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古籍数字资源集成平台发布5000余部古籍在线可查,数字化让目录检索更便利方志馆藏文献南京图书馆

12月23日,江苏省古籍数字资源集成平台正式发布。该平台由南京图书馆建设,目前主要包含“古籍目录资源”“古籍全文影像资源”“古籍视频和展览资源”三部分,提供104807条古籍目录的综合检索、5035部24644册古籍全文图像的阅读、2个专题40个短视频和7个古籍专题展览的浏览。

平台向全社会公开

公众无需注册即可在线检索

江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重要的古籍收藏大省。全省古籍分布广泛、数量众多、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南京图书馆馆长、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陈军介绍,截至2024年底,全省现存古籍总量在25万部以上,其中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1422部,占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

现在,足不出户就可在线上查阅江苏的珍贵古籍。

“我们可以看到,平台提供了标题、责任者、出版者、出版发行者等多种检索方式,提供如‘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版本类别’‘朝代分布’‘馆藏分布’等分类检阅项目。”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周蓉现场演示操作方法,“书影阅览界面还支持画线、做笔记、添加书签等操作,方便读者使用。”

数字化让目录检索更便利

清人文集等专题库全文影像可查

编目是图书馆的一项基础工作,目录明确才能帮助读者“按目求书,因书究学”。陈军介绍,平台包含“江苏省古籍存藏目录”与“馆藏新印丛书综合目录”两个专题目录数据库,数字化让目录检索更为便利、实用。

其中,江苏省古籍存藏目录数据库整理收录全省现存古籍经部目录26592条,是南京图书馆承担的江苏文脉研究项目《江苏文库书目编典藏志》的成果转化。该库实现了全省经部古籍目录的通检,可以分别按类别、主题等进行检索。收录的目录信息较为完整齐全,如四十二卷本《康熙字典》收录了461条,十五卷本《说文解字》收录了366条,收藏单位涉及二十余家图书馆。

馆藏新印丛书综合目录数据库整理收录633部丛书子目78215条,是全国第一个由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历史文献影印本子目检索系统。该库以南京图书馆藏大型新印历史文献丛书为整理对象编制子目,其著录方式均依照古籍、民国原本图书的著录规则,查找便利。

《清人文集》是研究清代文献的重要基础,也是反映清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依据,清人文集全文影像数据库目前收录南京图书馆藏清人文集502部1630册;稀见方志全文影像数据库收录南京图书馆藏旧方志140部818册,其中孤本方志52部,国内收藏单位在3家以内的稀见方志88部,十分珍贵。

除“清人文集”和“稀见方志”两个专题数据库外,平台还提供有4393部22196册馆藏古籍的全文图像,包括宋本15部、元本25部、明本1084部、稿本511部。

持续开发古籍深度标引

吸引公众参与推动活化利用

为了更好地向普通读者介绍古籍知识,传播古籍保护理念,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平台还设有“视频”“展厅”两个板块,展示南京图书馆古籍活化利用成果。

视频板块现收录40个专题视频,主要内容为南京图书馆自主拍摄的各类古籍宣传推广短视频,包括线下展览的导览和衍生情景短剧,以及两个古籍短视频品牌——“书林锦绣”“食光机”。展厅板块则将南京图书馆近年来举办的各类古籍专题展览转化为线上展,长期留存,集中展示。

未来,江苏省古籍数字资源集成平台将如何持续开发,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古籍数字化服务?

南京图书馆副馆长、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陈立表示,南京图书馆将持续推进古籍的深度标引和加工,以期实现平台全文检索能力。“我们也正与全省多家古籍收藏单位进行深度交流,规划如何有效展示江苏古籍特色,并考虑在平台上显示地图以直观展示收藏单位位置。”陈立告诉记者,另一方面,南图也在开发移动应用程序,希望通过丰富虚拟展厅、小游戏、读者座谈等各种形式的用户体验,增强公众对古籍的认识和兴趣,促进互动交流,从而进一步展示江苏在传统文化保护利用方面的贡献。

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表示,江苏省古籍数字资源集成平台的发布为全国提供了很多珍贵的古籍资源,让公众足不出户就能看到馆藏,在全国走在前列,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THE END
1.中国古籍保护网中华古籍书目数据库 中华古籍数字资源库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数据库 全国联合发布古籍数字资源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与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文献》杂志在线专题 · “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 · 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 · 四川大学古籍菁华展 · 龙吟书香——甲辰新春贺岁展 数字资源 · 中华古籍资源库 · http://nlc.cn/pcab/
2.中国国家图书馆发布《中华古籍资源库》可免登录浏览,包含10万部(件数字方志 地方志文献为我国所特有,也是国家图书馆独具特色的馆藏之一,所存文献数量与品质极高。该数据库以国家图书馆藏地方志文献建设,主要包括为清代(含清代)以前的方志资源6529种。 赵城金藏 《赵城金藏》被誉为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赵城金藏》是在金代刻的一部大藏,因为它藏在赵城县(今属山西洪https://www.appinn.com/zhonghuagujiziyuanku/
3.全球免费历史文献数字资源大全这篇博客整理了全球范围内的免费历史文献数字资源,包括中国国家图书馆、其他国内图书馆、港台地区以及海外图书馆的珍贵古籍、地方志、拓片、家谱等资源。还涵盖了目录数据库和学术资源导航网站,为历史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在线检索平台。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https://blog.csdn.net/qq494370/article/details/105957208/
4.民国文献数据库汇总近代上海方志资料数据库 http://10.10.184.11:81 CADAL 数字图书馆 http://www.cadal.zju.edu.cn/index 包括有民国图书、民国期刊等。似乎包括了“民国文献大全数据库”的资源,后者无法直接通过校vpn登入使用,不再单独列出。 上师大馆藏解放前报刊题录数据库 https://m.douban.com/note/697957972/
5.国家图书馆介绍国家图书馆在哪里国家图书馆馆藏实力如何→数字资源 截至2017年12月,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达1323.35TB,与2015年相比增加162.37TB。其中:馆藏特色数字化资源1059.69TB,外购数据库101TB,网络导航和网络资源采集114.73TB,征集数字资源42TB,电子报纸呈缴5.93TB。资源内容主要包括:电子图书3765676种4246420册,电子期刊55882种,电子报纸11596种,学位论文6410080篇,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9809.html
6.中文数字图书馆(精选六篇)将印刷格式的电子文档直接转换为数字出版物, 可以避免OCR方式所带来的内容差错。 (3) 由计算机排版软件在生成印刷格式电子文档的同时, 直接生成数字出版物, 也就是印刷出版、数字出版一体化。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数字出版物正确, 而且保留了全部信息, 可以直接入库数据库, 方便检索。本系统采用第三种方式, 横跨多种媒体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85lkk2.html
7.国家图书馆联合39家单位累计在线发布古籍数字资源13万部3.南京图书馆发布古籍数字资源简介 “清人文集数据库”是2021年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专项经费资助的,“江苏省珍贵古籍全文影像数据库”项目的第一期成果。数据库将通过“江苏省珍贵古籍数字资源集成平台”进行全网公开发布。 “清人文集数据库”目前共收录清人文集399种,以全本彩色扫描的方式制作成数字影像,并进行全网发布http://www.jslib.org.cn/zx/yjzx/gn/202301/t20230129_250636.html
8.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供文献保障和智力支撑为了保护、传承中华法系的优秀思想和理念,便利学界研究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目前国家图书馆已将大部分法律文化善本古籍数字化并发布上网,可供广大公众查阅使用。 国家图书馆通过对法律文献的研究,自建了多个专题性法律文献数据库。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民国时期法律法规数据库”的建设。 http://e.mzyfz.com/paper/1720/paper_45583_9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