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益遇上了互联网,“指尖公益”便有了前所未有的力量。近年来,射阳县委网信办紧扣“有爱射阳沐光向海”城市名片,致力于网络公益的建设与发展,以打造网络公益品牌项目为重点,积极整合线上线下公益资源,统筹社会各界力量,开展系列正能量充沛、公众参与度高、影响力广泛的网络公益活动,培塑了“有爱射阳沐光向海”网络公益项目品牌,让公益正能量始终充盈网络空间。
二、项目特点
(一)创新运用“互联网+助残”服务理念,文化与精神双助力——“幸福千万+”网络公益助残项目
1.网络招募,精准调研
2.网络互动,精准帮扶
3.网络助力,汇聚能量
2021年以来,通过网络宣传、网络义卖等活动,筹集用于助残的善款达60余万元。2021年1月以来,射阳县助残会共组织活动200余场次,先后出动了5500多人次。借助网络,精准帮扶7000多户,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二)依托媒体平台,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蓝纸鹤“未”爱护航网络公益项目
1.实地走访,全力保障智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2020年初,“蓝纸鹤”团队根据办理的一起案件,深入基层农村开展调研,形成调查报告,受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牵头启动智障未成年人保护“阳光工程”。在“智慧未检”小快灵软件上线“社会服务预约”模块,组织“蓝纸鹤”志愿者进村入户、走访了解,逐条逐项细致摸排全县智障未成年人的健康和生活状况,推动建立智障未成年人就地评残机制,加强与特殊教育学校沟通,全力保障智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社会多方合力,全方位呵护受伤害未成年人
“蓝纸鹤”团队在“智慧未检”开通“公益诉讼随手拍”“强制报告随手拍”功能,向社会公众广泛征集涉及未成年人公共利益的案件线索。联合县公安局、振阳医院建成全市检察机关首家未成年人“一站式”询问和救助中心,联合教育、妇联、团委开展“检察官寄语”“陪读妈妈”“金巢银窝”家长夜校、“呵护小候鸟”特殊班会等活动。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先后协调10余名被害人办理转学远离痛苦记忆。成立“蓝纸鹤”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中心,帮助困难未成年人建设“梦想小屋”43间、捐赠物资10.2万余元、提供技能培训32人次,为20余名主动向“蓝纸鹤”团队发出咨询要求的家长提供咨询辅导。加大司法救助力度,累计发放救助金16万余元。
3.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宣深入法治文化
根据“智慧未检”小快灵软件上的“法治课堂预约”“教育基地预约”内容,针对性地开设线下法治宣讲课程。组建“蓝纸鹤”法治宣讲团,先后受邀赴县城20余所中小学开展法治宣讲,中小学生15000余人接受普法宣讲。联合教育、司法行政等部门共同开展“明法知典、崇德向善”等专题法治文化宣传活动,先后有100余名外市县家长主动报名参加活动。疫情期间,开通“蓝纸鹤”空中课堂,录制的12部普法作品被多家新媒体转发,4万多名家长、学子在线观看。
三、项目成果
(二)网聚社会力量,助力公益前行
射阳县助残志愿者联合会成立于2017年7月,现有志愿者696名,党员志愿者58人。为提升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021年1月起,该会创新开展“幸福千万+”网络公益助残项目,运用“互联网+助残”服务理念,在对残疾人开展物质帮扶的基础上,着眼于文化助残、精神助残。“幸福千万+”系列活动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模式,先后组织了200多场次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了7000余名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