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传言称最高法院办公厅下发通知,宣布自2014年以来实施的法院裁判文书对外网公开的重大举措将被取消。这一决定意味着自2024年1月起,法院裁判文书将仅在内部专网进行检索,律师、法学研究者以及普通公众都将无法再通过网络查询法院的司法文书。
裁判文书是记载人民法院审理过程和结果,它是诉讼活动结果的载体,也是人民法院确定和分配当事人实体权利义务的唯一凭证。一份结构完整、要素齐全、逻辑严谨的裁判文书,既是当事人享有权利和负担义务的凭证,也是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活动的重要依据。
一名基层法院法官表示,庭审直播和裁判文书上网都暂停了。而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何海波表示,目前大幅度缩减裁判文书的上网数量,是不符合行政诉讼法立法精神的。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教师黄启辉表示,在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搭建并对内开放的同时,也需对面向公众的裁判文书网予以制度性保障和技术优化。
后续,12月22日消息,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征集人民法院案例库参考案例的公告,自即日起,面向社会开展参考案例征集工作,案例库建成后将对社会开放。
中国裁判文书网自20134年上线以来,累计公开的裁判文书约1.3亿篇,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裁判文书库,也视为是我国司法改革的最大成就。2020年裁判文书上网比例高达81%,但2022年已下降至29%。
裁判文书向社会公开是社会改革的大趋势,我国也写入多部法律,成为一种制度,在2013年通过的党内规范性文件,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要求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推动公开法院生效裁判文书。
且我国的三大诉讼法均要求公开裁判文书,行政诉讼法第65条规定,法院应当公开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供公众查阅,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除外。第80条规定,法院对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