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讲是我国官方的法院裁判文书公布网站,举例子,庭审中一方律师拿出了一份有利于他的相似判决,对方律师或法官如果没有在这个网站上找到,就会质疑真实性,如果发现内容不符,就会以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的内容为准。也就是说这个网站是裁判文书(比如案例)的国家权威公布平台,所以他会衍生出庭审辅助工作(案例参考),律师诉讼策略参考等功能,也是法律工作者尤其是初入行律师实务学习的重要平台。
二、裁判文书网发展史
2014年1月1日,《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生效实施,各级法院陆续将生效裁判文书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
截至2015年6月底,经过全国四级法院共同努力,裁判文书公开实现了全国法院全覆盖、案件类型全覆盖和办案法官全覆盖。2015年12月,中国裁判文书网改版上线,提供主动式智能化检索服务,实现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裁判文书的公开。
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全国法院统一、权威的裁判文书公开平台——中国裁判文书网自2013年7月1日开通以来,截至2016年8月16日,公开的裁判文书超过2000万篇,访问量突破20亿次,用户覆盖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亿的访问量来自海外,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书公开平台。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2016年8月,最高法公布修订后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加大了裁判文书公开力度,围绕如何减轻各级法院裁判文书公开工作量、降低上网裁判文书出错风险、强化对此项工作的精细化管理等增设了一系列配套制度。
2020年8月30日,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文书总量超过了1亿篇。
三、异变
然而自从2020年后,各级法院在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的裁判文书出现了断崖式下降:行政、刑事和民事三类案件两年下降幅度分别为65.88%、67.64%、59.56%。
雪上加霜的是,截至2023年4月19日,2022年全年各级法院公开的行政诉讼裁判文书仅有852件,而公开数据可知的该年全国各级法院仅一审行政案件便有约28.5万件,判决文书公开率只有0.06%。2023年,仅湖南和辽宁两省公布了15份行政案件一审文书。这意味着,行政案件裁判文书几乎已不再网上公开!
老实说,作为行政诉讼律师团队,是极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的,很多老百姓也是通过看行政诉讼的案例,寻找和自己案件相类似的案件,来了解法院的裁判尺度,学习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何去何从
同时,史主任在这里也提醒各位当事人,不要因为裁判文书网“烂尾”而过于悲观,即便以后行政诉讼判决文书不再公布,也仅仅对将来行政律师团队的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非行政诉讼领域的律师将不能再仅仅靠“网上补课”就能轻易代理行政案件了!因此请各位遇到行政纠纷,务必要将专业事交给专业人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