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下称《规划》),提出到2022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律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亦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普世万联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普世万联”)自成立以来,在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的引领下,全所律师主动全面参与各项公共法律服务,积极提供法律援助,进驻各类公共法律服务窗口,深度参与信访矛盾评估化解,广泛开展各类普法宣传,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另一方面,普世万联的律师们积极探索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新领域,在政府等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工程中,在可能引起社会稳定风险的重大突发实践中,提供专业风险评估、全程法律服务,保障政府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普世万联在公共法律服务领域持之以恒、深耕细作,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广泛肯定,先后获评“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先进集体”、“上海市律师行业履行社会责任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传统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全覆盖
一、进驻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提供法律咨询解答服务
司法部于2017年印发《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要求在县、乡两级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集中进驻,打造综合性、一站式的公共法律服务窗口……律师通过进驻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并担起法律咨询等职能,能够达到普及法律、平抑诉讼、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社会功能,更利于“依法治国”观念深入人心。
普世万联积极响应上述《意见》精神,踊跃组织律师进驻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年均逾30名律师参与,并通过线上、线下等多元化方式为来访、来电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平均每年提供服务逾1300小时、让群众能够享受到便捷高效专业的无偿法律咨询服务,具体渠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热线、窗口、柜台,真正做到“全覆盖”,受益人数逾万人,得到了一致好评:
二、参与信访接待,引导信访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
信访是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但是信访矛盾往往情况复杂,处理不好容易引发激烈冲突。而如果在信访处理工作中不坚持法治原则,突破法律底线,往往会造成闹访、非访给政府施压以谋求实现不合理、不合法的诉求,甚至造成“信访不信法”的困局。而律师通过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的选派或者推荐,积极参与当地信访接待工作,为信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解疑释惑,可以有效引导其通过合法、理性方式维权;参与信访协调,为双方当事人提供纠纷解决方案,提供法律意见、建议等,能够高效促成信访案件的解决,从而在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普世万联中就有一群长期专注于信访工作的“法律卫士”们——有律师团队多年担任区信访局的法律顾问,助理依法开展信访工作;亦有律师担任区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法律顾问,作为领导干部的“智囊团”,他们在信访窗口为服务群众化解矛盾提供专业引导与智力支持;有的律师参与信访积案化解工作,运用法治思维为横亘已久的信访矛盾开展评估与化解工作,使多起数十年的疑难信访矛盾取得实质化解;更有律师连续廿载前往市委市政府信访办值班接待来访群众,这样的恒心与“奇迹”得到了有关部门的一致好评。多年间,普世万联的律师们还成功处理了某雷达研究所270多人群体信访、赴柬埔寨76名劳工集体信访、某国有集团下属企业出租房屋火灾(四人死亡)、某街道居民房屋爆燃等诸多错综复杂、盘根错节且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事件,成绩斐然——普世万联于2013年获评“全国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成绩突出律师事务所”。
三、担任村(居)法律顾问,为基层群众及村(居)两委提供法律服务
目前,普世万联已为包括长风新村街道、长寿街道、曹杨新村街道、万里街道在内的近40个村(居)委提供灵活多样的法律服务——积极参与担任村(居)法律顾问,为村(居)民解答日常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意见,代写法律文书,举办法治讲座,开展法治宣传与立法征询会议,参与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纠纷调处,协助制定村规民约和其他管理规定,为村(居)治理提供法律意见等。旨在通过长期的合作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同做好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更好地传递法治观念、将法律知识与法治精神潜移默化至人民群众心中。多年来,普世万联律师勤勉尽责、认真履职,平均每年在各个居委开展法律咨询场次逾千,受益人群达万人。
普世万联律师坚持并弘扬新时代的“枫桥经验”之精神——通过人民调解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通过为两委人民调解队伍开展法律讲座、传递调解技巧,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将纷争化解在基层,在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区和谐稳定,服务平安社会建设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四、承办法律援助案件,维护弱势群体及特定当事人合法权益
法律援助在政府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保障人权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亦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而根据《律师法》规定,承办法律援助案件,是律师的法定义务。律师应积极参与法律援助工作,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肩担律师行业之职业使命,秉持家国情怀的核心价值,普世万联全体律师积极投入法援工作,平均每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超百件,惠及诸多群众与家庭,效果显著——不少律师被评为“普陀区法律援助中心骨干律师”。同时,普世万联积极号召律师为家庭拮据、经济困难的弱势群体/特定当事人提供无偿刑事辩护,年均达50余件,对于身处逆境的当事人来说,普世万联律师的法援工作无疑为他们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也体现了律师的社会价值。
五、参与律师调解工作,深入矛盾多元化解机制
为深化多元化解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创新律师调解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律师职能作用,律师调解近年来迅速兴起——人民法院诉调对接中心通过委托律师调解组织安排律师进行诉前调解或诉中调解,作为专业力量介入各类纠纷,对于加强各类调解与诉讼的衔接配合,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纠纷解决方式具有深刻意义。
目前,普世万联共有6位律师入选区律师调解中心《律师调解名册》,平均每年参与专业调解数十件,他们在调解过程中尽职尽责、巧用妙招,运用法律思维、发挥律师专长、多元化解纠纷,取得了较高的成功率。
六、参与普法宣讲,增强法治意识
《规划》强调,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由此可见,普法宣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尤其在基层法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更是不言而喻。
自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发布《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决定》以来,普世万联组织律师广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对象开展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平均每年开展普法性质讲座百余场,在一定范围内掀起学法用法的新高潮。
同时,普世万联还在“法律六进”的基础上,延伸普法触角,以“3·5”、“3·15”“12·4”等特殊节日为契机,广泛开展普法活动,得到了机关干部、社区群众的热烈欢迎。
探索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新领域
近年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推进,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共法律服务的供给方式,在国际上已经普遍存在,在我国部分地方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的实践和探索也显示出一定的成效。
作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新型模式,其充分借助社会资源和市场力量,同时也能培育法律服务市场,培养专业律师队伍,转变政府治理方式,成为促进法治社会建设的新路径。政府通过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平台,并通过财政保障、吸收社会力量参与等多种方式,保障各地区形成稳定的普惠型法律服务产品供给,确保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能够高效、精准地满足基层社会中各类群众多样化的法律服务需求。在新模式中,普世万联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广泛参与、发挥效能。
一、参与涉众性政府重大项目、重大决策,提供风险评估、全程服务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新政实施后,在操作规范呈现空白的背景下,普世万联迅速组建专业律师队伍,率先为实施土地新政后的普陀区第一块土地征收新渡口项目提供全过程法律服务并成立“党支部驻新渡口基地党员志愿者工作室”,此模式成为标杆在区内后续土地征收活动中被复制、推广。
普世万联的前身之一——万联律师事务所,精品而精悍,成立二十年间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专业品牌,其先后接受有关政府部门的委托为铜川路水产市场、山华果品市场、光彩市场、金盛好来福市场、曹杨铁路农贸市场等初级市场的关闭转型提供全程法律服务,尤其以青年律师积极参与项目并组成核心骨干业务团队,全力为政府涉众性重大项目提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全程法律服务,确保各市场按照既定的节点顺利、平稳关闭。
诸如此类由政府购买服务为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提供专业智力支持的模式是现代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2017年2月,某人民法院据生效判决对一处涉案房屋进行强制执行时,发生了一起意外事件——作为被执行人的黄某及其家属采取锁门、堵门、悬挂疑似汽油的液体瓶、放置煤气罐等方式暴力抗拒法院强制执行。在此过程中,被执行人黄某往自己身上浇淋疑似汽油的可燃液体,并在法院采取强制破门措施时突然点燃了前述可燃液体,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三、发挥专业优势,将优质法律服务送进园区、企业,助力公司、团体发展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范围的外延不断扩展。普世万联作为具有扎实专业功底的老牌律所,也因此在崭新且有潜力的模式中尝了“头道鲜”。举例来说,日前,普陀区财政局与区科委联动合作,为每年符合申请条件的中小微企业无偿发放不同金额的“科技券”,持券者可凭此向两部门所指定的第三方服务商购买服务并获得相应额度的减免,而普世万联作为提供律师服务的指定律所,目前已为有迫切需要但现阶段无力购买法律服务的区内数家中小企业群体提供常年或专项法律服务,并可凭券兑换服务费用。
普世万联成立多年来与团市委直属的上海青少年活动中心保持着密切合作与交流,双方共同在上海启动了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现名称为上海市青年就业创业促进会)公益项目,并牵头组成专门的法律服务工作组,无偿为经过全国和上海专家项目评审委员会评审合格后的创业青年提供为期三年的法律服务,截止目前已先后为百名沪籍创业青年提供了为期三年的“一对一”的免费法律服务。在借助政府提供的公共平台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的同时,即起到了对中小企业的孵化作用,也可将公共法律服务理念、政策、服务内容传递至基层,做好法治宣传,培育中小企业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并将中小企业亟需的法律服务需求提交给政府机构,进一步促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与法治社会建设的良性循环。教育,从娃娃抓起;法治,又何尝不是呢?
目前,普世万联还着力推进与坐落于普陀区的天地软件园、中以创新园等技术密集型创新创业特色园区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共建协议,在服务园区的基础上,将法律服务送入园内企业,落地基层。尤其针对新兴产业及科技研发类型的企业,提供专项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背景下,以专业知识为根基,以公共法律服务为载体,保护园区及企业的知识产权,无疑是有利于调动各主体从事科技研究和文艺创作的积极性;有利于企业的经济效应增长,经济实力增强;更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引进外商和外资投资。
四、参与社会治理、助力依法行政,积极为街镇提供法律支撑
政府法律顾问也属于公共法律服务范畴,普世万联亦广泛参与其中,并积极与街镇实现文明共建。诸位律师数年来受聘为市民政局、市教委、区财政局、区文旅局、区房管局等有关部门的法律顾问,其主要职能在于为促进地区转型发展、法治政府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为全面依法治市(区)、依法行政、重大决策提供法治保障,为区域中心工作等重点项目提供智力支持,为服务群众重大矛盾化解提供专业引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普世万联与多个街镇签订了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协议,长期为其提供法律顾问服务。双方在协议中明确约定通过深入街道、法援中心、司法综合窗口等途径,共同开展法治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提供法律援助、参与调解矛盾纠纷与社区矫正教育工作等事项。在长期的基层政府法律服务中,助理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有效提升了基层的政府治理能力。
结语
未来,普世万联还将在政府的主导下,积极将法律服务送进楼宇、进组织、进家庭……全面建设法治中国背景下,律师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大有可为,值得挖掘与创新,作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先进集体”的我们,将不负荣誉,不负期待,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以更敬业的专业态度,继续在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奋力争先,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