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图书馆位于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74号,前身是1913年创建于安庆的安徽省立图书馆。全馆建筑面积3.61万平方米,是合肥市标志性文化建筑,全年免费向公众开放。近年来,参与起草2022年6月1日施行的《安徽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实施办法》,先后荣获“2016-2020年全省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称号。
馆藏丰富保障数字化法治资源
安徽省图书馆现有法治类图书105228种,19个服务窗口,1500个阅览座位,年接待人次、书刊外借册次逾百万,馆内各阅览区配备的电子阅读设备,实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是广大读者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的一个重要窗口。省图书馆还在全省建立了22家分馆、55个服务点,业务范围覆盖省内各个地区。
由省图书馆牵头成立的“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现有133家基层成员单位。由安徽省图书馆发起,联盟成员馆每年会以巡展、巡讲等形式联合开展活动,凝聚合力扩大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普法工作的影响力,也进一步打造了省图书馆一点多面、辐射全省的法治宣传教育格局。
活动多样打造特色化普法路径
安徽省图书馆通过讲座、展览、阅读推广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线上线下的普法宣传。结合“八五”普法规划,举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弘扬宪法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中国民法典的人民特色》《身边的民法典》《依法带娃用心带娃——<家庭教育促进法>之心理培育》等多场普法讲座。著名作家秦明应邀来馆开展《法医秦明:小说背后真实的法医世界》普法公益讲座,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2021年,省图书馆自制的动漫短片《星火燎原》,以儿童的视角展现了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时期进行法治建设的故事,宣传红色法治文化。该片在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省委网信办联合组织开展的“2021年度平安安徽‘三微’比赛暨优秀政法文化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因材施教”推动精准化法治宣传
安徽省图书馆面向未成年人、老年人、残障人士、干部职工和基层群众等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法治宣传,做到普法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馆少儿阅读体验中心利用电子大屏进行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常态化宣传,并组织少儿读者进行宣讲解读,营造全社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组织残障读者开展“安徽省图书馆盲人读者法律知识竞赛”“残障读者学习宪法网络讲座”以及《民法典》解读等活动,切实增强和维护残障人士的法律权益。面向本馆职工,开展《鸿篇巨制<民法典>的奥秘探索》《行有所止方可行者无疆——道路交通安全法解读》等专题讲座,筑牢职工的法律意识。
2022年9月,省图书馆推出“廉洁文化包公主题典藏文献展”,该展览以古籍文献展陈的形式,围绕党员干部群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省财政厅、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省统计局、省体育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交通运输控股集团等147家单位(团体)观展,中国新闻网、安徽日报、中安在线、扬子晚报、荆楚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
每年“江淮读书月”期间,省图书馆都牵头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开展各类普法教育。联合各级公共图书馆举办《百姓身边的民法典》巡讲活动,邀请法律专家在蒙城县、舒城县、绩溪县、桐城市孔城镇桐梓村等12个市县地区进行《民法典》的宣讲解读,实现普法工作向基层延伸。(省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