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政务服务中心始终贯彻政府对服务企业要“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面面俱到”的工作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同心同德,在工作中追求“三心二意”——以责任心、进取心、事业心、换取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和惬意,为政务服务增添温度。2022年普陀区政务服务中心为拓展线上线下帮办的广度和深度,强化“普小二”服务品牌,打造了“普小二”帮办服务队。线上设立了“老法师在线帮办”,线下设立了“为老服务”“帮办代办”窗口以及“自助区帮办”,变“企业群众办”为“政府办”,荣获普陀区劳动模范集体称号。
普陀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事务中心
普陀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事务中心隶属于普陀区规划资源局,按照不动产登记规范化要求开展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依托“一网通办”平台不断加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大力推广网上办,预约办;围绕“一件事”开展服务改革、强化流程再造,推出“预告登记一件事”、“还清房贷一件事”、EMS异地发证等服务举措;推进功能性服务大厅建设,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企业服务专区;首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致力于打通群众的卡堵点,专人专窗实现群众诉求全流程处理;2022年,中心共受理不动产登记32830件,发出不动产登记权证15444件,不动产登记证明7522件,中心始终坚持“以四办四到换四心”的服务理念,努力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不断提升群众服务体验感、满意度,擦亮普陀区“人靠谱(普),事办妥(陀)”的政务服务金字招牌。
普陀区房地产交易中心
普陀区房地产交易中心围绕2022年度“一网通办”改革任务,聚焦企业群众办事体验,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一是网办服务见实效。新增“公有住房差价换房”网签及过户全程网办,实现办事“零跑动”;开通二手房网签“线上身份核验”,推动办事“少跑腿”;完成“我要租房”功能上线并配合推进房屋买卖一件事“三表合一”流程改造。二是窗口服务有实招。实施“一事一方案”机制,依法依规放宽收件要求,依理依情提供政策便利;推行住房租赁“在线帮办”,一分钟内实现“有求必应”;提供“线上+线下”个人房屋买卖过户集成服务;与税务部门对接,在房产税及其重新认定、契税等业务中实行内循环模式。三是服务企业落实处。在我区新建商品房认购过程中,主动搭建沟通平台,并入驻认购现场为开发企业提供业务指导和培训。
普陀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
普陀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围绕“一网通办”改革的总体要求,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拓宽服务场景,深入推进业务流程再造,着力提供更加温暖、高效的服务。
服务显效度。中心现设有1个咨询窗口、5个结婚窗口、3个离婚窗口及1个收养窗口,为体现窗口服务效度,均已配备“好差评”评价功能,2022年窗口“好差评”服务总办件共8990件,好差评量9206次,评价率达102.4%。
普陀区就促中心
普陀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
普陀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是一家区级医疗保险经办服务机构,2022年全年服务量近22万人次。区医保中心始终秉承“中国医保,守护一生”的服务宗旨,坚持数字惠民理念,将服务保障能效提升与推进医保数字化转型互融共促。打通信息壁垒,实现“长护险服务一件事”上线“随申办”普陀旗舰店;强化流程再造,推动互助帮困人员住院医疗费补助实现“好办”;聚力环节精简,引导医保高频业务“网上办”“掌上办”;拓展“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实现群众就医、购药“码上办”;推行“预约服务制”、开辟“母婴室”、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推进医保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群众服务体验感、满意度,努力擦亮“人靠谱(普),事办妥(陀)”的普陀政务服务金名片。
普陀区法律援助中心
2022年,区法律援助中心积极开展“一网通办”服务。一是进一步推进“新地标”建设,累积接待群众11275人次、办理行政审批783件、受理法律援助申请545件,保持全年无差评、无投诉;二是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新增法援律师远程身份核验、法律援助办案补贴发放、法律援助案件司法鉴定费用减免等好办快办、免申即享事项,方便企业群众;三是政务服务网办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年网办率和全程网办率分别达到95%、80%以上;四是优化为老服务等便民服务制度,开通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优先办理绿色通道,全年累计为165位农民工帮办代办法律援助申请,为1名老年人办理“上门办”服务。
普陀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2022年,普陀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继续推进“一网通办”服务。全区290家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已全部按部级标准完成示范性创建,织密了“一张网”的服务保障体系。编写《普陀区退役军人“一网通办”服务事项一本通》,梳理44个政务服务事项,全员参与区“一网通办”知识竞赛和市局“考不倒”技能比武,以赛促练,展示风采,高效落实“一门清”的退役军人政策。以优待证申领工作为契机,推行服务创新举措,施行“预约办、上门办、集中办、就近办”的办理方式,打通了办事的“最后一公里”,全年总计完成优待证申领核实31232件。积极探索退役军人档案电子化服务,让退役军人办事更加便捷、高效,丰富了“一站式”的服务体验,营造了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
普陀区残联
二、完成“持证残疾人购买保险服务”免申即享精准消息推送。在区府办、区政务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实现了“持证残疾人购买保险服务”免申即享精准消息推送,使得残疾人通过直接兑付的方式享受该服务,更好地方便了残疾人。
长寿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曹杨新村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曹杨新村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作为全市首批、全区唯一试点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的单位,于2019年5月率先开通长三角地区个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线下专窗。中心长三角业务专窗累计接待咨询800余人次,收到业务办理申请2件,成功办结1件。
在推进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中,中心在三方面下功夫,一是建专窗,完善硬件配置,添置摄像头、耳麦,实现长三角地区业务办理的实时对接;二是强宣传,依托长三角专窗宣传“三件套”,送政策、送服务进社区、进园区,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专窗知晓率;三是练内功,强化业务知识和服务意识培训,提升专窗服务水平,增强政务服务的主动性,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切实让居民感受“一网通办”的便捷高效。
长风新村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2022年,长风新村街道持续深入开展“一网通办”推广应用,提供高效、贴心、便捷的政务服务。
一是利用数据共享,简化办事流程。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开展证件照片“一次采集,多次复用”的试点工作,并温馨提供纸质照片打印服务。全面落实“两个免于提交”,加大宣传力度,并动态更新材料清单。充分利用电子证照以及“电子亮证”功能,切实推行“容缺受理”机制。
二是升级软硬件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街道受理中心开设24小时服务点,配有“一网通办”移动服务终端以及智能文件柜,满足了夜间办事的需求。此外,发挥党员志愿者,青年服务队的作用,开展特殊人员预约上门服务。目前已开展试点服务,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三是全面落实“好差评”制度,着力提升“好差评”参评比例,针对性开展提醒督促,“好差评”执行率提升了35%。
宜川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一网通办”开展以后,中心全面实施“一网通办”综合窗口改革,实现综合窗口比例达到100%,并对照市级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评估标准、政务服务“好差评”、12345热线等工作要求,抓牢制度落实,建立“全岗通”培训体系,狠抓业务“基本功”,并积极推广“两免”“一件事”等线上办理渠道,减少居民跑动。
在宜川二村租房的蔡小姐其租赁备案即将到期,而房东身处外地无法返沪,导致无法现场办理。在咨询受理中心工作人员后,蔡小姐得知可以通过“随申办”进行网签备案,于是租赁双方免去了舟车劳顿,通过线上操作就即刻备案。
窗口工作人员将继续推进“一网通办”的宣传与服务工作,让更多的办事群众体验“指尖办事”的便捷性。
甘泉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石泉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2022年,石泉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结合社区老龄化的特点,推进“指尖上、家门口、一体化”的服务理念走进居民区,探索“1+3+X”多维服务体系,在1个受理中心的基础上,依托镇坪、铜川、兰田3个“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片区”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X即拓延居民区以及商务楼宇为服务阵地。
同时,以“一网通办”为功能依托,在3个片区内安装自助服务终端机(包括24小时自助终端),不定期进行宣传推广活动,为老年、困难群体提供网办课堂,助力跨越数字鸿沟。今年因疫情防控需要,主要通过“零跑动”“不见面”式的帮办、代办、上门办形式为居民群众提供便利,缩短服务路程,提高办事效能,让越来越多的办事者体验到“一网通办”带来的高效政务服务。
真如镇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为奋力建设“创新发展活力区、美好生活品质区”,树立“社区靠谱办”形象,切实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真如镇街道受理中心积极拓展社区事务延伸服务,设立8个“一网通办”自助服务区,并在清涧二小区“共享家”设立首个“真如意·延伸办”服务点。
真如以“真付出,如您愿”服务理念,整合远程预约、扫码亮证、视频互动一次办结四大功能,推行业务办理智能化、线上线下一体化、便民服务合理化的工作模式,确保“一网通办”事项全覆盖。受理中心积极探索“代帮办”服务工作机制,设立12个“真如意·帮办点”,“一网通办”业务延伸到居民区,由居委干部引导、指导居民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打造“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万里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长征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目前,长征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已全面实行“两个免于提交”,在政务服务过程中,通过电子证照调用,数据核验等方式,实行“凡是本市政府部门核发材料,凡是能够提供电子证照、数据核验的,免于提交实体证照”,2022年共调用电子证照4000余份,让群众办事越来越便捷。
桃浦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部门服务案例(15个)
普陀区商务委
化身金牌店小二,为企提供“云服务”
普陀区教育局
一网通办靠“普”社区托育善“育”
2022年,普陀区教育局以努力满足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的多元需求为目标,加快构建普陀区托育服务体系。聚焦散居婴幼儿家庭“上有老下有小——育儿困难”这一堵点,依托区“一网通办”打造“社区宝宝屋”便捷服务预约一件事。
2022年11月,普陀区6个街镇10个“社区宝宝屋”正式挂牌运营,“社区宝宝屋”模块在区“一网通办——普陀旗舰店”顺利上线,通过“随申办”的手机预约方式能实现父母在家中“躺平式”操作、足不出户完成所有预约流程,政府网站能保障孩子的信息隐私,家长们填报信息也很放心。
普陀区科委
“科技服务券”网上申领
根据本市《关于打造“随申办”超级应用完善市区两级移动政务服务应用共建共营长效机制的工作方案》及本区《关于普陀区政务服务移动端整合的工作方案》的要求,区科委成功将“科技服务券管理服务平台”(原“科创加”)迁移整合至“随申办-普陀移动政务服务旗舰店”。此次迁移实现了普陀区科技服务券项目的全程网办,申领单位只需要在手机上下载“随申办市民云”APP即可完成申领、使用等整个流程。同时,此次迁移后对系统和流程进行了优化,取消了以往邮寄纸质材料的环节,所有材料都只需通过系统上传,进一步节约企业的申领成本,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政务服务。
普陀区民政局
“随申办”为老助餐一件事让社区老年人指尖点菜更方便
至2022年底,普陀区共建有老年助餐服务场所102家,其中35家社区长者食堂,67家老年助餐点,所有助餐场所可提供的日供餐量最大约为19000客。“老年助餐”既是民心工程,也是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项目。
为了发挥社区助餐场所最大服务效应,满足社区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多元化助餐需求,“为老助餐一件事”在曹杨新村街道率先试点,在“随申办”端口实现了益卡通在线申领、助餐申请、订单缴费三个单事项的“一口受理”“一网办理”“一体管理”,老年人、家属或其他代办人可在“随申办”APP中完成助餐服务一件事的办理,切实让社区居民朋友们感受到指尖点菜更方便。接下来,普陀民政将在全区推动落实为老助餐这件事,高效提升“善敬老”靠谱民心服务力。
普陀区司法局
“随申码”法援律师远程身份核验应用
区法律援助中心的法律援助骨干律师每天需到区法律援助中心窗口开展法律咨询值班、“12348”上海法网线上服务值班以及远程视频会见看守所犯罪嫌疑人等工作。根据工作要求,在值班之前,区法援中心工作人员均需要对律师的身份证、执业证、看守所会见介绍信等证件进行审核,通过核验后律师才能开展后续工作。此项应用整合了电子证照库的信息,律师在随申办APP上申请法律咨询值班身份核验,工作人员只需扫律师的随申码就可实现在线身份、介绍信等重要资料的核验。
应用上线后,仅需4秒就可完成1位律师的信息核验,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办事律师。
普陀区规划资源局、建管委
“拿地即开工”,助力产业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2022年12月15日,普陀区石泉社区W060401单元A07A-06地块(海纳工程院)项目上午刚刚完成出让合同的签订,下午,受让人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发展有限公司就拿到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成为普陀第一个“拿地即开工”的项目。
通过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审查中心的全程网办,区建管委和规土、交通、绿容、交警、民防等多个职能审批管理部门进行联动,主动跨前、流程对接、并联服务,从受理、审核到审批、出证实现实体化运作以来的一次“并联实战”。建管委工作人员高效投入,与各部门高效配合,用实打实的服务效果,极大方便了企业,对探索疫情后加快建筑业恢复与重振做出了积极尝试,展现“人靠谱(普),事办妥(陀)”精神。
普陀区生态环境局
为企帮办,复工复产
上海顺灏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高级纸制品的上市公司,总部位于我区桃浦镇新杨工业园区。2022年初,公司面对市场变化做出布局调整,拟将位于青浦的生产和研发车间迁入总部生产基地,未料受到疫情封控影响而搁浅。
2022年6月以后,公司管理层急切地前来咨询迁建项目环评审批可行性、材料准备和办理流程,区生态环境局对此一一作了详尽解答,并由副局长朱靖琼带领工作人员前往顺灏公司总部生产基地,详细了解其生产车间结构及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配套环保治理设施、污染物排放量核算等情况,并对现场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在此基础上,局长黄昌发和副局长朱靖琼又于同年9月来到普陀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审查中心对其开展帮办。因前期准备工作充分、问题整改到位,顺灏公司当场顺利取得了迁建项目环评审批许可文件。
普陀区文旅局
“营业性演出(国内)许新办”好办服务
普陀区文旅局利用“AI+一网通办”赋能,针对高频事项“营业性演出(国内)许可新办”推出好办服务,为企业提供“个性指南+智能申报”的办事体验,让复杂事项简单办,更“好办”!
以往除常规演出申报材料外,再根据艺人人数,一次材料少则50页,多则近100页。办事人每次演出前都要打印一厚叠材料赶往线下办理。有时材料缺失还需二次申报,繁琐又费时。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这项好办服务的推出为每年数千场的演出市场全面复苏释放出更多力量。
普陀区卫生健康委
普陀区绿化市容局
“单位绿化指导服务一件事”
2022年7月,区绿容局在“随申办”市民云APP平台推出“单位绿化指导服务一件事”,实现对绿化认建认养,花园式单位创建指导服务,为单位和居住区提供绿化养护技术的一站式指导服务,进一步提升我区市民的爱绿、护绿意识,激发我区市民群众参与绿化建设管理的积极性,提高我区单位绿化整体水平。
普陀区市场监管局
打通“堵点”为企业减负,“住所便利化服务一件事”
2022年,普陀区市场监管局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着力推进“一网通办”改革向纵深发展。聚焦住所材料“繁复难简”这一堵点,依托区“一网通办”打造“住所便利化服务一件事”。
区市场局成立专项团队深入调研对住所登记进行流程再造。探索建立数字化住所登记数据库,通过对接商务楼宇、园区、大型商超等住所管理方,将产权证明、平面图等信息进行数字化归集,形成格式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住所信息。以实现入驻企业在办理各类证照时,无需重复提交基础的住所材料,让企业“减跑动”“增便利”。
2022年12月,“住所便利化服务一件事”模块在区“一网通办”顺利上线。下一步,项目团队将逐步推进区内集中登记地、重点商务楼宇、大型商场等场所住所登记材料电子化和数据共享,为企业“减负”,同时为加速释放区内场地资源优化数字赋能。
普陀区金融办
帮办、快办为企业助力
2022年9月中旬金融办收到企业提出的变更股权事项的申请,原股东之一衣振涛由于个人原因,决定出让其所持有的全部华盛小贷的股份,由另一家股东上海泰裕集团有限公司出资收购上述全部股份。
普陀区医保局
首推“长护险服务一件事”
为进一步提高本区老年人对长护险评估过程的感知度,减少在长护险办理结果等待期间的焦虑感,区医保局通过对长护险评估流程的梳理优化、操作规程的设计重塑,成功地将“智慧长护平台”数据与“一网通办”数据的信息壁垒打通,于7月15日率先在“随申办”普陀旗舰店推出“长护险服务一件事”。实现了本区长护险评估进度、结果查询及反馈由“线下被动交付报告”向“线上主动问询推送”转变,持续释放便民利民温度。
该事项线上查询量已达6000余人次。“上海普陀”、“学习强国”、文汇APP、东方网、新民晚报、上视新闻综合频道等多个媒体平台陆续报道了《普陀首推“长护险服务一件事”线上查询功能》惠民案例。
普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军人退役一件事”
普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落实“军人退役一件事”工作,自该服务事项上线以来,紧紧围绕“提升服务能级、拓展服务深度、优化办理体验”的要求,针对退役军人办理过程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主动作为,强化措施,创新形式,聚焦全链路服务,坚持“事前、事中、事后”三步走,从事前提前统筹协调,到事中“线上咨询+线下帮办”服务模式,再到事后为退役军人提高就业创业扶持,三个方面上全面提升优化,全力推动“军人退役一件事”从“能办”到“好办”转变。截至目前,“军人退役一件事”共惠及我区151名退役军人,成功办结1358件服务事项,好评率100%。有效地提高了退役军人办事效率,营造了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
普陀区总工会
推进工会数字化转型,提高服务职工满意度
2022年普陀区总工会努力拓展公共服务项目,推进工会数字化转型,打造普陀旗舰店服务阵地,坚持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线上服务体验,以提高职工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取得了线上服务应用效能和社会效益。
一是推进工会数字化转型方面:率先在2022年1月上线“普陀工会服务专区”移动端“随申办市民云”App,是全市16个区总工会第一家上线的区级总工会;10月又上线“新就业形态服务专栏”。
二是提升服务应用效能方面:首家“快办”市级工会公共服务事项,市会员卡专享基本保障参保项目,实现“零材料”“零上门”“零门槛”全程网办。2022年全年办理企业有180家,涉及职工1.04万人,资金57万左右,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