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期2024年12月6日业务研究部、报刊阅览室编辑
本期目录
1.公共图书馆如何“长”在城市里
2.佛山邻里图书馆突破2000家
3.“天津图书馆昌都图书馆移动分馆”亮相
公共图书馆如何“长”在城市里
《文汇报》2024年11月30日第1版
明年1月1日起,《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将施行,这座书香四溢的城市,迎来了“定制”的地方性法规。图为嘉定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应该“长”在一座城市中。它不应止于悠悠书香,还能成为“超级链接器”,触发人与人、人与社区的情感互动。
明年1月1日起,《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将施行。这座书香四溢的城市,迎来了“定制”的地方性法规,一方面,呵护书友们的“体感”,明确鼓励提供延时服务、错时服务、建立数字阅读服务平台;另一方面,打开思路,公共图书馆柔软地嵌入城市角角落落。
有人期待,引入社会力量的奇思妙想,为运营相对单一的社区图
书馆注入神采;有人希望,多举办读物推荐、读书交流等互动活动,从他者观照内心世界。这些实践中兼具流量口碑的探索被逐一纳入法条。
“这部聚焦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性法规,不只为健全本市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法治保障体系,引领公共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也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作出贡献。”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法工委主任阎锐解释。
延时错时开放,让书香便捷可及
“长”在城市里的公共图书馆,要便捷可及。
对书友来说,这个问题可具象为——公共图书馆究竟开放多久?倘若所有图书馆都24小时免费开放,大量人力物力资源难免浪费;但所有公共图书馆都“朝九晚五”,那么势必有一部分夜归人无法享受到公共文化资源的供给。
打通数字资源壁垒,鼓励建设共享平台
“长”在城市里的公共图书馆,要妥帖关照全人群“精神充电”的需求。
馆方打出差异牌的石库门特色主题阅览室倒颇受好评。除大众书目外,馆方还自掏腰包拍摄了《红蓝绿——石库门的三原色》等连环画专题纪录片,彰显地域特点和数字文化特色,每月更定期举办专题活动,以活动流量黏住固定客群。
明复图书馆的现象并非个案。结合《条例》调研,复旦大学地方发展研究促进会与杨浦区新江湾城街道图书馆联合发起了一次问卷调查。数据显示:针对馆藏资源的需求,63.16%的受访者希望“增加数字资源”。此外,由于毗邻高校园区,周边居民对于外文图书文献的需求也较突出。
《条例》进一步明确,鼓励公共图书馆建立数字阅读服务平台,增加数字资源的品种和数量,并配备相应的数字阅读设施设备。此外,市、区公共图书馆应当对乡镇(街道)公共图书馆提供数字资源服务
和技术等方面支持。
社会力量参与,“阅读品牌”注入新意
“长”在城市里的公共图书馆,也应时时注入新意。
本月启用的虹口区青云书局(广中路街道图书馆),或许会颠覆人们对街道图书馆的传统印象。外部有宠物乐园,内部混搭咖啡吧,与其说是图书馆,不如说它更像一处公共文化新空间。
空间焕新,源于周边居民的现实需要。该街道图书馆旧址坐落于广中二村小区,这一售后公房的公共空间实在有限,很难满足居民的公共文化需要。建设新馆时,街道专门邀来经验丰富的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操刀”,双方合力打造“青云书局”品牌,并开展整体运营。服务内容不止于阅读,还包括党建团建、专题讲座、艺术展览、文化沙龙、教育培训等。
乡镇(街道)公共图书馆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运行和管理,这一从基层实践中探索出的好经验,一路被认可、推广到如今写入法规。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向义海认为,这充分体现出上海着力提升公共阅读服务的均等化、标准化、品质化水平。
除馆藏丰富的市、区两级大馆外,“家门口”小而美的街道图书馆需要注入更多专业力量做精做优。不只局限于企业,《条例》也鼓励具有专业技能、实践经验的个人与公共图书馆合作开展公益性推广活动,联合打造阅读品牌。
佛山邻里图书馆突破2000家
《羊城晚报》2024年12月3日第6版
2024年,佛山市、区图书馆联合启动“倍增计划”,通过多渠道推广,加速了邻里图书馆规模化发展进程。截至2024年10月底,邻里图书馆累计从图书馆借书63.11万册,转借图书25.93万册次,举办活动3592场,累计服务读者近15万人次。
嘉年华作为邻里图书馆重点品牌活动之一,已连续举办六届。今年邻里图书馆嘉年华活动延续了“‘阅’自然”主题,推出户外阅读活动指南与户外阅读活动工具包,发布户外阅读营地名单,为读者提供详细指引,进一步深化户外阅读品牌建设。
启动仪式上,佛山市图书馆还举行了阅读火炬传递活动,代表着阅读之光的火炬通过第1家、第1000家和第2000家邻里图书馆馆长的跑步接力,从佛山市图书馆传递到佛山公园,寓意着阅读走出图书馆,走进大自然,在成长与传递中点燃全民阅读的燎原之火。
阅读火炬传递的终点是“阅”自然户外阅读市集的主会场,市集上开设了草地阅读、户外游戏、运动比拼、服务宣传等多个主题摊位,
读者可以通过完成“游园手册”任务领取奖品。除佛山市图书馆的六个宣传摊位外,还有十余家邻里图书馆报名成为“摊主”,向读者提
供服务。
“天津图书馆昌都图书馆移动分馆”亮相
增进两地读者交流交融
《天津日报》2024年11月28日第10版
近年来,天津图书馆多次深入昌都地区开展文化旅游帮扶需求调研,为昌都市图书馆、丁青县图书馆、江达县图书馆进行了数字分馆服务升级,实现了馆藏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多媒体、少儿资源等6大类近40种资源库的开放共享,让昌都地区读者畅享数字化阅读资源。
2024年,天津图书馆启动了全新的移动分馆建设项目。这一服务举措让读者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的资源,较大提高了阅读的便利性和灵活性。其中,专题图书推荐、地方特色资源库、行业决策产品等内容,让天津图书馆的服务在增量的同时不断提升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