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机构:北京大成(成都)律师事务所
我是律师,我骄傲!
——访北京大成(成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谭晓梅律师
做律师二十多年了,当初的渴望与追求,青年时想在律师事业中大干一场的雄心壮志,今天想起来仍怦然心动。我的心中,律师是崇高的职业,当初,我从建筑行业转到律师行业,源于自己对这个职业痴迷般的热爱,从而坚定不移,一心一意奔她而来,坚信律师才是自己一辈子的事业,如今这种信念和理想仍未动摇。
——谭晓梅
谭晓梅律师
专业背景:
1988年取得律师资格、“工业与民用建筑”、法律、“EMBA”专业。
社会职务:
四川省律师协会维权委员会副主任
成都市律师协会监事
四川省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与信息网络委员会委员
成都市女知识分子联合会会员
成都大学兼职副教授。
主要服务领域及优势资源:
文化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建筑业。谭晓梅律师曾成功代理了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首例外商租赁国有大型企业仲裁裁决案及索赔案(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成功代理了《生命逃亡》、《喋血嘉陵江》、《江山风雨情》、《王保长后传》等影视剧的著作权纠纷案……
谭晓梅律师擅长调解诉讼案件及非诉讼纠纷,并取得良好效果。
工作经历:
1981-1993年,某部属大型国有企业先后从事技术、经济管理、计划、审计工作。其间:1881-1985年,派往上海宝钢从事钢结构工程设计、施工工作,所在团队荣立集体二等功;1986年回成都该企业总部从事计划、审计工作,同年参加四川省法学会组织的脱产“国有企业经济法干部培训班”后,进入成都市第三律师事务所从事兼职法律工作者工作;1988年由企业选送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律师培训班”学习,参加全国律师资格统考获通过,1989-1991派往海口市设立该企业海南分公司。1993年,通过成都市司法局公职律师招考,进入国办成都市第三律师事务所从事专职律师工作;1994年,辞去公职,四川思创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发起合伙人,选举任第二、三届事务所主任;2001年,发起组建合作制四川思创远卓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选举任事务所主任,未换届;2008年,根据司法部合作制律师事务所必须改制的规定,四川思创远卓律师事务所改制为个人所,为设立人、事务所负责人。2014年9月26日,加盟北京大成(成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我的律师梦
谭晓梅毕业于建筑工程专业,成为专职律师前在大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工作多年,还曾在上海宝钢集团从事过钢结构厂房设计,经常行走在设计室和工地之间,这些经历为日后成为一名专业的律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宝钢回到成都后,工作之余,谭晓梅开始自学法律。1986年,热爱法律的她到成都市第三律师事务所做了一名兼职法律工作者,当时成都律师还非常少,还很“珍贵”,因该所毛寿生老主任是其父的好友,在他的帮忙下,谭晓梅才得以进入律所,至今虽然已经过去近30年,但谭晓梅仍然保留着最初的那本红色的《法律工作者证》,因为那是她进入律师行业的标志,是她青春岁月美好的回忆。
刚踏上法律之路的谭晓梅在成都三所,给一个老律师做助手,边实践边学习,直至1988年,已有两年法律工作经验的谭晓梅踌躇满志又忐忑不安,因为她要准备参加律师资格考试,这是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全国第一次律师资格统考。对这次考试,谭晓梅满怀期待,想当律师,这就是必须要过的坎儿,尽管谭晓梅通过各种方式学习了法律知识,但由于没有法律专业文凭,能否成为一名真正的执业律师,始终是她的心病,不能释然,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将弥补谭晓梅执着多年的遗憾,“我志在必得”一个坚定的声音告诉自己。
当时,由于对非法律专业的考生,规定要多考一门法学基础理论,其他考生两天四张考卷,而她们是两天半5张考卷,多出的一张考卷,除了法学基础理论,还包括法医学、逻辑学的课程,这意味着她们这些先天不足的非法律专业考生,必须多付出数倍的努力,才有可能和法律科班生去竞争。
设立律师资格考试制度对中国司法体系具有划时代、里程碑的意义。对谭晓梅个人而言,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是她人生的最重要的转折点,终于使她人生偏离的航线回到了兴趣与梦想的轨道上。1990年,这一年谭晓梅正式成为了一名执业律师。
“二十多年过去了,回想当初踏入这个行业的动机,成为一名执业律师从来不是我养家糊口的手段,而是一生事业的追求,这种追求已融入到我的血液和生命之中。如果一个人工作仅仅是为了挣钱,他的工作满意度将会很低。在我从事律师的经历中,每当对这个行业怀疑和彷徨的时候,我总会去回忆、寻找那最初的梦想。”谭晓梅律师如是说。
记得有为教育家曾言。:“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笔者以为,谭晓梅律师的经历即是对此语最好的诠释。
我的理念——把温暖与智慧融入律师执业中
对于一名律师来说,娴熟的法律技能是最基本的素质。律师的执业面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所服务的行业与对象具有广泛性,一个好律师,既要能面对“阳春白雪”,也要能和“下里巴人”打成一片,天文地理、三教九流、跨行跨界知识都要有所涉足,知识面越广,律师工作越顺利。律师工作充满了挑战性,永远没有完全相同的案子,永远需要学习,真正是一个做到老学到老的职业,是一个能力与知识并重的职业。所以仅仅考取律师资格是远远不够的。谭晓梅律师说:“虽然可以排出自己一长串的再学习的经历,但还是感到远远不够”。
一名好的律师,传播正能量永远是第一位,并贯穿到所有执业过程的细节之中。律师需要靠智慧和温暖去获得客户的信任,去争取客户的权益。力争以调解结案方式处理诉讼和非诉讼案件,是谭晓梅律师执业理念之一。
开庭时,医院方来了众多的医生护士旁听,法庭辩论结束,双方接受调解,最终,院方赔偿患者家属总金额三万元。“今天看来,这个赔偿金额实在太少,但当时的法律规定是医疗技术事故导致死亡的,最高赔偿金额是人民币四千元。庭审法官后来说,如果不是调解,他只能判赔四千元。”谭晓梅律师回忆道。
“营造当事人各方共赢的平台,通过律师的智慧让各方达到共赢,或者各方自愿达成妥协化解纠纷,比起追求胜诉,我对前者更有成就感。每当成功的时候,心中充满喜悦,真心为各方感到由衷的高兴,有位当事人说,有谭律师参加的案子,冥冥之中,如有神助,感觉很圆满。尽管很多时候,因为解决纠纷很顺利,没有形成诉讼,律师费收入很少,但我仍然乐在其中,因为我从来不认为法律是冰冷的工具,工具掌握在温暖的人手中,它也一样是温暖的。在我的律师执业生涯中,我喜欢‘律师,律师,教授法律的老师’这样的定位,并努力去实践,这可能是女律师的特点之一吧。”
谭晓梅律师在执业中,有几十件诉讼和非诉讼案子都是通过调解结案的,包括投资、股权、债权债务、拆迁、著作权纠纷等等,案子大到上千万小到诉讼标的1元钱。
我事业与人生的港湾——家庭亲情
“女律师”是我们职业的标签,其实在工作中,没有女律师和男律师之分,只有在生活中才会彰显性别特征。律师这个职业使女律师不可避免地进入到各类领域,体会到各种悲欢离合,接触到无数成功失败的人生故事,经常会身心疲惫,会渴望有心灵的港湾,这个港湾就是家庭。”当笔者问及谭晓梅律师如何协调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时,谭晓梅律师充满深情的说。
作为一个母亲,一个妻子,一个女儿,更需要经营和爱护自己的小家庭。我的家庭是幸福的、美满的,幸福美满的家庭成就了我的律师梦。优秀女律师应该是什么样子?我的理解是将善良、智慧、优雅、专业,同时集于一身的品质。
习惯了面带微笑的倾听,从不贸然地打断别人,谦让和善解人意,这样的律师执业习惯,在生活中也带来了很多朋友,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当其他小朋友都在抱怨母亲啰嗦的时候,当年读初中的儿子就骄傲的告诉自己的小朋友“我妈妈善解人意”,听到这样的评价,心中的快乐想掩饰也不可能了。当事人一般都是倾诉者,他们需要律师的帮助,把自己所经历的事件、烦恼一股脑儿地倒给律师,在希望律师指点的同时,也排解他们心中的郁闷。有记者很羡慕地对我说:我们记者了解实情往往很难,颇费周折,当事人什么都告诉你们律师,我们合作吧?当然,这是玩笑,这是不可能的,当事人信任律师就是因为律师能为他们保守秘密。
我们高效率高价值的工作难以被替代,我是律师,我骄傲!
虽然我己从业二十多年了,见证了风雨,经历了彩虹,但我仍然会为了发展我们的律师事业而努力奋斗,并继续努力当一个快乐律师。
谈到律师文化,她到底是什么呢?是学历,是经历,是阅历,还是其他?我很认同梁晓声概括“文化”的四句表达,也是我努力追求的律师文化:
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是无需提醒的自觉;
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中国当代律师网(记录中国律师的历史)www.yearbooklawy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