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找的线上律师咨询,500元的服务费,靠谱吗?
网络时代,线上办事已经成为趋势;互联时代,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似乎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不过,网络有虚实,慎重是好事。有人便问了——
靠谱吗?
在我个人看来,有三个理由可以让人提出这个问题。
理由一:舍不得500元!
别说是网络,哪怕是现实中,你要让一个人拿出500元的咨询律师,很多人是不愿意、不乐意的。
为什么?
不是因为他们没这个钱,而是因为他们不觉得咨询律师很重要!
别说个人,即使是以企业的身份咨询律师,他们很可能都舍不得。
你要叫他们陪客户打麻将、斗地主,输你千儿八百的,那都不是事儿,因为这叫维护客户;你要叫他们陪客户到酒吧、KTV,出血千儿八百的,那都不是事儿,因为这叫争取订单;……但你要叫他们拿五百元做咨询费规避一些法律风险,“对不起,我舍不得!”
近期,我遇到几个小企业老板,可以说公司的用工关系非常糟糕。一年下来,公司仅仅因为用工关系的问题就被仲裁、投诉好几次。每次被投诉、仲裁,公司都是指派所谓的人事(其实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员工)前来咨询我。第一次,我可以因为熟人免单;三五句,我可以因为简单免费。但,案情复杂了,事情多了,我肯定要收费。接下来的,就是一个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有些小老板,他们甚至愿意每次因为几百元的劳动纠纷与劳动者纠缠十天半月、三五个月,也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咨询律师以一种一劳永逸的方式规避类似问题。所以,我个人认为,有时候企业的“小”是小得有道理的。
还有的老板更精明,吃个甘蔗都想两头甜。有需要打官司的其他案子的时候,他找其他律师打官司;平时有些小问题小毛病要咨询的时候,他又期待着找到我免费咨询(事先都知道我这个律师的存在,也知道我在做之前打官司这方面的案子)。要查企业之前有没有官司,对律师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个人更是如此,有些人宁愿花500元在牌桌上、餐桌上、烟酒上,也不会放在咨询费上。
理由二:值不值500元!
客观上讲,法律咨询这个东西确实没法从价值上肯定地说“值500元!”尤其是在律师事先没有对案情经过、来龙去脉做出具体了解的时候。
这就好比很多人去医院看病,医院收取挂号费一样!
很多人可能出了医院就后悔,早知道就不来医院看病了,早知道就不挂这个专家号了,因为他们查出身体没啥毛病。或者说,他们已经查出身体的毛病,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只能回家……挂号费都是多余的。
但是,即便如此,很少有人会问,“医生,你能不能先给我预估一下病情,我再去挂号?”“医生,你能不能先给我说这病能不能治,我再去挂号?”至于事后胡搅蛮缠要求退取挂号费的病人及家属,至少目前我没有听说过这种事情。
殊不知,他们的“早知道”“病入膏肓”是靠挂号费换来的结果。没有挂号费,何来的“早知道”?这也是挂号费的价值之一!
反过来,至少目前我是遇到过类似的不少当事人。“我都还没有咨询,我凭什么支付咨询费?”“你的回复让我满意,我就给你支付咨询费!”“你都不能解决我的问题(胡搅蛮缠,明明这个事情他是无理的一方,败诉一方),我为什么支付咨询费?”更有甚者,要求退还咨询费、律师费的。而他们并不清楚,咨询律师之后起码买了一个“早知道”与安心,咨询律师之后起码知道自己存在的法律风险以及得到的尽可能规避法律隐患的办法。
现实就是,医生和律师一样,都付出了知识,辛勤地劳动,但挂号费和咨询费,却有着千差万别。
最后回答,值不值500元?我觉得可以对比挂号费,不同医院,挂号费不同;同一医院,专家号不同。选择不同,挂号费有异。选择不同,咨询费不同。而咨询费的定价,至少对每一个律师个人来说,是公正的。遇到相似咨询,不可能收你500元,而收别人5元钱。除非,这个律师不想促成这次咨询,不想挣钱。
理由三:网络值不值得信任!
我以为,网络信任才是提出这个问题必须思考的理由之一。换句话说,如果当事人认可了前面两个理由,愿意拿出500元来咨询律师,解决问题,那么才有理由质疑“网络值不值得信任”。
网络确实实实虚虚,有值得怀疑的地方。尤其是需要支付钱财出去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为之。不仅要防止网络诈骗,同时确实还需要考虑对方的信任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