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司法部《关于促进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的意见》《安徽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3-2025)》部署和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律师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的作用,现就进一步完善我市律师参与法律援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组织、引导、支持广大律师积极参与法律援助等公益法律服务,推动律师参与法律援助服务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促进律师队伍执业为民的良好形象进一步树立,律师职业社会认可度、满意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二、主要措施
(一)开设公益法律专家门诊。实施“周三法治门诊”公益项目,每周三上午,市律师协会安排一名协会理事或者专业委员会主任至市或者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窗口坐班开展公益法律服务,为疑难复杂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协助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
(二)组建专业办案团队。市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市律师协会根据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实际需要,组建刑事辩护、劳动争议、婚姻家庭、人身损害等类别的专业办案团队,结合律师业务特长指派办理相应专业类别的法律援助案件,提高办案质量。
(三)推动资深律师示范办案。市律师协会理事、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应带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每人每年至少承办1件法律援助案件,以优质、规范、专业的法律服务为其他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四)建立新执业律师办案指导制度。经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事务所安排执业不满二年的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事务所明确主任律师或者一名合伙人律师或者执业五年以上的律师予以办案指导,以保障案件质量。
(五)建立实习律师法援机构值班实践制度。实习律师在实习期内,由律师事务所安排在法律援助中心完成为期1个月的值班实践活动,值班实践情况纳入实习律师申请执业考核内容。法律援助中心根据实习律师值班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发放适当补贴。
(六)探索建立“两公”律师参与法援服务机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招募法律援助志愿者等形式,发挥公职、公司律师作用,提升“两公”律师执业技能,探索建立“两公”律师参与法律援助、开展公益法律服务的机制。
三、工作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司法局、市律师协会联络组负责指导、推动本地区律师有效参与法律援助等公益法律服务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促进律师深入参与法律援助工作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三)大力表彰宣传。对在法律援助等公益法律服务中表现突出的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各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市律师协会要在评优评先活动优先推荐。组织各类媒体大力宣传律师参与法律援助的做法成效,深入报道律师服务为民的感人事迹,生动展现律师队伍的高尚道德品质和良好精神风貌,增强律师参与法律援助服务的荣誉感、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