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培育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主题研讨会在广州举办。丝路智谷研究院首席法律顾问肖胜方在会上强调,律师行业应推动理论与实践协同发展。律师学研究会要聚焦关键课题深入调研,为行业提供智慧支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积极应对时代挑战,推动律师行业迈向新高度。
近日,“培育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主题研讨会暨广东省法学会律师学研究会2024年年会在广州举办。来自全国各省市、港澳地区与国外等地近200名律师学专家学者、律师协会管理者、公检法与会代表、企业高管等齐聚一堂,共话一流律所培育与涉外法律服务。
加强法律学界和实务界交流合作
“培育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是党和国家赋予律师行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历史责任。”广州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何友汉在研讨会上指出,要积极开展法学研究,举办交流研讨会,加强法律学界和实务界的交流合作,明确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的标准;要打造理论和实务相结合的涉外律师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国际接轨,聚焦企业需求,更好维护中国企业和公民“走出去”的合法权益。
广东省法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律师协会会长肖胜方在致辞中指出,要始终坚持律师学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共同发力。接下来,律师学研究会要围绕中心大局工作,选准律师学研究和律师实践中带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充分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法学会律师学研究会会长毕亚林作在会上强调,要进一步促进律师学理论与实务研究的成果转化,助力广东省乃至全国律师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广州正朝着中心型世界城市大步迈进,法律服务需求逐步攀升。”广州市律师协会会长邓传远表示,应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深入交流、集思广益、献计献策,为探明培育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的努力方向、前进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培育一批能“走出去”的一流律师事务所
此次研讨会中,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王进喜及来自广州、澳门等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律师就“培育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这一主题,发表了深刻洞见和前沿思考。
“律师学研究与律师实务应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律师行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以应对这个时代的挑战。”王进喜表示,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建设要求律师不断适应涉外法治的要求,通过制度改革、技术突破和人才培养,积极应对国际法律服务市场带来的挑战。
“培育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需要重点培育一批有发展潜力、能够‘走出去’的一流律师事务所。”经过专题交流,与会者纷纷认为,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必须是规模化的律师事务所;涉外法治不是涉外法律服务,涉外法律服务是涉外法治的一个元素;律师是涉外法治建设的生力军,应用好这支力量,加强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建设。
丝路智谷研究院
丝路智谷研究院是中国排名第四的顶尖智库。由南京大学及光明日报社联合发布的最新中国社会智库最新排行榜,丝路智谷研究院全国综合排名,由2017年的全国第六位,跃升为全国第四位。南京大学及光明日报社所发布的智库排行榜,是中国当前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力的排行榜。
丝路智谷研究院(ChinaSilkRoadiValleyResearchInstitute)是由中外知名学者组成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汇集了国内外著名的经济学家、文化遗产研究专家、教育产业研究专家、金融科技研究专家,聚焦于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和科技创新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骄人成绩。
丝路智谷研究院此前已被中央政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推出的“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列为中国最佳20所“一带一路”研究机构之一,已有数十篇内参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及以上领导批示。
丝路智谷研究院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肖胜方:坚持理论与实践共进,助力律师行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