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声阅班级阅读系统”助力校园阅读推广活动

武东小学地处武汉三环之外,学校周边为城乡结合部,学生很难享受到公共图书馆的阅读便利。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学校馆藏资源存在图书数量少、书籍老旧等问题。学校“流动花朵”居多,家庭阅读率较低。

面对不利的阅读环境,学校大力创建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将家中书籍贡献出来,汇集在班级图书角,与全班同学共享好书。班级图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书籍不足、家庭书籍量少的困境,但这些书籍总体上数量少更新慢,在班级内流动范围窄,无法满足学生旺盛的读书需求。

02

案例介绍

“班级智慧图书系统”是利用数字化技术,面向图书馆、班级教室、教师阅览室的一体化借阅管理系统(如图1)。利用智能借还一体机、阅读器等智能阅读设施设备,通过“互联网+图书馆+阅读活动”的新形态阅读方式,将阅读可视化、具体化,融合各样的阅读活动和课程后,形成立体流动的生态阅读课堂,满足师生多元化学习需求。

图1“班级智慧图书系统”界面

“班级智慧图书系统”的运行是以学校教室的教学一体机为依托,在一体机上安装班级阅读管理平台系统,为全校的班级阅读活动推广提供智能化的基础。

2.1完善硬件配备

目前,学校所有教室一体机上均安装有“班级智慧图书系统”。学校每班配有班级图书架,用于存放学生捐赠图书;每班配备有一只图书扫码枪,用于学生图书借还;每名学生持有一张附带自己身份信息二维码的借阅卡,用于日常图书借还。

2.2推动自主借阅

“班级智慧图书系统”借阅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如图2)。学校每班配有2名小图书管理员,负责操作班级内部图书借阅电子系统和书架书籍整理工作,包括为班级新接收的书籍粘贴条形码,并用电子扫码枪对新书条形码和RFID码扫描录入等。学校中高年级班级均实现了智能化自主查询、借阅和归还,学生借阅活动基本实现了自主管理。

图2“班级智慧图书系统”馆员模式界面

2.3开展多彩活动

03

案例的创新点

本案例的创新主要体现在阅读条件、阅读操作和阅读影响3个方面。

3.1阅读条件的转变

主要体现在图书的位置前移,即实现了从图书馆到图书架的变化。

3.1.1空间上更接近

利用“班级智慧图书系统”,学生在教室内就可以查询要借阅书籍的信息(如图3),能够直接借阅班级图书架上的书,解决了学校教室距离图书馆远,受场地、人手等条件限制,图书馆借阅率不高的问题,达到了“信息多沟通,学生少跑路”的目标。

图3“班级智慧图书系统”查询界面

3.1.2借阅上更便利

3.1.3书目上更实用

系统自动推荐和班级图书架上的图书都是经过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层层挑选,绝大部分为最新、最受学生欢迎的书籍,解决了学校受经费等限制,图书馆的藏书更新率不高、体系不够合理、内容陈旧、结构和种类的单一、难以吸引学生阅读的问题。

3.2阅读操作的转变

主要体现在阅读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即实现了从被动借到自主扫的变化。

3.2.1借阅上由繁到简

学生利用“班级智慧图书系统”能迅速查阅到自己喜欢的书目和该书目的借阅情况,实现了的传统的教师推荐到信息化时代自主选择的转变。小图书管理员的设置,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繁琐的工作量。

3.2.2内容上由乏到趣

“班级智慧图书系统”方便学生检索需要的书籍,还能向学生定向推荐可能感兴趣的书目,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了学生自主阅读。

3.2.3活动上由少到多

3.3阅读操作的转变

主要体现在阅读目标的提档,即实现了从个体影响到群体效应的变化。

3.3.1阅读上由独到众

班级阅读活动的开展,让读书活动由独立的个体延伸到班级、年级、学校、家庭和社区,将项目化学习和群体性交流相融合,让师生和家长愉悦地与古代先贤、文人墨客近距离交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3.3.2对象上由窄到广

“班级智慧图书系统”完美地将校图书馆、职工书屋、班级图书进行了有机串联,打通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班级、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校之间的阅读通道。通过开展各类主题读书活动,将阅读延伸到家庭和社区,提升了师生、家长和社会成员的家国情怀,培养了学生热爱、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

3.3.3行为上由外到内

通过借还行为—自主阅读行动—丰富多彩的反馈闭环管理,在大量阅读书籍和各类读书活动中,学生潜移默化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明礼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并逐步外化于形,内化于心。

04

案例效果评价

4.1图书资源利用更充分

学校依托“班级智慧图书系统”,将以往校园图书馆以藏书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学生认知年龄、阅读兴趣等将图书进行分类,利用智能设施设备,通过“互联网+图书馆+阅读活动”的新形态阅读方式,在不增加人员、工作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图书资源。

4.2图书管理更加便利

依托“班级智慧图书系统”,学生在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刷脸”快捷地借还书,系统还会根据学生阅读能力推荐书目,实现图书“私人定制”;在教室可以凭借“借阅卡”,通过一体机借阅应用软件和条码枪快速完成班级同学借还图书,借阅过程实现了现代化、便利化和自主化(如图4)。

4.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进一步完善,综合素养能力得到提升

图5班级借阅统计“阅读之星”界面

在各类班级阅读活动中,通过项目化小组学习方式解决真实问题,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实验探索、实践体验等无边界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养成终身利用图书馆的习惯。“班级智慧图书系统”为师生提供了共享交流的平台,独特的“小管理员机制”包括了分岗位招聘、应聘流程、入职仪式等招募竞聘机制,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和竞争的意识,间接将学生借阅服务行为,提升为学生处理书与书、人与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生综合素养得到了整体提升。

依托“班级智慧图书系统”的班级阅读活动体系还在进一步完善中,家校导读、教师指导、家委会推荐、班级间图书交换机制、家庭与学校共建共享、社区和家校阅读生态构建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THE END
1.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6篇(全文)案例简介:简要分析案例的定位、创新点、运作情况以及与读者、资源和服务的相关度、活动启示等。 简要分析案例的定位: 本案例的定位是发挥图书馆员的素质与潜能,调动图书馆员做本馆阅读推广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与个性化。阅读推广是图书馆工作的正能量。图书馆员积极做阅读推广工作的意识,强化图书馆员宣传、借鉴与吸收阅读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a7lqkpp.html
2.我校图书馆入选2024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服务优秀案例新闻网讯9月23日至24日,由上海市图书馆学会、全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图书馆微服务研讨会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召开。会上,评选出了22个2024年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服务优秀案例,我校图书馆刘悦博士报送的《三馆融合·传承非遗——多途径实践助推全民阅读》入选。 http://news.qdu.edu.cn/info/1023/36381.htm
3.创新实践案例:中小学图书馆“书香悦读”系列阅读推广活动一、案例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为了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素养,我校图书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创新性地开展了一系列“书香悦读”系列阅读推广活动。 二、活动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https://www.jianshu.com/p/13b51cb3ee24
4.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案例获得中国图书馆学会专栏推介近日,我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案例“书名竞猜之‘书途同归’”项目获得中国图书馆学会“凝聚精华 助力推广”专栏推介,引起师生关注。 “书名竞猜之‘书途同归’”项目是由图书馆“湖小图”微信编辑团队精心打造的线上阅读推广活动,曾荣获2020年湖南省高校“一校一书——经典、精读、经世”阅读推广活动“创新案例奖”https://lib.hnist.cn/info/5502/64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