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化基层法治阵地建设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司法所、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尽快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近年来,新会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整合优化各类法律服务资源,着力建设覆盖城乡、普惠均等、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平台、一网通”

公共法律服务到“家门”

全区已建成1个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1个镇(街)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35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面应用12348广东法律服务网线上平台和12348热线平台,整合公证、律师、人民调解、普法宣传等职能,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助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2023年以来,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共提供法律咨询1万多人次,调解案件1481宗,公证服务18916件,法律援助430宗,行政复议285件。网络热线平台接收工单11件,办结11件,办结率100%。

(会城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工作人员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

以需求为导向

做深做实公共法律服务

一是提升法律援助便捷性和高效性。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实行法律援助“全域通办”,打破各市区地域管辖限制,降低群众异地维权成本。完善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值班律师工作,2023年确认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1021份,促进司法资源节约,化解社会矛盾。

二是紧贴群众企业需求,优化公证服务。深化便民惠民举措,开展公证巡回办、预约上门办,深化公证服务金融、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开通园区企业公证咨询办理“绿色通道”,协助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办理有关产品建造证明、产品质量、产品许可等系列涉外公证(认证),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深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为全区236个村、社区选优配强法律顾问,发挥律师专业技能,为村(社区)依法治理、重大经济决策、民生管理等方面事务提供法律意见,为群众解惑释疑、提供法律援助、参与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开展法治宣传。2023年,创新实施村(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服务“外送”工作,及时快捷响应群众需求,实现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法律服务。

五是建设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精准高效服务园区企业。在新会区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园区企业、职工提供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普法宣传等精准、高效、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畅通企业寻求法律服务渠道,助力企业依法经营管理。

(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组织调处物业管理纠纷)

聚焦“一园三中心”

强化法律服务保障

一是持续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行业协会商会,惠企助企专项行动。先后制定《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企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推动法律服务进园区,助力新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全区共11个镇街公共法律服务团队整合律师、公证、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以园区、企业、行业协会、商会为重点服务对象,精准对接企业法律服务需求。活动开展以来,为企业成功化解矛盾纠纷70多宗,解答法律咨询1800多人次,得到企业、劳动者的一致好评。推进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常态化,2023年,共结对52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帮助企业“把脉问诊”,预防规避风险。

二是发展健全商事争议化解机制,和谐民商事纠纷化解。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新会联络站,搭建国际商事仲裁法律服务平台,满足企业对民商事纠纷解决多元、便捷的需求。借助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资源力量,为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国际仲裁服务。在“双碳”实验室园区建设企业商事争议调解中心,整合律师、行业协会、专职调解员、行业专家等各方力量,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权益维护、商事争议化解等服务,争取实现企业商事争议能调不裁,能裁不诉。

三是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法律顾问工作室”,加强涉侨涉外公共法律服务建设。聘请获批在大湾区执业的香港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法律顾问工作室”,为我区提供涉港澳法律事务咨询、涉港澳公证办理等服务,开展涉侨涉外法律主题讲座、与行业协会结对共建,持续提升我区涉侨涉外法律服务水平。

(开展“法治赋能民营经济、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法治服务民营企业活动)

下一步

我区将继续精准对接群众企业法律服务需求,深化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法律资源配置、创新法律服务机制,通过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深入到基层末梢,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奋力打造“强区强镇富民兴村”高质量发展标杆、建设更高水平“一园三中心”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保障。

一是健全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促进公共法律服务多元化、专业化、精准化。

二是建成企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枢纽新城仲裁服务站、企业商事争议调解中心并投入运作。为企业提供合规经营、风险防范、商事仲裁、商事争议调解等专业化“一站式”法律服务。推动律师、公证、仲裁等法律服务资源下沉各大产业园区,进一步发挥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作用,高效服务园区企业,以法治力量保障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三是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深入推进“港澳融合”工程。主动融入和服务大湾区建设,进一步做优做强涉侨涉外公共法律服务,积极引进粤港澳大湾区执业律师,拓宽我区律师行业多元化跨境法律业务服务能力及业务范围,推动涉外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

四是持续引进优质法律服务机构和高端人才。推动法律服务要素加速聚集,将枢纽新城打造为法务聚集区,以法律服务“升级版”构筑法治建设“新高地”,打造具有辨识度、影响力的新会法治品牌,赋能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THE END
1.坚持多措并举构建高质量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近年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司法局锚定全省当排头、全国争一流目标定位,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加快构建“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公共法律服务质效明显提升,为哈尔滨市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第三届仲裁国际法律服务论坛开幕式) https://www.moj.gov.cn/pub/sfbgw/fzgz/fzgzggflfwx/fzgzggflfw/202406/t20240625_501146.html
2.推进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成就综述法务动态推进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成就综述 三月如歌,万物齐吟。 在这个“春风吹得人心暖”的时节,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边远的乡村,都有法律服务工作者忙碌的身影,有的通过热线提供法律咨询,有的周末也在为群众办理公证,有的走进田间地头开展普法宣传……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https://www.tfzyfwq.cn/public-info/info-detail/73a433b047ada86544535abfdd9f0356
3.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的均衡发展理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本质上而言是法律服务资源配置与共享的过程。政府部门需要根据地区实际统筹规划,保障资源配置的高效性、合理性与均衡性,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 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宣传推广工作。公共法律服务是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为拓宽公共法律服务的普惠范围,鼓励更多群众采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https://www.workercn.cn/c/2024-11-15/83935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