对个人信息权益的侵犯以及数据主体所享有的救济权利,澄清大数据杀熟所侵犯的消费者权益并且肯定对实行大数据杀熟的经营者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第1款的惩罚性赔偿规定,最后结合上述的法律定性分析大数据杀熟涉及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485365
6.加强自律是关键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电商门户互联网+智库3、 大数据“杀熟”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需要政府、平台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来解决。监管平台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大数据使用的边界和规则,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其次,平台自身也应加强自律,建立完善的算法透明机制和内部管控体系。平台应主动公开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决策过程,接受社会监督http://ec100.cn/detail--6645442.html
7.剑指“大数据杀熟”!《规定》有这些创新为将上述立法中的规定落到实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出台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于其第十七条、第二十一条再度将规制对象直指算法个性化定制行为。 《规定》遵循并细化了电商法、个保法 《规定》第十七条第一款首先重申了经营者的“自然结果提供义务”。根据该条款,“http://www.legalweekly.cn/fzzg/2022-01/06/content_8653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