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法院共新收一审、二审、申请再审等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25618件,审结524387件。相比2019年分别上升9.1%和10.2%。
根据《2020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从事知识产权服务的机构数量约为6.6万家,与2018年相比增长8.2%。
图源:《2020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
据测算,截至2019年底,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约82万人,较2018年底增长2.6%。调查显示,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75.5%,从业人员能力素质层次较高。
从业务内容涉及的服务形态来看,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最主要的服务形态,比例达到78.9%。开展两种及以上服务形态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约有1.9万家,占28.5%。
从业务内容涉及的知识产权类型来看,专利、商标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业务内容涉及的主要类型,专利(28.9%)、商标(57.9%)合计占比86.8%;著作权(2.2%)、商业秘密(0.4%)、地理标志(0.2%)及植物新品种权(0.1%)所占比例相对较低。
数据显示,知识产权与竞争纠纷案件的地域分布范围广泛,审理法院覆盖广东省、北京市、浙江省、山东省、上海市等31个省级行政区域。
其中,广东省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最多,有108719件,占比为32.12%;其次为北京市、浙江省、山东省及上海市,分别有39926件、24240件、17616件、15869件,占比分别为11.8%、7.16%、5.2%、4.69%;江苏省及重庆市审理的案件数量紧跟其后,均在15000件以上。
本文采访了以下5位专业人士对行业的观察(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管冰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李洪江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刘峰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马东晓中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莫环嘉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知识产权的“强保护时代”正拉开帷幕。
关键词:国家战略政策、知识产权大年
第一,增加惩罚性赔偿制度,法定赔偿上限提高到500万元,明确法定赔偿数额下限为500元;
第二,将广播权的调整范围从“无线广播+以有线或无线方式转播”扩大为“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播或转播”,这一改动将使普遍存在的网络非交互式传播行为落入广播权的规制范围;
第三,扩大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权利;
李洪江:2020年以来,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律法规出台数量、频次可谓是一匹黑马,绝对是吸引了无数同行的眼球。
现如今正是知识产权的强保护时代刚刚开始,最高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向社会及各地知识产权专门法院/法庭传导了一个明确的信号——“知识产权要变革”。自2014年知识产权案件实行专属管辖以来,其司法政策、司法解释推行速度、效率已经直接体现出来。综合来看,知识产权领域法律服务市场将会吸引更多的创新主体、服务机构进入,进而竞争,产生共鸣,推动新类型案件出现。
刘峰:最近一年,是知识产权大年。中国从各个层面对知识产权进行了战略布局,比较重要的包括:
第一,2019年10月31日,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完善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将保护知识产权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第二,《民法典》的颁布,对知识产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三,各部门法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如《著作权法》等。这些变化,必然对法律业务产生巨大的影响。
(1)科创板对科创属性的修改;(2)《专利法》第四次修改,《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的征求意见稿;(3)药品专利期限补偿的规定、药品专利链接制度;(4)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5)《生物安全法》;(6)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数据安全法草案等。
关键词:数量上升、人才涌入、年轻化、科创板带动
管冰:2020年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发展迅速,行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知识产权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进一步优化升级。
2020年8月,经国家知识产权局研究推动,国务院批复的《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纳入了“在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等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试点,允许取得中国政府颁发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且具有其他国家专利代理资格的外国人,参加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选择有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在华设立常驻代表机构试点”两项专利代理对外开放试点任务。
(2)以“科创板”为契机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市场被激发,2020年可谓是资本市场拥抱知识产权的元年,IP与IPO之间迸发出真正的“火花”;在知识产权特别是代表科创属性的专利侵权纠纷、专利无效数量暴涨;围绕核心技术人员展开的专利权属纠纷、技术秘密纠纷层出不穷;可是诉讼数量多了,撤诉或者和解的也多了,归结原因也是IPO阶段的特点所决定的。
刘峰:(1)知识产权诉讼业务方面,著作权纠纷案件“重者恒重”,知识产权类案件判决质量提升。
《白皮书》显示全国地方人民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二审案件同比下降了13.54%,《上海知产白皮书》中载明的一审服判息诉率高达97.08%,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我国知识产权诉讼服务案件的审判质量提升,这与法律服务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亦存在一定联系。
(2)专利领域内新型、疑难、复杂案件高发,复合型人才成为“标配”。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年度报告(2020)摘要》从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审结的55个典型知识产权案件中归纳出了63个具有指导意义的法律适用问题,其中33个涉及专利领域,凸显专利领域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之复杂。专利领域内纠纷依旧呈现技术性极强、疑难的特点,具备理工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是解决此类纠纷的不二人选。随着国际合作深入,具备海外留学背景、精通掌握多个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甚至具备一定商务沟通技巧的涉外复合型人才势必将受到客户的青睐。
(3)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领域拓宽及服务方式升级。
近几年,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重心逐渐从传统产业向互联网、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倾斜,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也从过去传统的知识产权代理、纠纷诉讼解决等业务模式转型升级为与业务紧密链接的知识产权合规管理。
马东晓:在最近几年,我们可以看到知识产权案件的数量高比例上升。据最高法院的统计,去年全国新收和审结的各类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均已达50多万件,增长趋势很明显。实际上,从知识产权律师们日常的业务当中我们也感觉很明显,包括我本人和周围同行的知识产权的案件代理数量,最近几年都有所增多。
不仅如此,行业内的知识产权律师也在增多。在20年之前或15年之前,全国范围知识产权律师的数量都很有限。但到现在,知识产权业务领域已经涌入了非常多的优秀的年轻律师,这也反映出来知识产权服务市场的需求。
这些现象都说明知识产权“强保护时代”已经到来。
知识产权业务井喷,背后有哪些原因?
自2009年以来,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前进的步伐就没有停止过,以维权诉讼为例,2009年全国一年的知识产权诉讼数量仅有3万余件;而到了2020年已经达到了50万件之多;特别是在最近五年,发展速度可谓势不可挡,最吸睛的当属2019年全年增长率超过了44.16%。
Q:即便受疫情影响,但2020年知识产权案件依旧呈现增长态势,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关键词:社会重视、新兴产业、国际环境、线上业务
第二,线上服务开展,恢复较快。知识产权行业作为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在面对疫情冲击时有着自身的优势,能更广泛地应用新技术,这使得线上办公更容易开展。不仅法律服务行业通过线上活动进行疫情影响对冲,法院也积极开展线上审判以及书面审判。
李洪江:2020年知识产权案件的增长确实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出现了波动,特别是从2018年的41.19%增长率,2019年的44.16%增长率回落到了2020年9.1%的增长率;说实话,如果没有疫情,2020年全国知识产权诉讼案件数量的增长率在40%以上是完全有可能的。
除此之外,相比2020年全年经济增长率仅有2.3%来看,9.1%的速度还是值得肯定的。究其原因不外乎这么几点:一是中国广大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已经被激发出来;二是以科创板为代表的IPO资本市场的加持,IPO与IP的拥抱产生了火花四溅;三是国际环境的影响和变化,以芯片为首的卡脖子技术被领导人重视,同时激发了国内创新主体的爱国热情和积极性;据不完全统计,在以新能源、区块链、物联网、手机芯片等领域的资金投入超过了2019年的5倍之多。
刘峰:(1)知识产权法律环境不断优化、保护水平稳步提高
(2)疫情的背景下新产生的侵犯知识产权案件
从检察机关办案情况看,此类案件呈现出犯罪对象集中、罪名集中、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与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深度交织等特点,所涉及的侵犯知识产权罪的罪名是假冒注册商标罪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业务:知识产权业务将如何发展?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年度报告(2020)摘要》显示,2020年全年共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390件。按照案件所涉客体类型划分,共受理专利案件2830件,商标案件1490件,著作权案件111件,垄断案件31件,不正当竞争案件66件,植物新品种案件51件,知识产权合同案件205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案件7件,计算机软件案件457件,商业秘密案件75件,其他案件67件。
Q:2020年,知识产权案件多集中在哪些领域?为何这些领域会相对数量更多?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关键词:专利、商标、科技、科创板
在专利方面,由于国家对专利申请有一定的扶持政策,会给予部分政策、经济方面的帮助,而且通过法定程序确定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关系,可以有效保护发明创造成果,独占市场,换取最大的利益,不少互联网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会积极申请专利保护,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有了专利保护的保障,便有更多企业愿意通过诉讼等方式解决专利侵权、专利无效等纠纷。
除此之外,随着研发逐渐进入深水区,研发风险递增,研发投入加大,技术合同类纠纷逐渐增多;发不正当竞争法互联网专条的推进实施,增大了互联网领域的竞争纠纷。
另外上交所推出了科创板,各地政府对技术类知识产权的扶持和激励,也是对科技创新营造投资环境和资金激励的措施,这些事情都反映了当下经济社会生活中科技的作用越来越大,对知识产权行业来讲,技术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越来越高,相应的交易和争议也会越来越多。
结语
2019年,最高院知识产权庭正式成立。《2019年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推进计划》、《关于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等系列政策先后出台,均强调了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经济、科技和贸易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市场已然非常巨大。
想要从“红海”中杀出重围,灵活运用国家新规、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紧跟新产业等前沿业务方向……这些才是知识产权律师未来最有利的“武器”。
课
程
推
荐
“2021律所领导力与发展战略——中国课程(秋季班)”招生通道现已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