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智慧”到什么程度了新闻

走进图书馆,首先迎接读者的是机器人管家,语音咨询、图书检索都可在智慧平台上快速完成,人脸识别就能借还图书,智能书柜让书籍“走”出来、再精准“收”回去……这些不是关于图书馆的未来畅想,而是现代图书馆的智慧化服务实景。

在近日举行的2024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上,众多图书馆界代表和专家学者认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进入了新阶段,正通过智能化设施设备和新技术应用,形成能够提供智能服务的新空间。

升级产生新智慧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提出,推动公共图书馆向“以人为中心”转型,建设开放、智慧、包容、共享的现代图书馆,将公共图书馆建设成为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将“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作为重要任务。

近年来,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正从服务模式和平台构建智慧化、信息服务技术实践应用的阶段,迈入技术更新和深度融合的新阶段,基于用户行为进行的智慧服务流程不断优化。在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吴丹看来,在智能技术支撑下,为用户提供具备知识附加值的服务,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智慧化服务在公共图书馆的业务场景会越来越多。”吴丹认为,未来重在构建生态,促进信息服务的协同化,构建技术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图书馆。

“现在谈图书馆的AI素养,不仅包括提供给用户的智能服务,还包括图书馆的协同生态服务、决策支持服务、个性化体验服务、沉浸式交互服务,需要引入智慧化管理系统,搭建更加开放、联通的数据中心以及建设云端存储管理中心,升级产生新智慧。”吴丹说。

空间服务新体验

在图书馆不仅能看书,还能弹钢琴、听黑胶唱片,甚至拥有元宇宙个人书房,这是北京城市图书馆给予读者的新体验。

这些体验背后有哪些技术逻辑?首都图书馆馆长毛雅君介绍,北京城市图书馆有一个智慧“大脑”——“全自动化智慧机械书库”,能够自动出库、自动分拣、自动搬运图书,为读者取书仅需3至15分钟,实现了从传统图书馆“人找书”到如今“书找人”的服务模式创新。

不仅如此,该馆的古籍文献馆、艺术文献馆、少儿馆、非遗展示区、开架阅览区等功能分区可以为读者提供智慧展陈、4D观影等深度学习和交流方式。如在少儿馆扫描智慧手环,孩子们在场馆内的行动轨迹和阅读数据就能实现可视化,以便提供更加精准的阅读服务;在元宇宙图书馆,读者可以创建自己的数字人形象,并在线与其他读者、馆员、专家交流互动。

此外,北京城市图书馆配备了融合智能控制技术与调光技术的调光玻璃,可以控制遮阳系数,防止紫外线对重要书籍的破坏,延长文献保存期限和使用寿命,同时为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读光线。

技术迭代新效能

据了解,一本新书从到达图书馆到上架要经历复杂工序,每道工序由不同专员负责,每人每天能处理200至300本书,耗时耗力。“能不能把这些图书采编工序整合成电脑程序,从而解放人力,这是我们研发‘采编图灵’的初衷。”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吴昊介绍,“采编图灵”经历了一系列技术调试和迭代。

在研制过程中,图书馆将整个图书采编流程分成三个阶段:编目前阶段主要对图书进行规范化加工;其次为编目阶段;最后为典藏阶段,需要处理大量数据。最终新书到馆至上架的单本分离、状态识别、物理加工、批量验收、在线编目、典藏分解为六大环节16道工序,在“采编图灵”3个子系统26套定制模组37台不同类型机器人的协同作业下,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作业。

总结整个过程,吴昊说:“尽可能细化需求,再去研究技术路径,在技术积累的基础上一步步接近目标。”他还认为,提升人才的技术素养和思维能力至关重要,人与技术的高水平匹配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业界专家同时提出,智慧图书馆建设对于AI、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还需充分考虑数据安全性、技术偏见、信息茧房等一系列问题,这就要求加大对图书馆员AI素养的培训,提升技术和信息鉴别应用能力。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THE END
1.杭图借用“互联网+”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读者变采购员卖书的新华书店能免费借阅新书了,因为图书馆会买单。7日,记者从杭州市图书馆获悉,杭图从本月起正式推出新年“悦读”服务计划,与杭州市新华书店合作,读者可自行前往书店挑选新书借阅,由杭图作为馆藏图书随后买单,通过此举释放全民超量阅读潜能。 新年“悦读”服务计划,是杭州图书馆积极探索“互联网+”环境下的服务新https://www.cac.gov.cn/2016-01/08/c_1117707695.htm
2."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讨通过和互联网的有机结合,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互联网+"浪潮的兴起,给我国高校图书馆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同样也带来了不一样的挑战,高校图书馆只有对自身的服务模式进行创新,才能应对互联网发展带给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冲击,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面文章我们就对"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http://www.yidu.edu.cn/detail/article/5b3450c6ede4983d45874298.html
3.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与移动阅读推广新模式智慧图书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基础,在智慧化中不断构建书与人、书与书、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是其与传统图书馆相区别的主要特征,是当前图书馆建设发展最高端的形态之一。为实现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新目标,不仅要明晰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建设之于移动阅读推广的意义,http://www.xinhuanet.com/expo/20240902/f1dcf5a6b6284b60838a7de237798ec8/c.html
4.用“互联网+”和“图书馆+”成就全民阅读文史纵横理论频道当前,“互联网+图书馆”的第一目标就是实现从传统图书馆向全媒体复合型图书馆转型。互联网可以让传统阅读服务更便捷、数字阅读体验更美好。互联网还可以让图书馆的读者自由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阅读资源和方式。“互联网+”当然首先可以让数字阅读无所不在,但是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更可以提升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https://www.workercn.cn/254/201504/24/150424103143379.shtml
5."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创新服务研究·探索与创新· "互联网 +"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创新服务研究 叶? 丹? 章雪斌 (杭州图书馆? 浙江杭州? 310016) 摘? 要:"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传统文献资源服务已远远满足不了公众的实时需求,杭州图书馆推出的文献资 源创新服务是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创新服务的一次有益尝试和探索.文章以https://bjb.zjlib.cn/CN/PDF/507
6.“互联网+”与图书馆图书馆互联网电视文化服务与实践 作者:敦文杰 ISBN:9787505448957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出版年:2022 友情链接 中国科学院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国家图书馆 中国图书馆学会 国际图联 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武汉文献情报中心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 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648a58b7b9fa70a001a25291c177f984
7.《互联网+图书馆,周建芳著,四川大学出版社》简介书评当当鑫赢文化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互联网+图书馆,周建芳著,四川大学出版社》。最新《互联网+图书馆,周建芳著,四川大学出版社》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互联网+图书馆,周建芳著,四川大学出版社》,就上当当鑫赢文化图书专营店http://product.dangdang.com/11792063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