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公布!附全文→古籍读者文献馆藏

《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已由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24年11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详见↓

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条例

(2024年11月28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为了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书香社会建设,保障公众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传承人类文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公共图书馆的设立、运行、服务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系统谋划、统筹发展,服务均等、优质高效的原则,推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公共图书馆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加大对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预算,并及时、足额拨付。

第五条市、区文化旅游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

第六条鼓励境内外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依法捐赠资金、设备,捐建馆舍、设施等方式,支持本市公共图书馆建设。

第七条公共图书馆有关行业协会、学会等组织应当发挥指导、协调、服务等作用,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开展学术研究、交流和培训,促进从业人员提升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

第八条本市依托长江三角洲区域文化领域一体化推进机制,加强公共图书馆文献交流、文献保护、文献开发利用、信息咨询研究和读者服务等方面的合作,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公共图书馆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鼓励和支持本市公共图书馆加强与其他省市公共图书馆交流合作,开展跨区域文献互借、数字资源共享、联合阅读推广等协同服务。

鼓励开展公共图书馆学术、文献、人员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九条本市建立覆盖城乡、便捷实用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本级公共图书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本辖区人口数量、人口分布、环境和交通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设立公共图书馆;有条件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以设立独立馆舍的公共图书馆。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在本市设立公共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的设立、变更、终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登记手续。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以利用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等综合服务设施设立居(村)图书室,服务城乡居民。

第十条市人民政府设立的上海图书馆为本市公共图书馆的中心馆,发挥全市地方文献收藏中心、联合编目中心、古籍保护中心和图书馆协调与协作中心等方面的作用,并承担以下工作:

(二)组织开展公共图书馆文献编目工作;

(三)建设、维护和管理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网络;

(四)指导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和运行;

(五)统筹古籍和其他珍贵历史文献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工作;

(六)统筹全市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和运行,推动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第十一条本市按照国家规定建立以区公共图书馆为本行政区域的总馆,乡镇(街道)公共图书馆、居(村)图书室为分馆或者基层服务点的总分馆制,推动公共图书资源区域联动共享,促进优质服务向基层延伸。总馆应当加强对本地区分馆、基层服务点的业务指导、服务培训,以及文献信息和阅读推广等方面的资源调配。

鼓励城市书房、农家书屋、职工书屋以及具备条件的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的图书馆(室)加入总分馆体系。

第十三条公共图书馆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合理设置工作岗位,配备专业人员。

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馆长应当具备相应的文化水平、专业知识、组织管理能力和工作经验。

第十四条公共图书馆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专业化管理,做好文献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管理、设施设备管理维护等日常运行管理工作。

市、区公共图书馆应当系统收集本行政区域地方文献信息,保存和传承本行政区域的地方历史、都市和乡土文化,逐步形成体系化的地方文献信息收藏。

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的馆藏文献总量和新增馆藏文献量应当符合本市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

第十七条在本市依法登记注册的出版单位应当自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等正式出版物出版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上海图书馆交存一册(套、件)正式出版物。上海图书馆应当出具交存凭证,并依法妥善保存、管理和使用。

上海图书馆应当定期编制正式出版物交存本目录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八条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向公共图书馆捐赠正式出版物、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手稿以及其他文献信息。

接受捐赠的公共图书馆应当出具捐赠凭证。

第十九条市、区公共图书馆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对古籍以及其他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献信息建立分级分类保护制度,采取相应技术保护措施,并加强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

鼓励公共图书馆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展古籍保护和修复研究,培养古籍保护人才,传承古籍修复技艺。

第二十条公共图书馆应当妥善保存馆藏文献信息,不得随意处置;确需处置的,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文献处置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公共图书馆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依法配备安全保护设备和人员,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公共图书馆应当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依法采取限制使用设施、设备,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等应急处置措施。

公共图书馆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开文献信息资源使用、社会教育等服务开展情况;建立读者意见建议的反映受理和主动征询机制,定期开展读者满意度调查。

第二十四条本市实行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体系和配送体系建设,实现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鼓励公共图书馆开展图书借还线上预订服务,依托物流体系线下配送图书。

第二十五条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因地制宜面向园区、工业区、农场、工地等区域提供流动服务;在人员流动量较大的公共场所,配备自助服务设施,提供全时段借阅服务。

第二十六条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利用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和载体,推动营造应用服务场景,向读者提供文献信息线上检索、查询、借阅和智能推介等服务,提高读者信息素养。

鼓励公共图书馆建立数字阅读服务平台,增加电子图书、电子有声读物等数字资源的品种和数量,并配备相应的数字阅读设施设备;鼓励公共图书馆加强对古籍以及其他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献信息的数字化转化和应用服务。

市、区公共图书馆应当对乡镇(街道)公共图书馆提供数字资源服务和技术等方面支持。

第二十七条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设置少年儿童阅览区域,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和设施设备,配置适宜少年儿童阅读的文献信息,开展面向少年儿童的借阅服务、阅读指导和社会教育活动。

鼓励公共图书馆为中小学校开展公共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专业支撑。

第二十八条公共图书馆应当通过配备无障碍设施设备、提供必要的人工服务等方式,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便利化服务。

市、区公共图书馆应当设置视力障碍者阅读专区或者专座,配备有声图书、盲文书籍。

公共图书馆在馆内以阅读障碍者能够感知的无障碍方式向其提供已发表作品的,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国家有关规定。

第二十九条市、区公共图书馆应当设置符合译写规范或者通行惯例的外国文字标识指引。

鼓励有条件的公共图书馆增加外文文献藏量,提供多语种的读者咨询服务,提升多元文化服务水平。

第三十条公共图书馆应当解答读者有关文献信息的咨询,指导读者查找文献信息。

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条件,结合馆藏文献资源,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专题信息收集、参考资料编写等咨询研究服务。

第三十一条鼓励和支持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专业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加强跨系统协同发展、互联互通,通过馆际互借、文献传递、联合参考咨询等方式开展联合服务。

鼓励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专业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在不影响日常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秩序前提下,向社会公众提供阅读服务。

第三十二条公共图书馆应当通过阅读指导、优秀读物推荐、读书交流、讲座展览、演讲诵读、图书互换共享等方式,免费向社会提供阅读推广服务。

鼓励公共图书馆在重大节庆、会展活动期间,结合主题特色馆藏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第三十三条鼓励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产业园区、商务楼宇、景区景点等合作,互相开放设施场地,拓展阅读推广活动类型与形式。

鼓励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组织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特点与公共图书馆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

第三十四条鼓励公共图书馆结合馆藏特色、资源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阅读品牌。

具有专业技能、实践经验的组织和个人可以与公共图书馆合作开展公益性阅读推广活动,联合打造阅读品牌。

新闻出版、文化旅游等部门应当加强对公益性阅读推广活动的支持和指导。

第三十五条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

公共图书馆应当做好志愿者招募、培训和评价,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提高志愿服务质量。

第三十六条市文化旅游部门应当按照国家部署做好市、区公共图书馆的考核评价工作。

市文化旅游部门应当制定本市乡镇(街道)公共图书馆考核评价标准,并组织开展有公众参与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考核工作。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并作为改进工作、提高服务与运行质量以及对公共图书馆给予补贴或者奖励等的依据。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wps打印 关闭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鹤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 地址:鹤壁市淇滨区黄河路163号 E-mail:hbwglj@163.com 邮编:458030 电话:0392-3315615豫ICP备2022014771号 网站标识码:4106000024 豫公网安备41061102000274号https://wglj.hebi.gov.cn/zfxxgk/fdzdgknr/ggwhfw/art/2024/art_968fb944e4c94f7b8fd7242af3ab1946.html
2.《图书馆工作相关法律法规选编》(韩新月马达)简介书评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图书馆工作相关法律法规选编》,作者:韩新月 马达,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最新《图书馆工作相关法律法规选编》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图书馆工作相关法律法规选编》,就上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3955788
3.加拿大公共图书馆法律制度研究【摘要】: 从世界范围来讲,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完善的国家,都有较为完备的公共图书馆立法来支持。目前,全世界已有包括加拿大在内的87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225部图书馆法规。现行加拿大公共图书馆法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公共图书馆专门法、公共图书馆专门法的配套法律法规、公共图书馆行业相关的标准及规范、公共图书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394-1015519649.htm
4.香港特区法律文献资源的检索与利用(4)立法会图书馆(http://library.legco.gov.hk/)——收藏有关基本法的图书、期刊等资料。 (5)双语法例资料库(http://translate.legislation.gov.hk/dsclmr/gb/0/www.legislation.gov.hk/chi/index.htm)——香港律政司制作,其中的《法例资料库》包含《基本法》等宪法类文件、全国性法律及其它有关文件。 http://iolaw.cssn.cn/gyyd/200809/t20080929_4601418.shtml
5.包含法律法规裁判文书法律期刊法律学位论文报纸会议简介:《中国法律知识资源总库》(CHINESE LEGAL KNOWLEDGE INTEGRATED DATABASE,简称“CLKD”),是目前中国信息量最大、资源类型最全面的大型动态法律知识服务系统。 检索词 数据库名称文献类型收录时间总文献量特点年更新 CLKD案例库裁判文书、案例分析1979年至今56万篇文书评析结合7万 http://cnki.kmlib.yn.cn/KNS/law/default.html
6.新法规速递法律图书馆法律数据库提供了收录1949年至今近50万条(每天更新中)《国家法律数据库》、《地方性法规数据库》、《立法草案、条文释义数据库》、《裁判文书数据库》、《合同范本与法律文书数据库》、《法律图书数据库》、《法治动态数据库》的查询阅读服务http://www.law-lib.com/law/
7.中国数字图书馆第一条 为了规范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管理,根据《印刷业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2015-03-03 关于印发《新闻出版广电(版权)行政处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广电(版权)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广电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出版局,各省级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机关各部门: 为推动新闻http://www.cdlc.cn/n/newslist.aspx?cid=1
8.法律书籍免费阅读有哪些APP推荐法律书籍免费阅读有哪些下载这里,为你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图书服务。更多 人气预约榜TOP100 ,当前已有7880人预约 订阅最新信息 需下载豌豆荚 A P P No.4 法律法规 生活休闲|35MB 收录了1000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2000多部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16000多部地方性法律法规。软件特色:1. 法律法规详细分类,一键查找。包含最高法颁布的全部https://www.wandoujia.com/bangdan/1045349/
9.[渝粤教育]西南科技大学信息法律法规在线考试复习资料2021版(2)本文汇总了2021年信息法律法规的要点,包括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犯罪客体、信息系统安全等级、隐私权保护、商业秘密认定、涉密信息系统密级排序、国家秘密期限、图书馆法历史、地震预报、国家标准有效期、集成电路知识产权保护、软件著作权、作品定义、著作权保护期限、合理使用、知识产权核心法典等关键知识点。 https://blog.csdn.net/m0_53223332/article/details/121882115
10.中国法学网图书馆 工作平台 01 2024-12 澳门财经科技与教育发展学会北京交流团到访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 24 2024-12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研讨会成功2025年招收攻读全日制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10-09] 法2025年招收攻读全日制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10-09] 中国http://www.iolaw.org.cn/
11.法律新人必备30个实用微信小程序,码住!按时间排序;统一的期刊推荐机制,全球期刊统一采用中国知网CI指数(综合影响力指数)进行评价,并实现统一排序;统一的知识网络,实现以单一文献为节点,构建全球知识网络;统一的阅读方式,全部文献支持HTML、CAJ、PDF、EPUB四种格式;统一的个性化服务,构建用户需求模型,提供文献智能推荐服务,支持使用者构建自己的个人数字图书馆。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98710746349648
12.文化部关于公共图书馆加强查禁书文化部法律法规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书报刊、音像市场的有关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图书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反对和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中的作用,做好图书馆收藏的已被查禁的书刊管理工作,特作如下通知: 一、公共图书馆作为书刊的流通和收藏部门,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指示精神,认真执行各级政府和有关https://code.fabao365.com/law_265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