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建设及其特点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三期

毛建军(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210093)

摘要对台湾地区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情况进行较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并总结了台湾地区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的特点。

关键词台湾地区古籍数字化古籍书目数据库

1台湾地区计算机与古籍整理的早期实践

台湾地区的古籍数字化资源建设是在台湾地区图书馆自动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71年台湾“国科委”马志钦教授提议利用计算机做中文资料处理研究,不久几乎所有大学和电子研究机构都全力投入了这项极具潜力的领域。[1]1972年,台湾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立了计算机图书目录,开始了计算机用于图书编目的工作。[2]1984年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开始实施开发“史籍自动化系统”,该计划由毛汉光教授倡议,谢清俊、管束东主持开发。1984年7月1日《“中研院”古籍全文资料库发展概要》起草,标志着台湾地区古籍数字化的真正起步。[1]“中研院”古籍全文资料库的开发宗旨是:“为了中华文化的延续,务必要使古籍能活出现代风貌,不可任其在科技的洪流中式微没顶,而解决的方法,则是将古籍以电子媒体表达。”(《“中研院”古籍全文资料库发展概要》)在台湾地区,除了单位投资建设中文信息资料库外,部分个人也积极投入到这项极具挑战的工作中。

2台湾地区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建设

台湾地区古籍书目数据库的编撰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初,台湾“中央图书馆”将馆藏善本制成机读目录,开启了台湾地区古籍书目数据库工作。其后,台北故宫博物院、台大图书馆、“中研院”傅斯年图书馆等单位也都积极参加进来,台湾“中研院”自上世纪80年代推动史籍自动化计划以来,也开发了大量的古籍书目数据库。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机读编目实践的成熟,台湾地区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建设也逐步展开。

研院”民族所、“中研院”傅斯年图书馆、台北市文献会、“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宜兰县史馆、故宫博物院、“国史馆”、“国史馆”台湾文献馆、“国家图书馆”和万万斋。[4]

“明人文集联合目录与篇目索引数据库”由台湾“国家图书馆”汉学研究中心研制,包括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台湾大学图书馆、“中研院”傅斯年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及汉学研究中心所藏明人文集的书目数据。“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开发的“台湾地区文献数据联合目录”(32113笔)内容含台湾图书文献数据,凡古文书、古契、先贤遗著、士绅之文集、诗集、日记、账簿、族谱、家乘、祭祀公业资料等,包括“中央图书馆”、台湾省文献会、省立台中图书馆、“中研院”、台北市文献委员会、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成功大学图书馆、傅斯年图书馆、台北市立图书馆等36个单位的文献数据。

另外,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发建设了“家族谱牒文献数据库”和“善本古籍资料库”;台湾“中研院”也开发建设了“简帛金石数据库书目”、“生命医疗史研究室数据库检索”以及“中国大陆各省地方志书目查询系统”等特色专题书目数据库。

3台湾地区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的特点

3.1突出数据库建设的长期性和计划性

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因此数据库的建设也要有计划性。由于台湾地区的古籍收藏十分分散,参与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的单位也很复杂,除了“中研院”、“国家图书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历史博物馆等古籍收藏主体单位外,台湾省文献会、“文建会”以及部分古籍收藏丰富的高校图书馆也参与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建设。早期台湾地区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建设都是各单位封闭性的研究和开发,1998年起台湾有关部门率先推动“数字博物馆项目先导计划”,开始了台湾地区古籍数字化的合作阶段。2000年台湾“中研院”受委托规划并实施“典藏数字化计划”,2001年“文建会”成立“文化数据库”领导机构。其中“典藏数字化计划”在数据库规模和社会影响方面最为突出。[5]由“国家图书馆”承担建设的“古籍联合目录数据库”是该计划较有特色的数据库。该数据库遵循“分别建库、集中检索”的建库方案,待各参与单位数据库完成后统一设置。数据库计划分为台湾地区、中国大陆地区、港澳地区、东北亚及东南亚地区、北美地区及欧洲地区。

3.2注重数据库建设的交流与合作

3.3重视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兼容与整合

台湾地区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兼容与整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岛内数据的兼容与整合,二是与大陆地区书目数据库的兼容与整合。由于台湾地区古籍数字化建设实施的是长期计划,在数据库建设之初就已经联合各单位制定了统一的数据库标准。因此,台湾地区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兼容与整合主要是指与大陆地区的书目数据库的兼容与整合。古籍书目数据库的最终目的是向读者提供馆藏古籍书目的检索服务,所面向的使用者是两岸及全球的读者。由于两岸数据库标准的不一致,因此数据库标准的建立以及后设数据格式的建立就显得十分重要。台湾“国家图书馆”在实施“中文古籍书目数据库”过程中强烈呼吁“世界各地图书馆应提供书目数据集中置于‘中文古籍书目数据库’中,使之扩大为华文世界‘共有共享’的中文古籍联合目录”,并建议各馆自行建库,通过Z39.50、OpenURL、HTTP等标准通讯协议整合检索,以实现资源共享。目前,两岸学者正在就建立“古籍联合目录数据库书目质量控制作业标准”、“数据库之维护”、“建文件标准”、“目录著录标准”等议题进行后续的讨论,以谋求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共通共享。[8]

参考文献

1叶晓珍.电脑摇身,古籍一变——访“中研院”谈古籍全文检索系统[J].国文天地,1990(9):16-19.

2程光.台湾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与启示[J].情报资料工作,2001(06):39-40,45.

rbookhtml/intr.htm.

edu.tw/rbook.cgi/frameset4.htm.

5罗凤珠.台湾地区中国古籍数字化的现况与展望[J].书目季刊,35(1):23-34.

6劳飞.海峡两岸携手研讨:整理研究中国古籍如何运用现代化技术[J].语言文字应用,1994(1):71.

7鲍道.两岸古籍整理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台北召开[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6(3):126-127,

118.

lib.hku.hk/ccrcd/1-7.ppt.

附表:台湾地区古籍书目数据库列表

数据库名称开发单位网址备注与说明

ttsweb@0:0:1:/opc/catalog/rarecat@@0.09414726047048022。116034笔;书名、作者、出版地、出版者、版本项、主题检索。

hypage.cgiHYPAGE=home/rbook_home.htm。书目26619笔、图像书目8585笔;系统包括3个栏目:特藏珍品选介、善本资料查询、古籍影像检索。

frameset4.htm。55万余笔。

rbook.cgi/frameset5.htm。14986种;书名、编著者、收藏者、出版者、主题检索。

gs/ugsweb.cgio=dunidir。32113笔;包括“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台湾省文献会、省立台中图书馆、“中研院”、台北市文献委员会等36个单位的数据。

~wenwu/search.htm。本系统采用中正大学信息研究所的GAIS系统。

%7Emedicine/book/search.htm。多项目查询、词组查询、排除字符及自然语言查询。

dblist.htm。另有:宫中档及军机处档折件、清代文献档案总目、清代档案人名权威资料查询、清宫奏折档台湾史料等。

Html。题名、著者、版本、四部类目、卷次、朝代、元版宋版其他明版清版检索。

THE END
1.家谱数据库中国家谱数据库是由中国家谱档案馆重点建设的家谱查询网站,目前数据库已录入300多个姓氏的数万册家谱信息,还将以每年数千部族谱的速度持续更新。我们努力建成最全面的中华族谱数据库,欢迎大家查询!https://www.jiapudata.com/
2.中国古籍保护网保护计划 简介 工作机构 政策法规 规划 标准规范 工作简报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各省保护中心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http://nlc.cn/pcab/
3.上海图书馆家谱数据库上海图书馆-家谱数据库 数据库网址 http://wrd2016.library.sh.cn/channel/stjp/ 语种 中文 资源类型 古籍 学科 数据库使用资料 数据库介绍 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家谱是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以特殊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又称为族谱、宗谱、家乘、家牒、世谱、房谱等, 是历史学、http://www.lib.cass.org.cn/zy/dzzy/mfxszy/202104/t20210429_5330549.shtml
4.国家图书馆可通过读者卡号远程登录访问的中文数据库9、数字善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古籍善本直接继承了南宋缉熙殿、元翰林国史院、明文渊阁、清内阁大库等皇家珍藏,更广泛地继承了明清以来许多私人藏书家的毕生所聚。宋元旧椠、明清精刻琳琅满目;名刊名抄、名家校跋异彩纷呈;古代戏曲小说、方志家谱丰富而有特色。本数据库的建设,以保护古籍、传承文明为目的,将逐步发布https://www.hnass.com.cn/Article/index/cid/69/lid/71/id/634.html
5.全球免费历史文献数字资源大全这篇博客整理了全球范围内的免费历史文献数字资源,包括中国国家图书馆、其他国内图书馆、港台地区以及海外图书馆的珍贵古籍、地方志、拓片、家谱等资源。还涵盖了目录数据库和学术资源导航网站,为历史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在线检索平台。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https://blog.csdn.net/qq494370/article/details/105957208/
6.国家图书馆家谱古籍库–海交史国家图书馆家谱古籍库(13013册,共373G)+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收藏古籍(共338G,13115册) 由马光(搬运工) 5 2 月, 2022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收藏古籍(共338G,13115册) 官方在线网址:http://www.ncpssd.org/Literature/ancientbooklist.aspx?nav=5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收藏古籍(共338G,13115册https://haijiaoshi.com/archives/tag/%E5%9B%BD%E5%AE%B6%E5%9B%BE%E4%B9%A6%E9%A6%86%E5%AE%B6%E8%B0%B1%E5%8F%A4%E7%B1%8D%E5%BA%93
7.中国家谱知识服务平台家谱文化 家规家训 迁徙图 数字展览 姓氏浏览 时空浏览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杨yang 2426种 先祖名人4324 始于1368 叶ye 990种 先祖名人1980 始于1368 余yu 757种 先祖名人1470 始于1368 袁yuan 560种 https://jiapu.library.sh.cn/
8.福利众多史学类电子书分享链接,眷保存,手慢无!点击链接保存,或者复制本段内容,打开「阿里云盘」APP ,无需下载极速在线查看,视频原画倍速播放。 12.上海图书馆藏家谱数据库 全8603册 https://www.aliyundrive.com/s/4cfiQeoCVrZ 13.解放军出版社书籍 https://www.aliyundrive.com/s/x7LmqcXghzv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634733225053323601
9.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供文献保障和智力支撑开展文献研究并建设数据库 为了更好地将专业性与公共性进行结合,国家图书馆通过搜集整理、编纂、出版法律文献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法律文献研究并开发建设数据库,以专业的态度对文献进行系统整理、精细加工、多维度展示,针对不同用户群体需求,提供多渠道、多层次服务。 http://e.mzyfz.com/paper/1720/paper_45583_9698.html
10.浙江图书馆自建数据库数据库和检索课浙江图书馆是国内创办最早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总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是国家一级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向全国提供服务,一方面,很多数字资源通过网上申请图书馆借阅证可以免费使用,另一方面浙江图书馆自建了很多特色数据库,向全球提供服务。本列表展示浙江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 https://www.jiansuoke.com/provider/zjlib?page=1
11.资源分享国内外文物考古历史文献数据库大全3.台湾地区地方文献影像数据库http://twinfo.ncl.edu.tw/cgi/local/index 4.东洋文化研究所所藏汉籍善本全文影像数据库 http://shanben.ioc.u-tokyo.ac.jp/ 5.上海图书馆——古籍书目数据库 http://search.library.sh.cn/guji/ 6.上海图书馆——家谱数据库 https://m.douban.com/note/657964917
12.数据库综合资源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东南亚华人历史文献 该馆珍藏的东南亚地区华人相关的历史文献的电子版,包括中英文日报、期刊杂志、社团及学校特刊、历史著作、社团档案、会刊、家谱、族谱、家书、文物、单据、图片等。 早稻田大学古籍综合数据库 该数据库是日本早稻田大学馆藏的中日两国古籍、相关文献资料以及一些图像文献等,大约有https://eastlawlibrary.court.gov.cn/court-digital-library-search/page/purchaseChain/searchWorldLaw.html
13.中国索引杂志该期刊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收录。出版信息: 期刊类别:图书 出版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纸张开本:A4 评价信息: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数据库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查看更多 投稿咨询 https://www.gwyoo.com/qikan/jyyshkxqk/shkxzh/201004/359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