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规范性法律文件具有普遍约束力,这里的“规范性”是指:
A.规范的法律思想和观点
C.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标准、模式和框架
D.法律制度发展的目标和规划
2.法律的权威性是指:
A.法的强制性B.法的不可违抗性
C.法的合理性D.法的规范性
3.在法律的作用中,发挥实施其他作用的保障的是:
A.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C.强制作用D.预测作用
4.以下法律中不属于基本法律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组织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5.下列说法中,关于部门规章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部门规章的制发主体必须是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各国家局
B.部门规章的形式有实施细则、办法、规定、规则、条例等
C.同一内容的部门规章高于地方政府规章,可以作为地方性法规的依据
D.部门规章应报国务院备案
6.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合法关系
B.法律关系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事实关系
C.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性的特种社会关系
D.法律关系是特定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7.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民主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B.社会主义民主是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制的辩证统一
C.社会主义法制指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D.法制是民主的基础,民主是法制的保障
8.小夏在参加同乡小王父亲八十大寿期间,自愿帮忙招待亲友,寿宴结束后小夏在回家途中被车撞伤,花去医疗费用3万元。小夏认为帮小王招待亲友的行为属于帮工行为,小王该承担自己的损失,于是起诉了小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道德规范具有法律强制性
B.法律可以调和所有社会关系
C.道德规范在任何情况下均不能作为司法裁判的理由
D.小夏行为属于道德规范的情谊行为,不在法律调整范围内
9.关于宪法规范的特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宪法规范规定的是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具有根本的创制性,是国家各种具体制度的最终根据及渊源
B.宪法规范的内容广泛,涵盖了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
C.宪法规范原则性强弱与适应性强弱成反比,与对社会实际调整功能强弱成正比
D.宪法规范具有稳定性
10.我国的国家性质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D.政治协商
11.K县某选区在举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时,应参加选举的登记选民为30000人,实际参加的选民为14650人,该地区3位候选人赵某、孙某和李某最后实际获得选票依次为7350票、4700票、2600票。依照我国选举法的规定,________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A.赵某当选B.孙某当选
C.李某当选D.三人均不得当选
12.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
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
C.国有经济D.劳动者集体所有制经济
13.我国宪法有条款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________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A.任何公民B.人民
C.选民D.各地人大代表
14.在公民享有的宪法基本权利体系中,最基础的权利是:
A.经济社会权利B.人身自由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言论自由
1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办会议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