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竺家附近就有一家自习室,但那里人太少,学习的氛围不够,所以当看到东馆阅读广场黑压压的一片埋头苦读的人时,小竺满意极了。“所以再热的天我也愿意来,打车来我也愿意。在这种氛围下,学习不进去真的有点说不过去啊!”
小竺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前两天坐在他旁边的一个同龄人正好也在准备考研,两个人还交流了一番,相互打了打气。这种感觉真的挺棒的,大概只有在图书馆才会有这样的体验。
小朱目前在一家公司做质保,男友则是一个建筑设计师。今年4月,在上图东馆看书的小朱发现的那个男生竟在读和她一样的书,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铺》,两人因此相识,还发现两人竟然还是在一个初中上的学。后来他们还在图书馆又见过几次,正式谈恋爱那是6月上旬的事了。
“没有这座图书馆,我恐怕一辈子也见不到他。”小朱对记者说。也正是因为这样一段机缘,当夏天来临的时候,他们约会地点固定在了上图东馆。小朱说,虽然最近天气酷热,但是两个人一起逛图书馆一点都不热,“这里很安静,虽然看书的时候我们交流得很少,但其实这也是一种相互了解,相互体味。”
南京也有很漂亮的图书馆,但是小郑给自己制定的一个“小目标”:他要把长三角地区那些地标性的图书馆都走一遍。座位是小郑前几天就订好的,在位子上坐定,他被这里开阔敞亮的空间所震撼了,“很多图书馆想更多地安排座位,会将座位的间隔距离控制到最小,有时稍微伸伸懒腰就会碰到同桌。这里完全不用担心,而且电源插座、台灯等一应俱全,太完美了。”
让小郑感到吃惊的是,虽然天气如火炉一般,但图书馆里仍然有很多青年人赶来看书学习,“上海年轻人的学习氛围好浓,如果说逛图书馆还有什么压力的话,我就是觉得,看到这样的场景,再不好好学习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已成青年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上图东馆最抢手自然就是三楼阅读广场的那484个阅览座位。记者看到,今天7月24日之后一周的座位都全被约满。7楼“宝可梦公益阅览室”座席目前也只有7月30日还可以预约。这个夏天,读者逛图书馆的热情之高涨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