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属地管理原则
叶必丰(3)
2.迈向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比较法研究范式
——以2003-2022年的比较法论文为样本
宋亚辉(19)
3.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的体系分析
王锴(39)
4.宪法通信权双重保护论
屠振宇(55)
5.家庭关系民法适用和续造的顺序
刘征峰(72)
6.中国民间公益法人制度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李德健(92)
7.公司分配视角下的股东身份从属债权劣后受偿
何欢(110)
8.法律关系范式之反思
——以民事诉讼法为中心
袁中华(129)
9.信赖作为受贿犯罪的保护法益
金鸿浩(148)
10.行刑衔接中采信专业性认定之困境及其破解
——以事故调查报告为研究对象
张泽涛(166)
【因应平台经济的法律调适】
11.平台形态演变视域下垄断行为的异化与因应
侯利阳(184)
12.平台扼杀式并购的反垄断悖论
李希梁(205)
第二期
【马克思主义法学专论】
1.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概念的逻辑构造及其展开
郭晔(3)
2.论预防型法治
黄文艺(20)
3.民众对司法判决的认同与信赖——基于认知实验的研究
林喜芬、陈齐等、秦裕林(39)
4.安全竞争格局下的基层执法及其生态优化
邓豪(55)
5.货币返还请求权规则的重构
马强(73)
6.债权人代位权的类型化构造
俞彦韬(94)
7.侵权责任与隐私权——责任人和行为人分离情形下的考量
窦海阳(115)
8.法典化背景下环境法基本制度的法理反思与体系建构
吴凯杰(135)
9.申请保全错误损害赔偿责任.规范、定性及诉讼实现
占善刚(155)
10.刑法上恶劣影响情节的经验考察与理论构建
郭旨龙(172)
11.论罪量的归属
郑超(189)
12.中国刑事司法证明“唯客观化”批判
熊晓彪(207)
第三期
1.备案审查的国家治理功能
王理万(3)
2.行政第三人的程序权利及其司法保护
赵宏(21)
3.中国法学对外交流与研究中的概念对接
——以多数人之债实体与程序的中德比较研究为例
卜元石(37)
4.扩用无因管理相反请求权研究
李中原(57)
5.期待权之检讨
袁野(77)
6.董事合规义务:责任限缩与助推型公司法规则的构建
楼秋然(96)
7.公司法上社会责任条款司法化的逻辑与再塑
吴维锭(113)
8.中国民事诉讼率变迁的影响机制
——对曲线理论的检验和修正
石磊(130)
9.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的刑法适用规则
周光权(156)
10.以鉴代侦:电子数据司法鉴定的扩张趋势及其制度回应
陈如超(174)
11.逮捕审查判断中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的量化评估
周翔(191)
12.唐代笔记所载灵异案件反映的法律文化
赵晶(209)
第四期
1.论数字法院
贾宇(3)
2.宪法上代表理论的体系建构及逻辑展开
王旭(21)
3.刑事司法公平正义感受的主观程序正义框架与测度
——以2015-2023年全国调查数据为基础
吴洪淇(39)
4.法律行为效力瑕疵情形的返还清算
周江洪(58)
5.民法典体系下动产抵押权善意取得的规范续造
黄家镇(76)
6.民法典的精神损害赔偿体系
——以功能主义为视角
洪国盛(94)
7.从预约到前合同协议
——合意多样性视角下的类型化
夏静宜(113)
8.安全保障义务人侵权补充责任的理论反思
吴越(133)
9.犯罪参与体系中区分制与单一制的融合
黎宏(152)
10.行政撤诉之再诉禁止效力的构造与限度
黄锴(168)
11.“六事”视野中的清代则例
陈煜(186)
12.我国协调国际平行诉讼的立场与方法
——民事诉讼法第281条之体系解读
黄志慧(205)
第五期
莫纪宏(3)
2.新时代行政生效裁判检察监督之道
章志远(21)
王克稳(38)
4.无益费用的赔偿限制原理
尚连杰(55)
5.实体导向的必要共同诉讼模式转换与制度重塑
任重(75)
6.注册制度改革背景下基于商标不使用的实体法抗辩
谢晴川(95)
7.董事间披露义务的法律构造
袁崇霖(114)
8.财产犯罪中财产性利益的事实占有:以存款债权为中心
徐凌波(133)
9.审判管理的运行体系和制度逻辑
樊传明(150)
10.数字证据及其阶梯式分类审查机制
郑飞(169)
11.清代的地权习惯与法律介入
——国家与市场的互动视角
赖骏楠(187)
【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12.精准塑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涉外私法制度创新
张春良(204)
第六期
【2024年《法学研究》论坛|市场主体平等保护】
2.中国合同法上的产权平等保护
罗昆(3)
2.国有企业特殊对待与市场主体平等保护的规范势差及其限缩
张力(21)
3.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保护限度
——以市场区分为视角
刘建臣(40)
4.司法解释性质文件备案审查的困局与出路
聂友伦(58)
5.行政规范性文件直接审查模式的证立与建构
王青斌(74)
6.行政处罚的预防目的及其规范建构
谭冰霖(90)
7.过分高于损失:违约金调整的基本标准
——以民法典第585条第2款为中心
王利明(110)
8.合同内容的证明责任分配
胡东海(128)
9.被动管理型信托的效力澄清
邹星光(144)
10.正当防卫中的退避义务
江溯(162)
11.刑事诉讼办案期限:功能变迁与诉讼化改造
董坤(182)
12.修正普及主义视域下跨境破产的本土选择
郭帅(201)
《法学研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法学研究所主办的法律学术刊物。《法学研究》坚持学术性、理论性的办刊宗旨,坚持精品意识,实行“双百方针”,重视基本理论的研究,致力于反映我国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高学术水平,建立、完善和更新我国法学各学科的理论体系。提倡研究方法的创新,鼓励实证研究,扶持弱势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培养和扶持年轻作者,开展学术批评,倡导学术规范。《法学研究》1999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优秀期刊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首届中国期刊奖提名奖、第二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奖,2002年和2006年,再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